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0762发布日期:2021-04-30 09:4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用建筑网是一种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安装在建筑支撑架一侧的防尘网,通常是为了防止建筑尚未施工完成时因所处层数较高导致尘土随空气向外大量挥洒造成环境污染,但市场上现存的部分防尘网主体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绳子将防尘网主体固定在支撑架一侧,但绳子捆绑的方式不仅操作较为麻烦不便于安装拆卸,且在拆卸过程中也可能因捆绑方式操作不当导致防尘网主体受损影响下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解决了市场上现存的部分建筑防尘网不便于拆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包括防尘网主体,所述防尘网主体的正面设置有转接孔,且转接孔内活动套接有转接柱,所述转接柱的一端熔接有主限位环,且转接柱的另一端熔接有次限位环,所述防尘网主体的正面与背面分别搭接在主限位环与次限位环相对的一侧,且转接柱正面的一侧设置有主限位通口,所述转接柱正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次限位通口,且主限位通口与次限位通口相连通,所述主限位通口内活动套接有转接块,且转接块的背面熔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正面搭接在转接块的背面,且转接块的正面熔接有固定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接块的俯剖面呈t形,且限位块的长度与两个次限位通口相对一侧的间隙相等,且限位块的宽度与次限位通口内壁相对一侧的间隙相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尘网主体的宽度与主限位环和次限位环相对一侧的间隙相等,且防尘网主体为尼龙材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臂的侧剖面呈l形,且固定臂为pvc材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臂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臂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转接块的正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接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转接孔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防尘网主体的正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安装人员将防尘网主体移动至建筑支撑架外部并将一侧的外部并握持防尘网主体的一端,将其一侧的转接块的圆心处与建筑支撑架十字连接处的轴心线对齐并略微撑开转接块正面的四个固定臂使其发生形变适应建筑支撑架十字连接处的尺寸,并将其向建筑物方向拉动直至建筑支撑架的十字连接处搭接在转接块的正面,此时因固定臂为pvc材质具备较高的韧性进行回弹复位其l形突出端将建筑支撑架十字连接处包裹以完成安装工作。

(2)、通过固定臂的侧剖面呈l形使固定臂能够稳定套接在建筑支撑架的表面,且固定臂为pvc材质在保证了其具备足够使用寿命与韧性的同时,也具备较低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接柱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块结构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接块结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网主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中:1防尘网主体、2转接孔、3转接柱、4主限位环、5次限位环、6主限位通口、7次限位通口、8转接块、9限位块、10固定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包括防尘网主体1,防尘网主体1的宽度与主限位环4和次限位环5相对一侧的间隙相等,且防尘网主体1为尼龙材质,这样设置保证了防尘网主体1与主限位环4和次限位环5连接状态的稳定性,且防尘网主体1为尼龙材质使其在拥有较高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也具备较强的韧性与耐热性以便与其适应各种环境下的使用,防尘网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转接孔2,转接孔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转接孔2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防尘网主体1的正面,这样使设备为转接柱3的安装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以便于其余结构的正常安装,且转接孔2内活动套接有转接柱3,转接柱3的一端熔接有主限位环4,且转接柱3的另一端熔接有次限位环5,防尘网主体1的正面与背面分别搭接在主限位环4与次限位环5相对的一侧,且转接柱3正面的一侧设置有主限位通口6,转接柱3正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次限位通口7,且主限位通口6与次限位通口7相连通,主限位通口6内活动套接有转接块8,且转接块8的背面熔接有限位块9,限位块9的正面搭接在转接块8的背面,且转接块8的正面熔接有固定臂10,固定臂10的侧剖面呈l形,且固定臂10为pvc材质,这样设置使固定臂10能够稳定套接在建筑支撑架的表面,且固定臂10为pvc材质在保证了其具备足够使用寿命与韧性的同时,也具备较低的生产成本,固定臂10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臂10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转接块8的正面,这样设置使四个固定臂10能够从四个方向形成向内凹陷的夹角同时对支撑支架进行固定,并将防尘网主体1重量所施加的压力均匀分摊为四份由四个固定臂10均匀分摊,提高了每个固定臂10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当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安装人员将防尘网主体1移动至建筑支撑架外部并将一侧的外部并握持防尘网主体1的一端,将其一侧的转接块8的圆心处与建筑支撑架十字连接处的轴心线对齐并略微撑开转接块8正面的四个固定臂10使其发生形变适应建筑支撑架十字连接处的尺寸,并将其向建筑物方向拉动直至建筑支撑架的十字连接处搭接在转接块8的正面,此时因固定臂10为pvc材质具备较高的韧性进行回弹复位其l形突出端将建筑支撑架十字连接处完全包裹以完成安装工作,次数对于剩下的三个转接块8使其与建筑支撑架的横向支撑柱与纵向支撑柱分别对齐并进行上述相同操作便能完成防尘网主体1的安装工作,且因固定臂10呈l形保证了防尘网主体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外部风力因素发生脱落的情况,且建筑修建完成后需要对防尘网主体仅需拆卸时仅需略微撑开转接块8正面的四个固定臂10使其发生形变适应建筑支撑架的尺寸后对转接块8进行反向移动便能完成防尘网主体1的拆卸工作,在保证了防护网主体1稳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防护网主体1拆装所需操作的便捷性,且根据防尘网主体1的尺寸与覆盖面积安装人员能够通过转动转接块8使限位块9的两端与两个次限位通口7对齐并拉动固定臂10,此时转接块8穿过主限位通口6并带动限位块9穿过次限位通口7并完全脱离转接柱3内完成固定臂10的拆卸工作,当工作人员需要重新安装固定臂10时仅需反向操作即可,通过固定臂10可拆卸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使用面积仅需固定臂10使用数量的调整,以减少固定臂10使用寿命的损耗并一定程度上对固定臂10的维护成本进行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