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直墙开槽的开槽机握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4113发布日期:2021-02-26 23:0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易于直墙开槽的开槽机握把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领域,涉及开槽机,尤其是易于直墙开槽的开槽机握把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开槽机是一种在墙壁和地面开槽的机器,开槽机可以开直槽,推动开槽机的机身,圆形的刀片能向前移动因此开槽。
[0003]
现有的开槽机握把主要以下几种,专利公告号cn205674379u的单个的握把适合向上推动开槽,专利公告号cn206926114u公开的结构握把在尾部适合墙壁平推开槽,专利公告号cn2825821y的结构适合水平面开槽。
[0004]
现有的开槽机握把没有适合平推、上推和倒吊开槽的。尤其是倒吊开槽更符合使用性,倒掉开槽时切割刀片产生的灰尘在身体下方,不会扑向使用者的脸面。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易于直墙开槽的开槽机握把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易于直墙开槽的开槽机握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机身中电机轴线一侧的第一握把和第二握把,第一握把和第二握把形成弯折,第一握把与机身的尾部相交,第一握把和第二握把位于与刀片侧面平行的平面上,设有与第一握把和第二握把所处平面异面朝向摆设的第三握把,开槽机的刀片处于第二握把前方,刀片倒挂使用时提握第一握把并扶持第三握把。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握把的持握中心线与开槽机电机轴线垂直线具有0~20度夹角。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握把的持握中心线倾斜向刀片方向。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握把上设有开关。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握把向刀片方向延伸,第二握把自由的一端翘起且形成第四握把,翘起方向背离机身。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握把自由的一端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在机身前方或机身的头壳处。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握把、第二握把、第四握把和支撑杆均由左右分体叠合装配,所述第一握把、第二握把、第四握把和支撑杆的分体一体注塑成型。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握把、第二握把、第四握把、支撑杆一体与机身的后盖均由左右分体叠合装配,所述第一握把、第二握把、第四握把、支撑杆和后盖的分体一体注塑成型。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握把中心垂直于第一握把和第二握把所处平面。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握把连接在第二握把上,第三握把与第二握把可拆卸连接。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手柄可以上推式的竖直开槽,也易于倒吊式
的竖直开槽,也能进行平推开槽,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可以多选操作,有更好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挂开槽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握把的持握中心线示意图。
[0020]
图中,1机身;2后盖;3第一握把;4开关;5第二握把;6第四握把;7支撑杆;8刀片;81保护罩;9第三握把;10轴线;11垂直线;12持握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本实用新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本文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0023]
图1所示,开槽机前方设有机头和圆形的刀片8,机身1上设有第一握把3和第二握把5,第一握把3和第二握把5位于刀片8侧面平行的平面上,第一握把3和第二握把5在刀片8的保护罩81的一侧。
[0024]
第一握把3和第二握把5形成弯折的角度,第一握把3与机身1的尾部相交,图3所示,第一握把3的持握中心线12与开槽机电机轴线10垂直线11具有0~20度夹角。持握中心线12可以理解为持握时拇指和食指围成环且穿过该环的中心线。第一握把3的上端向刀片8一方倾斜。第一握把3上设有开关4。图2使用状态时,符合人手斜握习惯。
[0025]
第二握把5向刀片8方向延伸,可以认为是横向的延伸,第二握把5自由的一端翘起且形成第四握把6,翘起方向背离机身1。第二握把5自由的一端连接支撑杆7,支撑杆7连接在机身1前方或机身1的头壳处。
[0026]
第三握把9中心垂直于第一握把3和第二握把5所处平面。第三握把9连接在第二握把5上,第三握把9与第二握把5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第三握把9作为配合使用,第三握把9中心垂直于第一握把3和第二握把5所处平面是为了倒吊切割的时候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持握位置便于施力。
[0027]
第一握把3、第二握把5、第四握把6和支撑杆7均由左右分体叠合装配,所述第一握把3、第二握、第四握把6和支撑杆7的分体一体注塑成型。
[002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握把3、第二握把5、第四握把6、支撑杆7一体与机身1的后盖2均由左右分体叠合装配,所述第一握把3、第二握把5、第四握把6、支撑杆7和后盖2的分体一体注塑成型。
[0029]
第一种使用状态,水平平推时,图1所示,一手可以握在第一握把3上,一手握在第
四握把6上。也可以一手可以握在第二握把5上,一手握在第四握把6上,需要停下时将开槽机抬起即可。
[0030]
第二种竖直线上推的状态,高处:一手可以抵在第一握把3上,一手握在第三握把9上。与人胸口部位齐平:一手可以握在第二握把5上,一手握在第四握把6上。低处:图2所示,刀片8倒挂使用,一手提握第一握把3,一手压着第三握把9,当然与人胸口部位齐平时也能用这种倒挂的持握。
[0031]
一般第二握把5也作为提手使用。
[0032]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