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移动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2.中国在1949年前和50年代初期,施工脚手架都采用竹或木材搭设的方法。60年代起推广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3.80年代起,中国在发展先进的、具有多功能的脚手架系列方面的成就显著,如门式脚手架系列,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系列,年产已达到上万吨的规模,并已有一定数量的出口。
4.长期以来,由于架设工具本身及其构造技术和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致使事故的发生率较高。有关统计表面:在中国建筑施工系统每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中,大约有1/3左右直接或间接地与架设工具及其使用的问题。
5.在进行高处施工时,脚手架需要架设较高的高度,从而造成重心不稳,容易侧翻,现有的设备中,在脚手架的边缘活动连接稳固装置,从而加大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达到稳定脚手架的目的,但由于在进行支撑时,稳固装置与地面接触,而稳固装置又与脚手架之间活动连接,从而使得脚手架容易产生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脚手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脚手架,包括板件,所述板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板件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板件相对的内表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盘扣件,两个所述板件的所述盘扣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板件的下表面设有万向轮,所述板件的上表面设有操作台,每个所述板件的外表面下端分别设有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分别与所述板件固定,且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套管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侧壁插接有同一活动杆的两端,所述活动杆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管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壁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套管的下端设有固定卡片,所述活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
8.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的内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设有旋转手柄。
9.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管的上表面设有通槽,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有固定块。
10.优选的,所述通槽分别设在同一个所述板件上的两个所述稳固装置相对的内表面上。
11.优选的,所述板件的侧壁上设有梯子。
12.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端面对应所述梯子处设有开口。
13.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护栏。
14.优选的,所述护栏与所述操作台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移动式脚手架,通过在板件下端设置稳固装置,即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在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之间插接活动杆,使得活动杆在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内滑动的同时可转动,通过在活动杆的侧壁设置第二连接杆,将支撑装置与活动杆连接,从而支撑装置可在板件上旋转,便于拆卸后折叠,通过在稳固装置与活动杆之间设置弹簧,将活动杆固定于稳固装置下端,通过在活动杆上设置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置固定槽,在稳固装置上设置固定卡片,从而在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后,使得活动杆抬起,从而固定卡片插入固定槽中,进而固定住活动杆,从而固定住第二连接杆的角度,使支撑装置与脚手架之间固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固装置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板件、2-盘扣件、3-第一连接杆、4-第一套管、5-第二套管、 6-活动杆、7-弹簧、8-固定板、9-固定槽、10-固定卡片、11-第二连接杆、 12-套管、13-支撑杆、14-底座、15-旋转手柄、16-万向轮、17-梯子、18-操作台、19-开口、20-护栏、21-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脚手架,包括板件1,如图1所示,所述板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板件1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板件1相对的内表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盘扣件2,两个所述板件1的所述盘扣件2之间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杆3,将两个所述板件1固定,而所述第一连接杆3与所述板件1之间也为可拆卸结构,方便设备的拆装,所述板件1的下表面设有万向轮16,便于移动装置,所述板件1的上表面设有操作台18,所述操作台18采用角钢焊接,上面铺设细木工板或者其它牢固性能好的材料,形成操作台18,施工人员站立在所述操作台18上进行高处施工,而组成所述操作台18的角钢与所述板件1之间也为可拆卸结构,每个所述板件1的外表面下端分别设有稳固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稳固装置包括第一套管4和第二套管5,所述第一套管4和所述第二套管5分别与所述板件1固定,且所述第一套管4与所述第二套管5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套管4 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管5的内部侧壁插接有同一活动杆6的两端,所述活动杆6可在所述第一套管4与所述第二套管5的内部上下移动,且可随意转动,所述活动杆6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管4之间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位于所述第一套管4的内部,使得所述活动杆6位于所述稳固装置中
下端的位置,所述活动杆6的外侧壁设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呈圆形板件,所述固定板8 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槽9,为保证所述稳固装置可多角度固定,所述固定槽9的数量为多个,以所述固定板8轴心向外侧发散,所述第一套管4的下端设有固定卡片10,所述固定卡片10与所述固定槽9相对相应,当所述活动杆6向上端移动时,所述固定板8即可与固定卡片10接触,从而使得固定卡片10 插入固定槽9中,使得活动杆6无法自由转动,所述活动杆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杆11为多个杆件焊接而成,从而保证其强度,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与地面接触,从而支撑装置。
23.具体而言,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套管12,所述套管12竖直设置,所述套管 12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12的内螺纹连接有支撑杆13,转动所述支撑杆13,即可控制所述支撑杆13与所述套管12间的相对位置,所述支撑杆13的下端设有底座14,所述支撑杆13的外侧壁设有旋转手柄15,方便旋转所述支撑杆13。
24.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套管5的上表面设有通槽21,所述活动杆6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下端设有固定块,当所述活动杆6旋转时,所述固定块移动至通槽21处,在弹簧7的作用下,所述固定块即可进入所述通槽21 内部,将所述第二连接杆11以及所述支撑装置固定,方便在脚手架移动或者拆卸后,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杆11以及支撑装置的位置。
25.具体而言,所述通槽21分别设在同一个所述板件1上的两个所述稳固装置相对的内表面上,从而当所述固定块进入所述通槽21内部后,所述第二连接杆11分别与所述板件1贴合,方便拆卸后装置的搬运。
26.具体而言,所述板件1的侧壁上设有梯子17,方便攀爬。
27.具体而言,所述操作台18的端面对应所述梯子17处设有开口19,可由梯子17爬上操作台18。
28.具体而言,所述操作台18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护栏20,增加安全性。
29.具体而言,所述护栏20与所述操作台18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30.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万向轮16带动装置移动,移动至适当位置后,转动第二连接杆11,将支撑装置张开后,转动旋转手柄15,使得支撑杆13带动底座14移动,底座14与地面接触后,将脚手架支撑,从而增大支撑面积,稳定脚手架,当底座14与地面接触后,继续转动旋转手柄15,带动活动杆6向上移动,使得固定板8与固定卡片10接触,从而固定卡片10 插入固定槽9中,进而固定了第二连接杆11的张开角度,使得装置在完成支撑后,不会产生晃动。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