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2360发布日期:2020-11-27 10:2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业的采用已呈日新月异之势,传统的人工绑扎,由于速度慢,料损大,质量难以保证等原因,难以适应目前高速发展的建筑产业的需要。

预制网片(钢筋焊接网)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已被工业发达的国家所采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钢筋焊接网取代手工绑扎钢筋已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但是,现有的预制焊接钢筋网片为整网,其底筋通长,焊接钢筋网片安装时,与其他钢筋相互碰撞,难于就位,人工现场调整的工作量较大,不利于预制网片施工技术的应用,不利于钢筋智能化、工厂化加工方式的推广,不利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避免安装时钢筋相互碰撞的一种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包括支座、底网、第一附加网片和第二附加网片,所述支座和支座之间围成底网放置区域,所述底网包括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所述底网置于底网放置区域内,底网四边的钢筋均不锚入支座中,所述第一附加网片包括横向第一附加钢筋和纵向第一附加钢筋,所述第一附加网片分别放置在底网的左、右两侧,横向第一附加钢筋穿过底网放置区域锚入支座内;所述第二附加网片包括横向第二附加钢筋和纵向第二附加钢筋,所述第二附加网片分别放置在底网的上、下两侧,纵向第二附加钢筋穿过底网放置区域锚入支座内。

所述底网直接放置在底网放置区域,四边钢筋均不锚入支座,避免和支座的钢筋发生碰撞,第一附加网片捆扎在底网左、右两侧,横向第一附加钢筋分别穿过底网放置区域锚入左、右两侧支座内并避开支座的钢筋;第二附加网片捆扎在底网上、下两侧,纵向第二附加钢筋分别穿过底网放置区域锚入上、下两侧支座内并避开支座的钢筋。相比传统整网施工,令底网钢筋避免与其他钢筋碰撞,对位容易,施工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底网面积不大于底网放置区域面积,底网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均不锚入支座中。由于底网面积不大于底网放置区域面积,可以直接将底网放置在底网放置区域即可,操作简单。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横向钢筋沿纵向钢筋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交接处焊接形成焊接钢筋网片。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附加网片的横向第一附加钢筋沿纵向第一附加钢筋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横向第一附加钢筋和纵向第一附加钢筋的交接处焊接形成焊接钢筋网片。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二附加网片的横向第二附加钢筋沿纵向第二附加钢筋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横向第二附加钢筋和纵向第二附加钢筋的交接处焊接形成焊接钢筋网片。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横向第一附加钢筋的间距不大于2倍底网横向钢筋的间距,所述纵向第二附加钢筋的间距部大于2倍底网纵向钢筋的间距。

实现横向第一附加钢筋和横向钢筋相互错位,避免横向第一附加钢筋和横向钢筋碰撞,安装更容易,实现纵向第二附加钢筋和纵向钢筋相互错位,避免纵向第二附加钢筋和纵向钢筋碰撞,安装更容易。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锚入支座的横向第一附加钢筋和纵向第二附加钢筋采用“隔一搭一方式”锚固。减少钢筋搭接引起的用钢量增加。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横向第一附加钢筋和纵向第二附加钢筋锚入支座的深度不小于5d且过支座的中心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网直接放置在底网放置区域,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均不锚入支座中,第一附加网片捆扎在底网左、右两侧,横向第一附加钢筋分别穿过底网放置区域锚入左、右支座内并避开支座的钢筋;第二附加网片捆扎在底网上、下两侧,纵向第二附加钢筋分别穿过底网放置区域锚入上、下支座内并避开支座的钢筋,相比传统整网施工,令底网避免与其他钢筋碰撞,对位容易,施工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述横向第一附加钢筋采用“隔一搭一”方式锚固,所述纵向第二附加钢筋采用“隔一搭一”方式锚固,减少钢筋搭接引起用钢量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的示意图(仅安装底网)。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的示意图(不安装第二附加网片)。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的示意图(不安装第一附加网片)。

图5为本实用新型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的底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的第二附加网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底筋的装配构造节点的第一附加网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7所示,一种用于楼板的底网2装配构造节点,包括支座1、底网2、第一附加网片3和第二附加网片4。

所述底网2包括横向钢筋21和纵向钢筋22,所述横向钢筋21沿纵向钢筋22的长度方向排列,横向钢筋21和横向钢筋21的间距为s1,纵向钢筋22和纵向钢筋22的间距为s2,所述横向钢筋21和纵向钢筋22交接处焊接形成焊接钢筋网片。

所述第一附加网片3包括横向第一附加钢筋31和纵向第一附加钢筋32,所述横向第一附加钢筋31沿纵向第一附加钢筋32的长度方向排列,横向第一附加钢筋31之间的间距为s3,s3≤2s1,纵向第一附加钢筋32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安装需要自由调整,所述横向第一附加钢筋31和纵向第一附加钢筋32的交接处焊接形成焊接钢筋网片。

所述第二附加网片4包括横向第二附加钢筋41和纵向第二附加钢筋42,所述横向第二附加钢筋41沿纵向第二附加钢筋42的长度方向排列,纵向第二附加钢筋42之间的间距为s4,s4≤2s2,横向第二附加钢筋4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安装需要自由调整,所述横向第二附加钢筋41和纵向第二附加钢筋42的交接处焊接形成焊接钢筋网片。

所述支座1和支座1之间围成底网放置区域5,由于底网2面积不大于底网放置区域5面积,首先将底网2直接置于底网放置区域5内。

接着,将第一附加网片3分别捆扎在底网2的左、右两侧,横向第一附加钢筋31穿过底网放置区域5锚入左、右两侧支座1内,而且横向第一附加钢筋31锚入支座1的深度不小于5d且过支座1的中心线。

最后,将第二附加网片4分别捆扎在底网2的上、下两侧,纵向第二附加钢筋42穿过底网放置区域5锚入上、下两侧支座1内,而且纵向第二附加钢筋42锚入支座1的深度不小于5d且过支座1的中心线。

由于横向第一附加钢筋31之间的间距与横向钢筋21之间的间距不同,实现横向第一附加钢筋31和横向钢筋21相互错位,避免横向第一附加钢筋31和横向钢筋21碰撞。

由于纵向第二附加钢筋42之间的间距与纵向钢筋22之间的间距不同,实现纵向第二附加钢筋42和纵向钢筋22相互错位,避免纵向第二附加钢筋42和纵向钢筋22碰撞。

而且,所述锚入支座1的钢筋采用“隔一搭一”方式锚固,减少钢筋搭接引起用钢量增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