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状栅栏桩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2380发布日期:2021-02-18 21:3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状栅栏桩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栅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网状栅栏桩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栅栏是指用铁条或木条等做成的一种阻拦物,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有花园栅栏,公路栅栏,市政栅栏等等。在很多城市流行私家别墅和庭院栅栏,多以木制板材为主。由栅栏板、横带板、栅栏柱三部分组成。一般高度在0.5~2米之间。造型各异,一般以装饰、简易防护为主要安装目的。
[0003]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024728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网状栅栏桩柱连接结构,包括圆管桩柱、v型卡扣、网片,圆管桩柱上设置凹槽,所述的v型卡扣内设置螺栓与v型块组合后,装入圆管桩柱的凹槽内,网片连接在v型卡扣的卡舌上。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将v型卡扣与v形块组合后装入凹槽内,再利用螺栓固定,即可连接圆管桩柱和网片,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反复地拧螺栓从而固定v型块,导致安装效率不高且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网状栅栏桩柱连接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网状栅栏桩柱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柱和网片,还包括用于连接固定柱和网片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朝向第一安装板移动的方向滑动连接于连接块上,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安装板的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网片的连接件。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网片到固定柱上时,首先利用连接件将网片与连接块相连,随后朝向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位置滑动第二安装板,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互远离,使得弹簧被拉伸,随后使固定柱进入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位置,放松第二安装板,弹簧由于被拉伸会产生弹性,对第二安装板产生拉力,此时第二安装板会抵紧在固定柱上,从而将连接块与固定柱相固定,将所有连接块安装完成后,再通过调节连接块的位置调节网片,调节过程中也只需移动第二安装板并在固定柱上移动连接块即可,无需安装人员去反复地拧螺栓,从而提高了连接块安装的便利性,同时提高了安装效率。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块上位于第二安装板端部所在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朝向第一安装板所在的位置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的滑块,所述弹簧位于滑槽内,所述弹簧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第二安装板时,第二安装板会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使得滑块带动弹簧被拉伸,滑块和滑槽的设置可以对第二安装板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二安装板可以更好地沿着朝向第一安装板的方向移动,而将弹簧置于滑槽内则可以保护弹簧不被轻易损坏 。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远离弹簧的面上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滑槽至连接块外。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移动第二安装板时,通过滑动杆位于滑槽外的部分带动滑块移动,即可带动第二安装板移动,使得第二安装板的移动更加方便。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杆位于滑槽外的端部上设置有拉环。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使得安装人员可以更轻松地移动滑动杆。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块上位于滑槽的位置设置有风琴板,所述风琴板的两端分别与滑槽的内壁和滑块固定连接。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琴板可以将滑槽封闭起来,从而进一步保护弹簧,同时风琴板可以配合滑块的移动而伸缩,保证了滑槽始终处于封闭状态。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均设置为弧形。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设置为弧形,可以增加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与固定柱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与固定柱之间的摩擦,使得连接块更好地固定在固定柱上。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与固定板之间形成固定空间,所述网片位于固定空间内。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网片置于弹性板和固定板之间的固定空间内,从而完成网片与连接块的连接,且弹性板的设置使得网片不会在轻易脱离固定空间。
[002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
1.通过在连接块上设置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使第二安装板滑动连接在连接块上,并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弹簧,在将连接块与网片连接后,通过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将连接块安装到固定柱上,并利用弹簧的弹性实现连接块的固定,从而使得连接块的安装更加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
[0023]
2.通过在连接块上开设滑槽,在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的滑块,同时将弹簧置于滑槽内,滑槽和滑块可以对第二安装板的移动进行导向,而滑槽则可以保护弹簧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连接块且爆炸风琴板后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固定柱;2、网片;3、连接块;31、第一安装板;32、第二安装板;321、滑块;33、弹簧;34、滑槽;35、滑动杆;351、拉环;36、风琴板;4、连接件;41、固定板;42、弹性板;43、固定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参照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网状栅栏桩柱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柱1和网片2以及多个连接块3,固定柱1沿竖直方向固定于地面上,而网片2则是由多个相互交织的钢丝组成,连接块3则用于连接固定柱1和网片2,连接块3的数量根据固定柱1的高度进行选择,连接块3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且第一安装板31与连接块3固定连接,而第二安装板32沿朝向第一安装板31移动的方向滑动连接于连接块3上,且为了增加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与固定柱1之间的接触面积,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均设置为弧形,连接块3远离第一安装块的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网片2的连接件4。
[0030]
参照图3,连接块3上位于第二安装板32端部所在的位置开设有滑槽34,滑槽34朝向第一安装板31所在的位置延伸,第二安装板32上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滑槽34内的滑块321,同时第一安装板31与第二安装板32之间设置有弹簧33,弹簧33沿着滑槽34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滑槽34内,且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滑块321和滑槽34的内壁固定连接。
[0031]
在安装连接块3到固定柱1上时,安装人员朝向远离第一安装板31的位置滑动第二安装板32,使第二安装板32带动滑块321在滑槽34内移动,滑块321会带动弹簧33被拉伸,随后使固定柱1置于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之间的位置,弹簧33由于被拉伸产生的弹性会对滑块321产生拉力,使得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紧抵在固定柱1上,从而将连接块3与固定柱1相固定,使得连接块3的安装更加方便。
[0032]
参照图1和图3,为了方便安装人员移动第二安装板32,在滑块321远离弹簧33的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35,滑动杆35沿着滑槽34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滑槽34至连接块3外,并且在滑动杆35位于滑槽34外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拉环351,安装人员通过拉环351拉动滑动杆35,即可使滑动杆35带动滑块321移动,从而使第二安装板32移动。
[0033]
参照图3,为了进一步保护弹簧33,在连接块3上位于滑槽34的位置设置有风琴板36,风琴板36的两端分别与滑槽34的内壁和滑块321固定连接,风琴板36可以将滑槽34封闭起来,并且风琴板36可以随着滑块321的移动而伸缩,从而始终保持滑槽34的封闭。
[0034]
参照图1和图2,连接件4包括固定板41,固定板41焊接在连接块3上,固定板41上设置有弹性板42,弹性板42的一侧与固定板4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固定板41之间留有空隙,且弹性板42为朝上张开的状态,弹性板42与固定板41之间形成固定空间43,网片2的钢丝通过空隙固定至固定空间43内。
[0035]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连接网片2到固定柱1上时,首先利用连接件4将网片2与连接块3相连,随后通过拉环351带动滑动杆35移动,使滑动杆35带动滑块321移动,从而使第二安装板32朝向远离第一安装板31的位置移动,并使得弹簧33被拉伸,随后使固定柱1进入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之间的位置,放松拉环351,弹簧33由于被拉伸产生的弹性对滑块321产生拉力,使得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抵紧在固定柱1上,从而将连接块3与固定柱1相固定,将所有连接块3安装完成后,再通过调节连接块3的位置调节网片2,
调节过程中也只需移动第二安装板32并在固定柱1上移动连接块3即可,无需安装人员去反复地拧螺栓,从而提高了连接块3安装的便利性,同时提高了安装效率。
[0036]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