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水平管线槽和抗裂拉筋的内墙模块及内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8009发布日期:2021-02-20 19:5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水平管线槽和抗裂拉筋的内墙模块及内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水平管线槽和抗裂拉筋的内墙模块及内墙结构,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内墙模块以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水泥等为主要原材料,掺加增强纤维、改性剂等组分,经混合搅拌、专用模箱浇筑、液压顶出成型的内墙模块,具有质轻、阻燃、调节空气湿度、冬暖夏凉、抗震性能、隔音效果好、可锯、可刨、施工性能好等独特的优点。
[0003]
但现有的内墙模块为降低重量,保证隔音效果,会在模块体内设置大量空腔,这虽然降低了重量和利用大量空腔提高了隔音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容易脆裂的弊端,加上内墙模块本身易碎裂特点,因此内墙模块在减轻重量、提高隔音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解决易断裂的问题。
[0004]
另外,现有的内墙模块多设有竖向孔洞,这样做在能够减轻重量、提高隔音效果的同时也能在内墙模块砌筑时借助竖向孔洞同步安装竖向管线,这样做不会对模块体造成破坏,但是现有的内墙模块因缺少水平管线槽,在内墙模块砌筑成墙体后因后期装修需要安装水平管线而必须进行墙体的二次开槽,这样不仅破坏了墙体平整性,又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力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带水平管线槽和抗裂拉筋的内墙模块及内墙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水平管线槽和抗裂拉筋的内墙模块,包括内墙模块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模块主体为长方体结构,在所述内墙模块主体的底部端面上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底面凹槽,在所述内墙模块主体的顶部端面上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底面凹槽相配合的顶面条状凸榫,在所述内墙模块主体的左侧端面上设有一竖向的尾端凹槽,所述主体另一端的右侧端面上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尾端凹槽相配合的前端条状凸榫,前端条状凸榫的宽度小于顶面条状凸榫的宽度,在所述内墙模块主体的底面凹槽上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两条抗裂拉筋槽,每一个抗裂拉筋槽内均放置有一抗裂拉筋,内墙模块主体具有竖向穿线孔,所述竖向穿线孔贯穿所述顶面条状凸榫的上表面和底面凹槽的底面,所述底面凹槽的凹槽底部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半圆形水平管线槽,两条抗裂拉筋槽位于半圆形水平管线槽两侧。
[0007]
通过预留半圆形水平管线槽避免石膏砌块砌筑成墙体后因后期装修安装水平管线造成的二次开槽而破坏墙体,另外增设抗裂拉筋,加强了模块体横向拉力,不易断裂,通过顶面条状凸榫和底面凹槽的配合以及尾端凹槽和前端条状凸榫的配合,从而能够高效完成内墙的拼装。
[0008]
优选地,所述顶面条状凸榫的截面为梯形;前端条状凸榫的截面为梯形或矩形。
[0009]
优选地,所述竖向穿线孔的贯穿方向与所述内墙模块主体的顶部端面垂直。
[0010]
优选地,所述抗裂拉筋上设有防腐层。
[0011]
优选地,所述竖向穿线孔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多个竖向穿线孔沿内墙模块主体的长度方向等距一字间隔设置,形成一排。在保证轻质隔音的效果下不容易使模块体断裂。
[0012]
优选地,所述竖向穿线孔并列设置为两排,顶面条状凸榫、底面凹槽、半圆形水平管线槽均居中设置;抗裂拉筋的最低端与抗裂拉筋槽的下表面平齐;前端条状凸榫的上端面与顶面条状凸榫的上表面平齐,前端条状凸榫的下端面与底面凹槽的槽底平齐。
[0013]
优选地,所述抗裂拉筋槽的一端贯穿所述前端条状凸榫。
[0014]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内墙结构,包括沿纵向和横向堆砌在一起的多个上述的一种带水平管线槽和抗裂拉筋的内墙模块。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便捷,避免内墙模块砌筑成墙体后因后期装修安装横向管线造成的二次开槽而破坏墙体,通过抗裂拉筋防止了内墙模块本身易开裂的属性,通过顶面条状凸榫和底面凹槽的配合以及尾端凹槽和前端条状凸榫的配合,从而能够高效完成内墙的拼装。
[0016]
另外,在所述内墙模块主体的底面凹槽上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两条抗裂拉筋槽,每一个抗裂拉筋槽内均放置有一抗裂拉筋,两条抗裂拉筋槽位于半圆形水平管线槽两侧,在新砌墙时,在墙体中间位置,加上两根抗裂拉筋,抗裂拉筋的安装量靠近墙体中间,两根抗裂拉筋平行,且之间具有间隙,并和老墙体连接上,以起到加固防裂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水平管线槽和抗裂拉筋的内墙模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水平管线槽和抗裂拉筋的内墙模块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内墙模块主体
ꢀꢀ
2、顶面条状凸榫
ꢀꢀ
3、底面凹槽
ꢀꢀ
4、前端条状凸榫
ꢀꢀ
5、尾端凹槽
ꢀꢀ
6、抗裂拉筋槽
ꢀꢀ
7、抗裂拉筋
ꢀꢀ
8、半圆形水平管线槽
ꢀꢀ
9、竖向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4]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
实施例一
[0026]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一种带水平管线槽和抗裂拉筋的内墙模块,包括内墙模块主体1,所述内墙模块主体1为长方体结构,在所述内墙模块主体1的底部端面上沿主体
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底面凹槽3,在所述内墙模块主体的顶部端面上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底面凹槽3相配合的顶面条状凸榫2,在所述内墙模块主体1的左侧端面上设有一竖向的尾端凹槽5,所述主体另一端的右侧端面上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尾端凹槽5相配合的前端条状凸榫4,前端条状凸榫4的宽度小于顶面条状凸榫2的宽度,在所述内墙模块主体1的底面凹槽3上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两条抗裂拉筋槽6,每一个抗裂拉筋槽6内均放置有一抗裂拉筋7,内墙模块主体1具有竖向穿线孔9,所述竖向穿线孔9贯穿所述顶面条状凸榫2的上表面和底面凹槽3的底面,所述底面凹槽3的凹槽底部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半圆形水平管线槽8,两条抗裂拉筋槽6位于半圆形水平管线槽8两侧。
[0027]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面条状凸榫2的截面为梯形;前端条状凸榫4的截面为梯形或矩形;所述竖向穿线孔9的贯穿方向与所述内墙模块主体1的顶部端面垂直;所述抗裂拉筋7上设有防腐层;所述竖向穿线孔9的截面为矩形,多个竖向穿线孔9沿内墙模块主体1的长度方向等距一字间隔设置,形成一排;所述竖向穿线孔9并列设置为两排,顶面条状凸榫2、底面凹槽3、半圆形水平管线槽8均居中设置;抗裂拉筋7的最低端与抗裂拉筋槽6的下表面平齐;前端条状凸榫4的上端面与顶面条状凸榫2的上表面平齐,前端条状凸榫4的下端面与底面凹槽3的槽底平齐;优选地,所述抗裂拉筋槽6的一端贯穿所述前端条状凸榫4。
[0028]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内墙结构,包括沿纵向和横向堆砌在一起的多个上述的一种带水平管线槽和抗裂拉筋的内墙模块。
[0029]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竖向穿线孔9的截面为圆形。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预留半圆形水平管线槽避免内墙模块砌筑成墙体后因后期装修安装水平管线造成的二次开槽而破坏墙体,另外增设抗裂拉筋,加强了内墙模块主体横向拉力,不易断裂,通过顶面条状凸榫和底面凹槽的配合以及尾端凹槽和前端条状凸榫的配合,从而能够高效完成内墙的拼装。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