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0908发布日期:2021-02-09 17:3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幕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明框玻璃幕墙是玻璃镶嵌在铝框内,并形成四边有铝框的幕墙构件,幕墙构件镶嵌在横梁与立柱上,形成横梁立柱外露,并形成铝框分格明显的立面。明框玻璃幕墙不但应用量大,而且还有性能稳定等优点,因为明框玻璃幕墙在形式不拘泥于玻璃窗内,易被人们接受。
[0003]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6336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明框节能玻璃幕墙结构,包括构成龙骨结构的钢立柱、横梁,龙骨结构形成的各方格框对应安装一玻璃面板。立柱上安装有铝合金底座,水平相邻两玻璃面板的纵边缘外侧设置铝合金压板,底座与压板之间设置“目”字型尼龙隔热条,不锈钢紧固螺栓穿过压板、“目”字型尼龙隔热条后与底座相连。横梁上安装有铝合金底座,上下相邻两玻璃面板的横边缘外侧设置铝合金压板,底座与压板之间设置“目”字型尼龙隔热条,不锈钢紧固螺栓穿过压板、“目”字型尼龙隔热条后与底座相连。立柱、横梁上没有安装底座的侧壁外包裹有铝合金装饰型材。
[0004]
上述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玻璃幕墙结构将室内与室外进行分隔,从而切断室内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使得室内处于封闭状态,不利于室内人员的活动。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结构,通过在竖向装饰条上设置外通风孔,而且还设置可以控制外通风孔启闭的控制机构,从而增强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结构,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立柱以及端部与所述立柱侧面抵接且呈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进行固定,所述立柱外侧通过锁紧组件设置有竖向装饰条,所述竖向装饰条开设有若干外通风孔,所述立柱靠近所述竖向装饰条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外通风孔连通的中通风孔,所述立柱远离所述竖向装饰条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中通风孔连通的内通风孔,所述立柱内侧设置有控制所述内通风孔启闭的控制机构。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室内外可以通过外通风孔、中通风孔和内通风孔进行连通,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气体交换,使室外的新鲜空气可以与室内的浑浊气体进行交换,使室内的气体保持新鲜。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水平穿设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竖向装饰条的一侧并与所述立柱垂直的转轴、位于所述立柱内并固定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立柱一端的圆形转盘、开设于所述圆形转盘的流通孔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转轴的固定组件,所述
转轴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部与所述圆形转盘一侧的中部连接,所述流通孔轴线与所述圆形转盘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内通风孔轴线与所述转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圆形转盘靠近所述转轴的一侧与所述立柱内侧壁贴合。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圆形转盘,当流通孔与内通风孔错开时,能阻隔室内外之间的气体,继续转动圆形转盘,当流通孔与内通风孔对准时,能保持室内外之间的气体流通,只需转动圆形转盘即可控制内通风孔的启闭,从而提供一定的便利性。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立柱两侧贴合且呈l形的横龙骨角钢以及穿设于所述横龙骨角钢并螺纹穿设于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的沉头螺钉,所述横梁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横龙骨角钢顶部。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横龙骨角钢能横梁的两端进行支撑,实现横梁与立柱之间的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向装饰条呈凵字形,所述竖向装饰条与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若干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与所述立柱固定,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竖向装饰条并螺纹穿设于所述工字钢的第一螺钉。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螺钉,实现竖向装饰条与立柱之间的固定连接,且该种固定方式安装快捷。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向装饰条外侧对应所述外通风孔的位置通过连接组件设置有防水管,所述防水管与所述外通风孔连通,所述防水管远离所述外通风孔的管口竖直向下。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管的设置可以防止雨水通过外通风孔和中通风孔进入立柱内,能对立柱起到保护作用。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环设于所述防水管外侧靠近所述外通风孔并与所述竖向装饰条外侧贴合的延伸圆板以及穿设于所述延伸圆板并螺纹穿设所述竖向装饰条的第二螺钉。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延伸圆板和第二螺钉,实现防水管与竖向装饰条的固定。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转轴外侧的螺纹部以及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紧固定螺母,使固定螺母端部与立柱内侧抵接,实现转轴的固定,从而对圆形转盘进行固定。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顶部的所述中通风孔的高度低于内通风孔的高度。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雨天时,雨水通过中通风孔和内通风孔渗入室内。
[002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圆形转盘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把手。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的设置便于转动转轴,从而提供一定的便利性。
[002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6]
1.室内外可以通过外通风孔、中通风孔和内通风孔进行连通,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气体交换,使室外的新鲜空气可以与室内的浑浊气体进行交换,使室内的气体保持新
鲜;
[0027]
2.防水管的设置可以防止雨水通过外通风孔和中通风孔进入立柱内,能对立柱起到保护作用;位于顶部的中通风孔的高度低于内通风孔的高度,可以减少雨天时,雨水通过中通风孔和内通风孔渗入室内。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结构的示意图;
[0029]
图2是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结构的立柱和竖向装饰条的示意图;
[0030]
图3是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结构的立柱的局部示意图;
[0031]
图4是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结构的立柱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0032]
图中,1、立柱;2、横梁;3、横龙骨角钢;4、沉头螺钉;5、卡接长条;6、工字钢;7、竖向装饰条;8、第一螺钉;9、外通风孔;10、中通风孔;11、内通风孔;12、转轴;13、圆形转盘;14、流通孔;15、固定组件;16、螺纹部;17、固定螺母;18、转动把手;19、防水管;20、延伸圆板;21、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结构,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立柱1和两组呈水平设置的横梁2,两组横梁2分别位于立柱1相对的两侧。
[0035]
立柱1的长度方向与横梁2的长度方向垂直,立柱1与横梁2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进行固定,紧固组件包括两组横龙骨角钢3和若干沉头螺钉4,两组横龙骨角钢3分别位于横梁2底部靠近立柱1的位置,横龙骨角钢3呈l形,两组横龙骨角钢3的设置方向相反,横龙骨角钢3相互垂直的两个外侧平面分别与立柱1以及横梁2的对应位置贴合,沉头螺钉4穿设于横龙骨角钢3,且横龙骨角钢3通过沉头螺钉4分别与立柱1以及横梁2固定。
[0036]
参照图2,立柱1朝向室外的一侧为外侧,立柱1外侧一体设置有两组卡接长条5,两组卡接长条5的长度方向均与立柱1的长度方向平行,立柱1外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玻璃(图中未示)的工字钢6,工字钢6与两组卡接长条5相互契合。工字钢6呈竖直设置,工字钢6的长度远小于立柱1的长度,工字钢6的长度方向与立柱1的长度方向平行。立柱1外侧设置有竖向装饰条7,竖向装饰条7的长度方向与立柱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竖向装饰条7的长度与立柱1的长度相同。若干的工字钢6位于立柱1与竖向装饰条7之间,竖向装饰条7与工字钢6之间通过锁紧组件进行固定,竖向装饰条7的横截面呈凵字形,锁紧组件包括第一螺钉8,第一螺钉8贯穿竖向装饰条7两个相互平行的端部,并螺纹穿设于工字钢6的对应位置。
[0037]
参照图2和图3,为实现室内外的气体流通,竖向装饰条7远离立柱1的一侧开设有三个外通风孔9,外通风孔9贯穿竖向装饰条7的内外两侧,三个外通风孔9竖直均匀排布于竖向装饰条7一侧。立柱1为内部中空的方形框体,立柱1靠近竖向装饰条7的一侧开设有三组中通风孔10,三组中通风孔10均位于两组工字钢6之间的位置,且位于两组卡接长条5之间的位置,中通风孔10的位置与外通风孔9的位置一一对应,中通风孔10与外通风孔9连通,中通风孔10与立柱1内部连通。立柱1远离卡接长条5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内通风孔11,内通风孔11与立柱1内部连通,内通风孔11与中通风孔10连通,且内通风孔11的高度高于位于最顶
部的中通风孔10的高度。
[0038]
参照图3和图4,为了对室内外气体的流通进行控制,立柱1设置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能控制内通风孔11的启闭。控制机构包括转轴12、圆形转盘13以及流通孔14,转轴12水平穿设于立柱1远离卡接长条5的一侧,转轴12的轴线与立柱1的长度方向垂直,转轴12的轴线与内通风孔11的轴线平行,转轴12的轴线与内通风孔11的轴线处于同一高度,转轴12一端伸入立柱1内,且转轴12与立柱1转动连接。圆形转盘13连接于转轴12伸入立柱1的端部,转轴12该端部与圆形转盘13一侧的中心固定,圆形转盘13的轴线与转轴12的轴线重合,圆形转盘13能挡住内通风孔11,使内通风孔11呈封闭状态,且圆形转盘13的靠近转轴12的一侧始终与立柱1内侧壁贴合。流通孔14水平开设于圆形转盘13上,流通孔14贯穿圆形转盘13的内外两侧,流通孔14轴线与圆形转盘13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内通风孔11轴线与转轴12轴线之间的距离,且流通孔14的孔径与内通风孔11的孔径相同。转动圆形转盘13,当流通孔14与内通风孔11错开时,圆形转盘13能阻挡内通风孔11,从而阻隔室内外之间的气体流通;继续转动圆形转盘13,当流通孔14与内通风孔11对准时,能保持室内外气体之间的流通。
[0039]
参照图3,为了对圆形转盘13进行固定,控制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15,固定组件15包括螺纹部16以及固定螺母17,螺纹部16开设于位于立柱1外的转轴12外侧,固定螺母17通过螺纹部16螺纹连接于转轴12外侧;旋紧固定螺母17,使固定螺母17靠近立柱1的端部与立柱1抵接,能实现转轴12的固定,从而对圆形转盘13进行固定。为了在转动转轴12时更加便捷,转轴12远离圆形转盘13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把手18。
[0040]
参照图2,为了防止雨水等杂物进入外通风孔9,竖向装饰条7远离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与外通风孔9数量相同的防水管19,防水管19上管口与外通风孔9连通,且防水管19下管口竖直朝下。
[0041]
为实现防水管19与竖向装饰条7的固定,防水管19与竖向装饰条7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延伸圆板20以及四个第二螺钉21,延伸圆板20周向固定于防水管19外侧靠近上管口的位置,延伸圆板20与竖向装饰条7远离立柱1的一侧贴合,第二螺钉21穿设于延伸圆板20远离竖向装饰条7的一侧,第二螺钉21周向排布于延伸圆板20一侧,且第二螺钉21螺纹穿设于竖向装饰条7。
[004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更换室内的空气时,转动圆形转盘13,使流通孔14与内通风孔11对准,然后旋紧固定螺母17,对圆形转盘13进行固定,从而对室内外进行连通,实现室内外气体的流通;当不需要对更换室内的空气时,转动圆形转盘13,使流通孔14与内通风孔11错开,然后旋紧固定螺母17,对圆形转盘13进行固定,从而隔绝室内外的空气。
[004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