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00908发布日期:2021-04-23 15:5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


背景技术:

2.目前,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问题了,更是一个民生问题。现在不只是一二线城市停车难,三四线城市也都面临停车难的问题。目前在住宅小区及一些公共场所,大部分的停车场都是以地面停车为主。由于地面空间有限,难以建造大量的地面停车场。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寸土寸金,不可能空出大块土地来建造地面停车场。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建造升降通道是不二的选择。但是一般的升降通道所需的地域面积都较大,并不是所有地块都适合建造升降通道。对于老旧小区,根本就拿不出地来建造升降通道。特别是建造地上的升降通道更要考虑周边的建筑设施,如果对其它建筑挡光或影响整体布局,也难以得到实施。
3.并且传统升降通道都是采用载车板式,在存取车作业时,无法实现无避让存取车、存取车速度低,存取车等待的时间长,用户体验不好。造成了此类停车库很难得以普及。
4.因升降横移类停车库的存取车效率低,因此,对于这类停车库不宜设置过多的停车位。为提高存车数量,也可以由多个升降横移类车库并联或纵向排列。对于多个升降横移类停车库纵向排列,则需要配置多个升降机,会增加成本。而且每个车库需一套单独的控制系统,增加了成本,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多个升降机工位是不能作为容车工位的,过多的升降机工位会降低容车率,在同等土地面积的情况下,容车数量会减少。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少,容车量大,且停取车方便的停车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采取地坑内嵌多层式载车架的停车结构,在地坑两段及中部均设置升降口,在中部升降口处设置转换口;使升降口、转换口和车库出入口同时进行协调停取车的操作,实现停车库中不同车位的快速取车;提升取车速度,减少等待时间;并且地下式结构极大地缓解了地上停车空间不足的问题,避免拥挤;针对老旧小区因规划问题缺少停车位,改造困难的问题,具有极大的优势。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设置在地坑内,包括车库架体、升降机及传输装置,
10.所述车库架体包括固定载车架、转运载车架、停车载车板导轨、转运载车板导轨、停车载车板及转运载车板,
11.所述固定载车架包括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的多层且与所述地坑的侧壁固定;所述地坑的两侧及中部预留升降通道;
12.所述转运载车架的数量与所述升降通道数量对应;所述转运载车固定在对应所述转运载车架的两侧;所述停车载车板导轨固定在所述固定载车架的两端;所述转运载车板导轨与所述停车载车板导轨可适配输出车辆;
13.中部所述升降通道顶端两侧及两端所述升降通道朝向中部的一侧对应顶层固定载车架位置均预留有车辆转换位;所述升降机与所述转运载车架数量一致且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升降通道内且驱动对应的所述转运载车架上下移动运输车辆;
14.所述停车载车板为多个,多个停车载车板和多个所述转运载车板依次沿着车辆输出方向可切换滑动连接在固定载车架和转运载车架上;所述转运载车板的数量小于所述转运载车板导轨的数量;
15.所述传输装置安装在所述转运载车架与所述车辆转换位的固定载车架上;以驱动所述转运载车板与所述停车载车板之间的换位。
1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更便于施工;取车时,根据取车位置,其两侧的升降通道的升降机推动转运载车架上移至该车辆的同一高度的停车层,且两个转运载车架中有一个没有转运载车板,安装转运载车板的转运载车架上的传输装置驱动该转运载车板移动,该转运载车板与相邻车位的停车载车板接触,并推动本层停车载车板依次移动,直至另一侧的车辆和停车载车板移动到没有转运载车板的转运载车架上,此时两个转运载车架同时移动至另一层停车位,装有转运载车板和车辆的活动载车架上的传输装置将转运载车板和车辆推入这一层的停车位,此层停车位另一侧的车辆和停下车载车板被推入另一侧的活动载车架;两活动载车架继续回到原来停车层重复之前操作,直至取出车辆。通过在中部和两端设置车辆转换位,需要进行取车操作时,提前将待取车辆移动至转换位等待,不影响地下车库移动车辆的操作;停车操作时,预先将停车载车板或转运载车板移动至转换位等待,便于及时停车操作;本技术方案可根据最佳路径将车辆在适宜的车辆转换位取出,同时停车辆更大,成本更低,节约取车时间,避免取车拥堵;有效节约了地上空间,车库结构简单,施工难度低,施工局限性低,同时地下车库的安全性更高。
17.在上述的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所述停车载车板导轨和所述转运载车板导轨均为c型管材,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载车架与所述转运载车架靠近所述地坑侧壁的相对两侧;
18.所述停车载车板及转运载车板的两侧安装有对角设置的四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行动轮和锁紧轮;所述行动轮在所述停车载车板导轨或所述转运载车板导轨的内壁滚动,所述锁紧轮与锁定装置卡接;此方案能够通过行动轮在载车板导轨内进行移动,并通过锁紧轮保证其横向距离,通过其进行锁紧操作,防止溜车,在移动经过导轨接缝处时,至少可以保证有多组从动轮在一段的载车板导轨中,不至于造成载车板偏斜或无法顺利进入到另一段载车板导轨问题。
19.在上述的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链轮组、第二链轮组、轴承座、减速电机和挡块;
20.所述第一链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并通过第一链条连接;所述
第二链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并通过第二链条连接,且第二链条上连接有朝向相反的两个链板拨杆,其中一个所述链板拨杆对应位于第二链条的第二主动链轮或第二从动链轮位置时,另一个所述链板拨杆对应位于第二从动链轮或第二主动链轮位置;
21.所述第一主动链轮、所述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链轮均穿设链轮轴,且均与所述链轮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链轮轴对应安装在多个所述轴承座上,并与其转动连接;安装有所述第一主动链轮的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转运载车架和所述车辆转换位处所的所述固定载车架的中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动链轮的链轮轴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的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转运载车架和所述车辆转换位处所的所述固定载车架垂直于所述停车载车板导轨和转运载车板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穿设在同一所述链轮轴的两端,安装有所述第二从动链轮的所述轴承座固定在与安装所述第二主动链轮的相对一侧;
22.两块所述挡块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停车载车板和转运载车板的与所述停车载车板导轨和所述转运载车板导轨向垂直的两侧;两块所述挡块通过所述第二链条移动可交替与对应的所述链板拨杆抵接;此方案中链传动可以降低成本,结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传动速度较高;并且链传动的行程可调,在载车板传送及定位时,可以给升降工位的活动导轨和井道内的固定导轨留有足够的间隙,以保证升降机作升降作业时不会与固定导轨相刮蹭。
23.在上述的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还设有角位移编码器和定位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链条的链板拨杆处;在此方案中链传动过程可以采用角位移编码器和定位传感器组成绝对值编码控制,在载车板得到运行指令时,提前把拨杆运动到预动作起始位置,减少运行等待时间,提高存取车效率。
24.在上述的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所述升降机包括:升降装置及升降机导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滚珠丝杠组件和丝杠座,所述丝杠座固定在所述升降通道的底部和顶部侧壁;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丝杠垂直于所述升降通道的底部,其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丝杠座内,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丝杠螺母固定在所述转运载车架的一侧;所述滚珠丝杠组件安装有适配的减速器及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驱动所述丝杠并带动所述转运载车架自升降通道的底部向顶部进行往复升降运动;
25.所述升降机导轨装置包括升降辅助导轨、内嵌滚轮组件和连接板;所述升降辅助导轨为方管状,一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条形开口;所述升降辅助导轨设多根,竖直且平行布置在所述转运载车架安装有滚珠丝杠组件的一侧或相对一侧;
26.所述内嵌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架和内嵌轮;所述内嵌轮通过滚轮转轴安装在所述滚轮架的两端,且多个所述内嵌轮抵接在所述升降辅助导轨不同侧的内壁上,沿所述升降辅助导轨内壁滚动;所述连接板一端穿过所述条形开口连接所述滚轮架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运载车架上;此方案通过设置升降辅助导轨,在升降装置抬升转运载车架时起到辅助平衡的作用,辅助导轨内通过设置多方向内嵌轮,实现滚动抬升,同时减少摩擦,避免转运载车架发生偏斜,使抬升和下降过程都更为稳定;通过滚珠丝杠装置对转运载车架进行抬升,对抬升高度精度的控制更为精准,运动过程中更为流畅,同时停止抬升时可实现自锁,安全性更高。
27.在上述的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所述升降辅助导轨为c
型钢;
28.所述滚轮架的一侧为h型钢,所述h型钢的腹板向另一侧延伸形成固定板,所述滚轮架竖直套设在所述c型钢内;
29.所述滚轮架还包括滚轮转轴和内嵌轮;所述滚轮转轴包括第一滚轮转轴和第二滚轮转轴,所述第一滚轮转轴为两根,两根所述滚轮转轴分别平行且对称转动连接在所述h型钢腹板两侧的翼缘板上,与所述腹板平行;所述第二滚轮转轴平行穿设在所述固定板上,与所述固定板垂直;两个所述内嵌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翼缘板间的两个所述第一滚轮转轴上;四个所述内嵌轮两两一组分别安装在两根所述第二滚轮转轴的两端;
30.所述连接板一端穿过所述c型钢的条形开口,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此方案中内嵌轮设有多组,且方向不同,分别与升降辅助导轨不通内壁滚动连接,起到限位作用,使升降过程更为平稳。
31.在上述的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地坑两端所述升降通道的所述滚珠丝杠组件安装在所述转运载车架靠近所述地坑的侧壁且垂直于所述转运载车板导轨的一侧;所述升降辅助导轨设有两根,两根所述升降辅助导轨安装在所述该滚珠丝杠组件的同侧;
32.地坑中部所述升降通道的所述滚珠丝杠组件安装在所述转运载车架安装有转运载车板导轨的两侧;所述升降辅助导轨设有四根,呈对角分布在该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同侧和相对一侧;此方案能够在保证运输平稳的同时,保证升降辅助轨道不会对传输运动产生阻碍。
33.在上述的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中部的所述升降通道的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一传动杆、第二齿轮组、第二传动杆和第三齿轮组;
34.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通过所述轴承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水平安装在两个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丝杠底部之间;
35.所述第一齿轮组设有三个锥齿轮,分别固定在所述减速器输出轴、其中一个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丝杠底部一端和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所述的丝杠底部一端的锥齿轮分别与其余两个锥齿轮啮合;
36.所述第二齿轮组设有三个锥齿轮,其中两个锥齿轮分别固定在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其余一个锥齿轮固定有转轴一端,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升降通道底部;固定在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一端的两个锥齿轮分别与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的锥齿轮啮合;
37.所述第三齿轮组设有两个锥齿轮,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所述滚珠丝杠组件的丝杠底部一端,所述第三齿轮组的两锥齿轮相互啮合;此方案更为适合载车架长度较长的情况,通过在转运载车架两侧对称设置滚珠丝杠组件,降低对转运载车架的刚度要求,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保证两侧滚珠丝杠组件的同步性,同时进一步保证抬升和下降过程的稳定性、平稳性。
38.在上述的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滑动叉块、装配板、连杆机构、电缸和固定座;
39.所述滑动叉块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卡接端,其连接端开有延伸向所述卡接端的
第一条形滑孔,其靠近卡接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卡接端与所述锁紧轮可卡合连接;
40.所述装配板与所述载车板水平平行并且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停车载车板导轨和所述转运载车板导轨的外侧壁,其上开有第二条形滑孔,所述第二条形滑孔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滑动叉块向所述锁紧轮移动卡接方向布置;
41.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均为连接端;
42.所述第一连杆靠近其连接端位置开设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第二通孔,所述装配板远离所述卡接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销轴依次贯穿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一条形滑孔,并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转动连接,与所述第一条形滑孔滑动连接;
43.所述第二连杆靠近其连接端位置开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第四通孔;第二销轴依次贯穿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条形滑孔,并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转动连接,与所述第二条形滑孔滑动连接;
44.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停车载车板导轨和所述转运载车板导轨的外侧壁与所述连杆机构相对布置;所述电缸的缸体与所述固定座铰接,其伸缩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端的铰接销轴铰接;此方案中由电缸作执行器,通过连杆带动滑动叉块将载车板的导轮卡住或释放,完成锁止或释放的动作,由于电缸具有自锁特性,在载车板被锁定时,即使电缸掉电,也不会因锁定装置退缩而造成载车板溜车而造成事故;同时,在锁紧位置,连杆机构也设计在自锁角范围内,起到双保险作用。
45.在上述的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还包括载车板占位识别装置、车辆占位识别装置和控制系统;
46.所述载车板占位识别装置安装在所述转运载车架和所述车辆转换位处的固定载车架的底部;所述车辆占位识别装置安装每个车位对应的所述地坑侧壁处;
47.所述减速电机、所述升降电机、所述电缸、所述载车板占位识别装置和所述车辆占位识别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此方案能够通过槽孔控制系统实现停取车的精准控制,并可扩展到电脑或手机终端,便于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4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9.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50.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占位检测设备布置图;
51.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传输装置布置图;
52.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传输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53.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传输装置与载车
板位置图;
54.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链板拨杆与挡块拨动原理示意图;
55.图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滚珠丝杠组件传动原理图;
56.图8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升降辅助导轨俯视图;
57.图9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内嵌滚轮立体图;
58.图10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锁定装置原理图;
59.图1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锁定装置侧视图;
60.图1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装配板的立体图;
61.图1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中滑动叉块正视图。
62.附图标记
63.升降口10、转换口11;
64.车库架体2、固定载车架20、转运载车架21、固定载车板导轨22、固定载车板23;
65.传输装置3、挡块30、第一链轮组31、第二链轮组32、轴承座33、减速电机34、链板拨杆35。
66.升降机4、升降装置40、滚珠丝杠组件401、丝杠座4010、第一齿轮组402、第一传动杆403、第二齿轮组404、第二传动杆405、第三齿轮组406、升降机导轨装置41、升降辅助导轨410、内嵌滚轮组件411、滚轮架4110、内嵌轮4111、连接板412;
67.锁定装置5、装配板50、固定板502、第一条形滑孔503、第二条形滑孔504、连杆机构51、第一连杆510、第二连杆511、滑动叉块52、电缸53、固定座54、第一销轴550、第二销轴551。
68.载车板占位识别装置6、车辆占位识别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6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7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2.请参阅附图1

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降位配置有车辆转换位的地下停车库,车库架体2、升降机4及传输装置3;
73.车库架体2包括固定载车架20、转运载车架21、停车载车架导轨22、转运载车板导轨、停车载车板23及转运载车板,
74.固定载车架20包括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的多层且与地坑的侧壁固定;地坑的两侧及中部预留升降通道;
75.转运载车架21的数量与升降通道数量对应;转运载车固定在对应转运载车架21的两侧;停车载车架导轨22固定在固定载车架20的两端;转运载车板导轨与停车载车架导轨22可适配输出车辆;
76.中部升降通道顶端两侧及两端升降通道朝向中部的一侧对应顶层固定载车架位置均预留有车辆转换位;升降机与转运载车架数量一致且安装在对应的升降通道内且驱动对应的转运载车架21上下移动运输车辆;
77.停车载车板为多个,多个停车载车板23和多个转运载车板依次沿着车辆输出方向可切换滑动连接在固定载车架20和转运载车架21上;转运载车板的数量小于转运载车板导轨的数量;
78.传输装置3安装在转运载车架21与车辆转换位的固定载车架上;以驱动转运载车板与停车载车板23之间的换位。
79.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停车载车架导轨22和转运载车板导轨均为 c型管材,分别固定在固定载车架20与转运载车架21靠近地坑侧壁的相对两侧;
80.停车载车板23及转运载车板的两侧安装有对角设置的四组滚轮组,滚轮组包括行动轮和锁紧轮;行动轮在停车载车架导轨22或转运载车板导轨的内壁滚动,锁紧轮与锁定装置卡接。
81.具体的,停车载车板23和转运载车板均是通过钢板折弯成型,顶部端面有车轮限位槽;
82.车轮限位槽的车辆的入口端为漏斗口型,便于车辆驶入时给车轮以导向,还设有限位凸块,用以防止车辆驶入时碰撞墙面。
83.具体的,车轮限位槽的车轮位置设置有辅助限位凹槽,避免在停车后,忘记手刹,出现溜车的问题。
84.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载车板导轨22的接缝处为喇叭口状。
85.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传输装置3包括:第一链轮组31、第二链轮组32、轴承座33、减速电机34和挡块30;
86.第一链轮组31包括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并通过第一链条连接;第二链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并通过第二链条连接,且第二链条上连接有朝向相反的两个链板拨杆35,其中一个链板拨杆35对应位于第二链条的第二主动链轮或第二从动链轮位置时,另一个链板拨杆35对应位于第二从动链轮或第二主动链轮位置;
87.第一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均穿设链轮轴,且均
与链轮轴固定连接;多个链轮轴对应安装在多个轴承座33上,并与其转动连接;安装有第一主动链轮的轴承座33固定在转运载车架21和车辆转换位处所的固定载车架20的中部;减速电机34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链轮的链轮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链轮的轴承座33固定在转运载车架21和车辆转换位处所的固定载车架20垂直于停车载车架导轨22和转运载车板导轨的一侧;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穿设在同一链轮轴的两端,安装有第二从动链轮的轴承座33固定在与安装第二主动链轮的相对一侧;
88.两块挡块30分别对应固定在停车载车板23和转运载车板的与停车载车架导轨22和转运载车板导轨向垂直的两侧;两块挡块通过第二链条移动可交替与对应的链板拨杆35抵接。
89.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还设有角位移编码器和定位传感器,均设置在第二链条的链板拨杆35处。
90.具体的,第一链轮组31和第二链轮组32的链轮为双排套筒滚子链。
91.具体的,同一载车板23上两侧安装的挡块30错位设置。
92.具体的,两挡块30设置在载车板23的两侧且不以载车板23横向或纵向为中心对称。
93.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升降机4包括:升降装置40及升降机导轨装置41;升降装置40包括滚珠丝杠组件401和丝杠座4010,丝杠座4010固定在升降通道的底部和顶部侧壁;滚珠丝杠组件401的丝杠垂直于升降通道的底部,其两端分别安装在丝杠座4010内,并与之转动连接;滚珠丝杠组件的丝杠螺母固定在转运载车架21的一侧;滚珠丝杠组件401安装有适配的减速器及升降电机,升降电机驱动丝杠并带动转运载车架21自升降通道的底部向顶部进行往复升降运动;
94.升降机导轨装置41包括升降辅助导轨410、内嵌滚轮组件411和连接板412;升降辅助导轨410为方管状,一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条形开口;升降辅助导轨410设多根,竖直且平行布置在转运载车架21安装有滚珠丝杠组件的一侧或相对一侧;
95.内嵌滚轮组件411包括滚轮架4110和内嵌轮4111;内嵌轮4111通过滚轮转轴安装在滚轮架4110的两端,且多个内嵌轮4111抵接在升降辅助导轨410 不同侧的内壁上,沿升降辅助导轨410内壁滚动;连接板412一端穿过条形开口连接滚轮架4110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在转运载车架21上
96.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升降辅助导轨410为c型钢;
97.滚轮架4110的一侧为h型钢,h型钢的腹板向另一侧延伸形成滚轮固定板,滚轮架4110竖直套设在c型钢内;
98.滚轮架4110还包括滚轮转轴和内嵌轮;滚轮转轴包括第一滚轮转轴和第二滚轮转轴,第一滚轮转轴为两根,两根滚轮转轴分别平行且对称转动连接在h 型钢腹板两侧的翼缘板上,与腹板平行;第二滚轮转轴平行穿设在滚轮固定板上,与滚轮固定板垂直;两个内嵌轮4111分别安装在翼缘板间的两个第一滚轮转轴上;四个内嵌轮4111两两一组分别安装在两根第二滚轮转轴的两端;
99.连接板412一端穿过c型钢的条形开口,另一端固定在滚轮固定板上。
100.具体地,每两组内嵌滚轮组件411的滚轮固定板固定并与连接板412两侧。
101.具体的,还设有两个极限限位开关,分别是机械触点行程开关和光电开关;接收开
关信号,安装在丝杠螺母上;可以切断整个升降系统的电源;
102.机械触点开关和光电开关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103.具体的,地坑两端升降通道的滚珠丝杠组件401安装在转运载车架21靠近地坑的侧壁且垂直于转运载车板导轨的一侧;升降辅助导轨410设有两根,两根升降辅助导轨410安装在该滚珠丝杠组件401的同侧;
104.地坑中部升降通道的滚珠丝杠组件401安装在转运载车架21安装有转运载车板导轨的两侧;升降辅助导轨410设有四根,呈对角分布在该滚珠丝杠组件 401的同侧和相对一侧。
105.具体的,中部的升降通道的升降装置40还包括第一齿轮组402、第一传动杆403、第二齿轮组404、第二传动杆405和第三齿轮组406;
106.第一传动杆403和第二传动杆405的两端分别穿设安装在轴承座上,第一传动杆403和第二传动杆405通过轴承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水平安装在两个滚珠丝杠组件401的丝杠底部之间;
107.第一齿轮组402设有三个锥齿轮,分别固定在减速器输出轴、其中一个滚珠丝杠组件401的丝杠底部一端和第一传动杆403的一端,的丝杠底部一端的锥齿轮分别与其余两个锥齿轮啮合;
108.第二齿轮组404设有三个锥齿轮,其中两个锥齿轮分别固定在第一传动杆 403的另一端和第二传动杆405的一端,其余一个锥齿轮固定有转轴一端,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升降通道底部;固定在第一传动杆 403的另一端和第二传动杆405一端的两个锥齿轮分别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锥齿轮啮合;
109.第三齿轮组406设有两个锥齿轮,分别套设在第二传动杆405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滚珠丝杠组件401的丝杠底部一端,第三齿轮组的两锥齿轮相互啮合。
1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实施例中,锁定装置5包括:滑动叉块52、装配板 50、连杆机构51、电缸53和固定座54;
111.滑动叉块52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卡接端,其连接端开有延伸向卡接端的第一条形滑孔504,其靠近卡接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卡接端与锁紧轮可卡合连接;
112.装配板与载车板水平平行并且其一端固定在停车载车架导轨22和转运载车板导轨的外侧壁,其上开有第二条形滑孔503,第二条形滑孔503的长度方向沿着滑动叉块52向锁紧轮移动卡接方向布置;
113.连杆机构51包括第一连杆510和第二连杆511;第一连杆510和第二连杆 511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均为连接端;
114.第一连杆510靠近其连接端位置开设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第二通孔,装配板 50远离卡接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销轴550依次贯穿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一条形滑孔504,并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转动连接,与第一条形滑孔 504滑动连接;
115.第二连杆511靠近其连接端位置开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第四通孔;第二销轴 551依次贯穿第四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条形滑孔503,并与第四通孔、第一通孔转动连接,与第二条形滑孔滑动连接;
116.固定座54固定在停车载车架导轨22和转运载车板导轨的外侧壁与连杆机构51相对布置;电缸53的缸体与固定座54铰接,其伸缩杆与第一连杆510和第二连杆511的铰接端
的铰接销轴铰接。
1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两块装配板50之间的顶部和底部通过支撑杆固定。
1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滑动叉块52的卡接端为u或v型槽结构。
1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在锁紧位置,连杆机构51也设计在自锁角范围内。
120.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载车板占位识别装置6、车辆占位识别装置7和控制系统;
121.载车板占位识别装置6安装在转运载车架21和车辆转换位处的固定载车架 20的底部;车辆占位识别装置7安装每个车位对应的地坑侧壁处;
122.减速电机、升降电机、电缸53、载车板占位识别装置6和车辆占位识别装置7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123.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载车板占位识别装置6和车辆占位识别装置7均采用光电开关传感器。
124.具体地,每两组内嵌滚轮组件411的固定板固定并与连接板412两侧。
1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传输装置3包括:第一链轮组31、第二链轮组32、轴承座33、传输电机34和挡块30;
126.第一链轮组31包括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并通过第一链条连接;第二链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并通过第二链条连接,且第二链条上连接有链板拨杆35,其中一个链板拨杆35对应位于第二链条的第二主动链轮或第二从动链轮位置时,另一个链板拨杆35对应位于第二从动链轮或第二主动链轮位置;
127.第一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均穿设链轮轴,且均与链轮轴固定连接;多个链轮轴对应安装在多个轴承座33上,并与其转动连接;安装有第一主动链轮的轴承座33固定在固定载车架20或转运载车架21的中部;传输电机34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链轮的链轮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链轮的轴承座33固定在固定载车架20或转运载车架21的一侧;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穿设在同一链轮轴的两端,安装有第二从动链轮的轴承座33固定在固定载车架20或转运载车架21安装第二主动链轮的相对一侧;
128.两块挡块30固定在载车板23底部两侧;两个挡块通过第二链条移动可交替与对应的链板拨杆35抵接。
1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升降通道顶部对应为升降口10,车辆转换位对应为车辆出入口11;且两端升降通道的升降口10可作为车辆出入口使用。
130.具体的,两端车辆出入口11之间的地上车位安装有充电桩。
1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每一层的固定载车架20均配置有停车载车板23;两端升降机4中,其中一个升降机4固定的转运载车架21上配置有转运载车板,另一个升降机4的转运载车架21为空载状态,整层载车板可以向无转运载车板载车板的升降机4方向移动一个车位;
132.取车时,两端的升降机4和中部的升降机4,可通过左端

中部、左端

右端、中部

右端的升降机形成多个存取车循环路径,通过传输装置3依次推动转运载车架21和固定载车架20上的转运载车板或停车载车板23,根据取车位置选用合适的循环路径,提升取车速度。
1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连接电脑终端,具有信号收发设备,通过
手机、app等电子终端连接,进行数据控制;可以根据手机app的操作请求进行控制;
134.若app是取车请求,可以提前把待取车辆移传至相近的出入口附近车位或者暂停在转换口11,这样就可以在等待客户来取车的过程中,不影响地下车库内转移车辆的操作,只需通过最少的移传步骤和转移时间把待取车辆取出;
135.若app是存车请求时,则提前把停车载车板23或转运载车板移传至出入口附近或转换位,不影响地下车库转移车辆的操作,便于用户及时将车辆存入。
13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13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