一种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5076发布日期:2020-10-30 21:4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层或超高层大型商场、写字楼以及仓库等场合,在室内装修时通常需要设置从建筑顶棚下垂的挡烟垂壁,以阻止烟雾在建筑顶棚下横向流动,以利提高在防烟分区内的排烟效果,保障建筑室内环境的安全性。

目前,挡烟垂壁的施工安装通常是通过制作钢架,在钢架上封封板封堵或封防火布,再在钢架上固定玻璃槽,然后安装玻璃。比如专利文献申请号201510204447.5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建筑挡烟垂壁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然而,现有这类建筑挡烟垂壁安装结构结构较为繁杂,包含众多较为零碎的部件,并且在安装时通常还需要辅以焊接操作,如此一来,使得安装施工过程较为繁琐、不够简便,其安装施工效率和安装效果都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便、施工效率高的配式挡烟垂壁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膨胀螺栓、吊墙骨架、防火布、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以及挡烟玻璃,其中,膨胀螺栓的上端部固定在建筑顶面;吊墙骨架设置在建筑顶面与吊顶面层之间;吊墙骨架包含平面框架,平面框架与建筑顶面呈垂直设置,第一安装件固定在平面框架的上端部,平面框架通过第一安装件与膨胀螺栓的下端部连接固定;防火布覆于平面框架的镂空位置;第二安装件安装在平面框架的下端部;挡烟玻璃与平面框架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挡烟玻璃的上端部与第二安装件相连接,挡烟玻璃的下端部贯穿吊顶面层且延伸至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吊墙骨架还包含斜向支撑,斜向支撑与平面框架的表面构成向上倾斜的夹角,斜向支撑的下端部与平面框架固定连接,斜向支撑的上端部固定有第三安装件,第三安装件与膨胀螺栓的下端部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斜向支撑与平面框架的表面构成的夹角的角度为45°~60°。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安装件以及第三安装件均为角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二安装件由相配合的a夹板和b夹板组成,a夹板从上至下设置有第一插柱、第二插柱以及第三插柱,b夹板从上至下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插柱、第二插柱以及第三插柱相匹配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第一插柱、第二插柱的长度相等且均小于第二插柱的长度,第二插柱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平面框架、挡烟玻璃均夹于a夹板与b夹板之间,第一插柱与平面框架的安装孔插接相连,第三插柱与挡烟玻璃的安装孔插接相连,第二插柱贯穿第二通孔在b夹板的外侧通过螺母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挡烟玻璃的安装孔与第三插柱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第三插柱在挡烟玻璃的两侧分别套设有第一橡胶圈、第二橡胶圈,第一橡胶圈夹合在a夹板与挡烟玻璃之间,第二橡胶圈夹合在b夹板与挡烟玻璃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吊顶面层具有安装间隙,挡烟玻璃经由安装间隙贯穿至吊顶面层的下方,挡烟玻璃的两侧表面与安装间隙的内侧面均形成5mm间距,该两侧间距位置均填充有防火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防火布的四周边缘分别形成有安装套,安装套内安装有圆钢;防火布通过圆钢固定片卡合圆钢,圆钢固定片通过自攻螺丝与平面框架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效率高,更节约能源、更环保。杜绝了现场焊接,全部采用物理连接,把现场制作过程全部转移到工厂加工,现场拼装。并且设计了a夹板与b夹板组合的第二安装件,使玻璃挡烟垂壁与钢架只通过a夹板与b夹板组合的连接就可以完成安装。此外,防火布安装有圆钢,只需要通过圆钢固定片进行固定即可,工艺简便,安装平整度、密实度精准,可实现快速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安装完成后的侧向剖视图;

图3是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火布及圆钢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剖视);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火布的安装示意图(剖视);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建筑顶面1;吊顶面层2;吊杆3;连接件4;固定龙骨5;轻钢龙骨6;膨胀螺栓10;吊墙骨架20;平面框架21;斜向支撑22;防火布30;圆钢31;圆钢固定片32;自攻螺丝33;第一安装件40;第二安装件50;a夹板51;第一插柱511;第二插柱512;第三插柱513;b夹板52;第一通孔521;第二通孔522;第三通孔523;螺母53;第三安装件60;挡烟玻璃70;第一橡胶圈81;第二橡胶圈82;橡胶垫片83;防火胶8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如1-2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包括:若干膨胀螺栓10、吊墙骨架20、防火布30、第一安装件40、第二安装件50、第三安装件60以及挡烟玻璃70。

如图2所示,多个膨胀螺栓10的上端部固定在建筑顶面1,包括用于安装吊杆的膨胀螺栓、用于安装吊墙骨架的斜向支撑22的膨胀螺栓以及用于安装吊墙骨架的平面框架21的膨胀螺栓。

图2中示意了建筑的吊顶面层2,吊墙骨架20设置在建筑顶面1与吊顶面层2之间。如图1-2所示,吊墙骨架20包括平面框架21和斜向支撑22。在一些实施例中,平面框架21设置为如图1所示,平面框架21由20*40规格的镀锌方通构成矩形框结构,这种结构适合一般没有其他设备管线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比如在建筑装修需要设置设备其他设备管线的情况下,可采用如图7所示的结构,吊墙骨架20’还可根据其他设备管线施工需要,将平面框架21’设置为具有预留管线位置的带有凹口的框架结构。

斜向支撑22的下端部与平面框架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斜向支撑22与平面框架21的表面构成向上倾斜的夹角r,该夹角r角度优选设置为45°~60°。吊墙骨架20通过设置具有特定倾斜角的斜向支撑22可以提高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能。

吊墙骨架20中平面框架21与建筑顶面1呈垂直设置,第一安装件40通过螺栓固定在平面框架21的上端部,第三安装件60通过螺栓固定在斜向支撑22的上端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40、第三安装件60均采用角码。作为第一安装件40和第三安装件60的角码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膨胀螺栓的下端部连接固定,从而实现了吊墙骨架20整体吊装在建筑顶面1的下方。

防火布30覆于平面框架21的镂空位置。参阅图5-6,防火布30的四周边缘分别形成有筒状的安装套,安装套内安装有圆钢31,该筒状的安装套可通过缝制、胶粘等常规手段来实现,圆钢优选采用直径为6mm的圆钢,圆钢的长度根据防火布30的边缘尺寸进行裁切安装。防火布30通过圆钢固定片32来实现安装固定在平面框架21的镂空位置。图6示意了防火布30的一个边缘通过圆钢固定片32与平面框架21的一条边的镀锌方通相固定的情况。如图5-6所示,圆钢固定片32具有与圆钢形状相匹配的拱形部分以及与镀锌方通相匹配的直角弯折部分。防火布30通过圆钢固定片32的拱形部分卡合圆钢31,并在圆钢固定片32的直角弯折部分通过自攻螺丝33与镀锌方通相固定。

如图1-3所示,第二安装件50安装在平面框架21中构成下边的镀锌方通上。挡烟玻璃70上开设有用于悬挂安装的安装孔,挡烟玻璃70通过第二安装件50实现悬挂安装在平面框架21的下方位置,并且与平面框架2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如图4所示,第二安装件50由相配合的a夹板51和b夹板52组成。a夹板51从上至下设置有第一插柱511、第二插柱512以及第三插柱513。b夹板52从上至下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插柱511、第二插柱512以及第三插柱513相匹配的第一通孔521、第二通孔522以及第三通孔523。第一插柱511、第二插柱512的长度相等且均小于第二插柱512的长度。第二插柱512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

如图3所示,平面框架21的下边的镀锌方通、挡烟玻璃70均夹于a夹板51与b夹板52之间。a夹板51的第一插柱511与平面框架21的安装孔插接相连,并与b夹板52的第一通孔521相配合插接。a夹板51的第三插柱513与挡烟玻璃70的安装孔插接相连,并与b夹板52的第三通孔523相配合插接。在挡烟玻璃70的安装孔与第三插柱513之间套设有橡胶垫片83,第三插柱513在挡烟玻璃70的两侧分别套设有第一橡胶圈81、第二橡胶圈82,第一橡胶圈81夹合在a夹板51与挡烟玻璃70之间,第二橡胶圈82夹合在b夹板与挡烟玻璃70之间。橡胶垫片83、第一橡胶圈81、第二橡胶圈82的设置保证了挡烟玻璃70与a夹板51、b夹板52连接处的间隙都被软质的橡胶材质填充,从而保证了挡烟玻璃70位置稳定,避免发生位移,提高了挡烟玻璃7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软质材料也提供了缓冲功能。a夹板51的第二插柱512贯穿b夹板52的第二通孔522,且在b夹板52的外侧通过螺母53固定。

如图2-3所示,吊顶面层2具有安装间隙,挡烟玻璃70经由安装间隙贯穿至吊顶面层2的下方,挡烟玻璃70的两侧表面与安装间隙的内侧面均形成5mm间距,该两侧间距位置均填充有防火胶84,保证防火玻璃遇高温时有膨胀的空间。

在现有技术中,在吊顶结构施工过程中,吊杆3的下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件4,固定龙骨5通过螺栓连接等常规方式与连接件4安装固定,吊顶面层2再通过固定龙骨5完成施工安装。进一步地,在实际施工中,当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挡烟垂壁结构时,对于a夹板51、b夹板52位置处,如图3所示,还可以在吊顶面层2的上方在安装间隙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轻钢龙骨6,两侧的轻钢龙骨6形成一限位安装槽,第二安装件50(即a夹板51和b夹板52)整体安装在限位安装槽内,且a夹板51、b夹板52分别与两侧的轻钢龙骨6相贴合。这样进一步保证安装后的挡烟玻璃70的稳定性能。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