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拼接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9347发布日期:2021-03-19 11:1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拼接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大型拼接帐篷骨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展会或赛事上用户的大型帐篷的帐篷骨架一般是通过若干组立柱固定在地面上,各立柱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梁相连,帐篷骨架固定完成后再将帐篷布覆盖在帐篷骨架顶部上。

目前的这种大型帐篷存在以下缺陷:

1、帐篷骨架的立柱和横梁均为整体的预制钢结构,体积庞大,造成搬运、吊装及安装均十分不便;

2、由于结构限制,这种帐篷基本为方形平顶结构,帐篷布顶部难以张紧,容易积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拼接帐篷,其帐篷骨架搬运方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大型拼接帐篷,其包括帐篷骨架和帐篷布;所述帐篷骨架包括连接座、顶杆以及至少三根弧形的支撑管;各支撑管由多根弯管可拆连接而成,各支撑管上端与连接座可拆连接,所述顶杆配合于连接座上且顶杆顶端高于连接座;所述帐篷布帐篷布与帐篷骨架的各支撑管可拆连接,顶杆顶端顶持帐篷布。

所述支撑管朝斜上方向外弯曲。

各所述支撑管的下端均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包括底盘和与底盘相连的连接管,连接管与支撑管下端相连。

所述固定座的底盘与连接管铰接,连接管与支撑管下端可拆连接。

所述帐篷骨架还包括弯曲的拱门管,拱门管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根支撑管下端可拆连接,拱门管通过两根连接杆分别与该相邻两根支撑管中部可拆连接,所述拱门管通过拱门布与帐篷布边缘相连,所述拱门布一端与帐篷布边缘可拆连接,拱门布另一端与拱门管相连。

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

所述帐篷布对应于各支撑管分别设有套置支撑管的管套;各支撑管的下端均配合有滑轮;所述帐篷布还对应于各支撑管分别设有多根拉线,各拉线分别绕过配合在各支撑管下端上的滑轮后再与各支撑管分别可拆连接。

所述支撑管上设有供拉绳固定的绳扣;所述绳扣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通槽的开口上大下小且通槽两侧内壁均设有卡齿,所述拉绳卡置于绳扣的通槽中。

所述支撑管中的相邻两根弯管分别具有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段和第二插接段,第一插接段包括第一配合段和第一配合段相连的第二配合段,第一配合段的外径小于第二配合段的外径且第一配合段与第二配合段连接处形成台阶面,第一配合段上配合有定位弹扣;第二插接段上设有供定位弹扣扣合的定位孔;第一配合段插置于第二插接段内,台阶面抵触第二插接段的端面,第一配合段上的定位弹扣扣合第二插接段的定位孔。

所述支撑管中设有弹性绳,弹性绳依次穿过支撑管的各根弯管,弹性绳的一端与支撑管最上端的弯管相连,弹性绳的另一端与支撑管最下端的弯管相连。

所述帐篷布包括主篷布和顶篷布;所述主篷布中部形成开孔,主篷布与各支撑管可拆连接;顶篷布与主篷布相连且顶篷布遮盖主篷布中部开孔,顶篷布与主篷布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所述顶杆顶端顶持顶篷布。

所述连接座连接有一螺母座,螺母座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螺孔,所述顶杆与螺孔螺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的帐篷骨架的连接座与支撑管可拆连接,支撑管由多根弯管可拆连接而成,这样帐篷骨架进行搬运时,可将连接座与支撑管拆开,以及将支撑管拆散成多根弯管,能减少搬运体积,从而便于帐篷骨架进行搬运;

2、本实用新型通过帐篷骨架的顶杆撑起帐篷布而使得帐篷布拱起,且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拉绳能将帐篷布张紧,这样能有效避免雨水堆积在帐篷布上;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拱门管和拱门布,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帐篷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帐篷骨架的局部分解图;

标号说明:

帐篷骨架a,

连接座1,螺母座11,

顶杆2,

支撑管3,弯管31,第一插接段311,第一配合段3111,第二配合段3112,第二插接段312,定位弹扣313,弹性绳32,绳扣33,通槽331,

固定座4,底盘41,连接管42,

滑轮5,

拱门管6,

连接杆7,夹具71,拱门布8,布套81,

帐篷布b,主篷布b1,管套b11,顶篷布b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大型拼接帐篷,其包括帐篷骨架a和帐篷布b;其中所述帐篷骨架a包括连接座1、顶杆2以及至少三根弧形的支撑管3;各支撑管3由多根弯管31可拆连接而成,各支撑管3上端与连接座1可拆连接,所述顶杆2配合于连接座1上且顶杆2顶端高于连接座1;所述帐篷布b与帐篷骨架a的各支撑管3可拆连接,顶杆2顶端顶持帐篷布b以使得帐篷布b拱起,以避免雨水堆积在帐篷布b上。

配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1与各支撑管3上端可插接配合,连接座1与支撑管3上端可再通过螺丝锁固而避免二者脱开,这样连接座1与支撑管3拆装方便。配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1上配合有一螺母座11,螺母座11可通过螺丝锁固在连接座1上,螺母座11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螺孔,顶杆2与螺孔螺接而使得顶杆2的高度可调。

配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撑管3可朝斜上方向外弯曲,这样能使得帐篷内部的空间大;而所述支撑管3的各弯管31可通过插接的方式可拆连接,这样使得支撑管3便于拆装。配合图2和图3所述,具体的,所述支撑管3中的相邻两根弯管31分别具有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段311和第二插接段312,第一插接段311包括第一配合段3111和第一配合段3111相连的第二配合段3112,第一配合段3111的外径小于第二配合段3112的外径且第一配合段3111与第二配合段3112连接处形成台阶面;第一配合段3111插置于第二插接段302内,且台阶面抵触第二插接段312的端面而限制相邻两根弯管之间的移动。配合图2和图3所示,另外,所述第一配合段3111上配合有定位弹扣313,所述第二插接段312上设有供定位弹扣313扣合的定位孔,第一配合段3111上的定位弹扣313扣合第二插接段312的定位孔,这样通过定位弹扣313与定位孔的配合能便于两根弯管31快速对接且能避免弯管31之间脱开。

配合图3所示,所述支撑管2中设有弹性绳32,弹性绳32依次穿过支撑管3的各根弯管31,弹性绳32的一端与支撑管3最上端的弯管31相连,弹性绳32的另一端与支撑管3最下端的弯管31相连,这样通过弹性绳32可以对支撑管3的各根弯管31进行排序,有利于支撑管3的各根弯管31快速依次连接;而且弹性绳32的弹性结构能使得弹性绳32不会影响支撑管3的安装;其中弹性绳32的两端可分别绑上固定块,弹性绳32两端的固定块再分别卡置支撑管3最上端和最下端的弯管31中,从而将弹性绳32与支撑管3最上端和最下端的弯管31相连。

配合图2和图3所示,配合图2和图3所示,各支撑管3的下端可均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包括底盘41和与底盘41相连的连接管42;其中连接管41与支撑管3下端可通过插接或螺接的方式可拆连接;底盘41可通过螺栓锁固的方式与地面相连,底盘41与连接管42可铰接,以使得使用者可以转动底盘41而保证底盘41与地面接触面积大,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

配合图1所示,所述帐篷布b可包括主篷布b1和顶篷布b2;所述主篷布b1中部形成开孔,主篷布b1与各支撑管3可拆连接,顶篷布b2与主篷布b1相连且顶篷布b2遮盖主篷布b1中部开孔,顶篷布b2与主篷布b1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以供气流流通,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能力;所述顶杆2顶端顶持顶篷布b2而使得顶篷布b2与主篷布b1之间的通风间隙撑开。其中所述顶篷布b2的个边角可设有勾扣,顶篷布b2各边角上的勾扣分别勾住设置于主篷布b1上的织带扣而将顶篷布b2与主篷布b1相连。

配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帐篷布b可对应于各支撑管3分别设有套置支撑管3的管套b11,以将帐篷布b与各支撑管3可拆连接,该管套b11设置于帐篷布b的主篷布b1上;另外所述帐篷布b还对应于各支撑管3分别设有多根拉线,拉线也设置于帐篷布b的主篷布b1上,各支撑管3的下端均配合有滑轮5,滑轮5可连接于固定座4的连接管42上而使得滑轮5通过连接管42与支撑管3的下端相连;所述帐篷布b的各拉线分别绕过配合在各支撑管3下端上的滑轮5后再与各支撑管3分别可拆连接,这样通过设置滑轮5能使得使用者较为轻松的将拉绳拉紧,从而使得帐篷布b张紧,这样能避免雨水堆积在帐篷布b上。配合图2和图3所示,其中所述支撑管3上可设有供拉绳固定的绳扣33,绳扣33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331以供拉绳卡置,通槽331的开口上大下小上且通槽331两侧内壁均设有卡齿,这样能保证拉绳能稳固的卡置于通槽331中;当拉绳需要固定于绳扣33上时,直接将拉绳卡置于绳扣33的通槽331中即可,十分方便。

进一步,配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帐篷骨架a还包括弯曲的拱门管6,拱门管6可由多段弯形管拼接而成,拱门管6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根支撑管3下端可拆连接,拱门管6还通过两根连接杆7分别与该相邻两根支撑管3中部可拆连接,帐篷布b边缘通过拱门布8与拱门管6可拆连接,拱门布8一端与帐篷布b边缘可拆连接,拱门布8另一端与拱门管6相连,这样通过设置拱门管6和拱门布8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面积。配合图2和图3所示,其中拱门管6的两端可分别通过固定座4与相邻两根支撑管3下端可拆连接,拱门管6的端部可插置于固定座4的底盘41上;而连接杆7可以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连接杆7一端可与拱门管6插接配合,连接管7另一端则与夹持在支撑管3中部上的夹具71插接配合,此时,拱门布8会牵拉住拱门管6,而调节连接杆7的长度则能调节拱门管6与地面的倾角;所述拱门布8可通过拉链与帐篷布b的主篷布b1边缘可拆连接,拱门布8另一侧则形成套置拱门管6的布套81,布套81套置拱门管6而使得拱门布8与拱门管6相连。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