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用吊篮。
背景技术:2.吊篮是建筑高空作业的建筑机械,一般用于楼层的外墙施工、保温施工、幕墙安装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空作业,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
3.现有的如公开号为cn10800537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清理玻璃幕墙的吊篮施工方法,其中吊篮包括底板,底板四角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横梁。施工人员在吊篮内对墙体进行施工时,立柱和横梁可以对施工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在吊篮内进行施工,立柱和横梁不会设置的很高,使吊篮在上下升降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用吊篮,其具有使吊篮在升降过程中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施工用吊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护栏,护栏包括若干立柱和两对横杆,较长的一对横杆上分别转动连接有延长护栏,延长护栏与横杆之间设置有将延长护栏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延长护栏可以增加护栏的高度,在吊篮上下移动的时候,通过固定组件将延长护栏进行安装,可以提高吊篮的安全性,当吊篮到达合适的高度时,再将靠近墙体的延长护栏转动到与立杆贴近的位置,以便于对墙体的施工,延长护栏的宽度不会与墙体发生碰撞。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杆靠近所述底座一面的两个固定块,所述延长护栏包括一对杆体,靠近所述横杆的杆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安装块与固定块之间穿过有栓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栓体,可以使延长护栏保持与底座垂直,从而在吊篮本体上下移动时使施工人员更加安全,当吊篮本体到达合适位置时,将靠近墙体的栓体取下,将延长护栏向远离固定块的方向转动到使延长护栏与立柱贴近的位置,然后对墙体进行施工即可。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栓体穿过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栓体与所述安装块、所述固定块脱离的锁定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定组件可以防止由于吊篮上下移动时产生晃动使栓体与固定块与安装块脱离。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栓体一端固定连接有端块,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栓体远离端块一端的凹槽,凹槽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末端固定连接有凸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栓体穿过安装块和固定块时,将凸块按压到凹槽内,栓体穿过固定块和安装块后,弹簧恢复原长,弹簧带动凸块弹出,凸块与固定块接触,从而使栓体不能离开安装块与固定块。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块远离所述端块的一面为弧形面,靠近所述端块的一面为平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栓体穿过安装块和固定块时,凸块接触到安装块时,安装块通过弧形面挤压凸块,使凸块压缩弹簧而进入到凹槽内,从而栓体可以继续向下移动,这一过程中无需用手将凸块按压到凹槽内,比较方便。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杆与所述延长护栏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延长护栏与所述立杆进行锁定的连接组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将延长护栏与立杆进行锁定,可以使吊篮在地面上进行移动时,可以减小延长护栏晃动的幅度。
1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立杆转动连接的转动环,远离所述安装块的所述杆体穿过有轴体,轴体末端转动连接有挂钩,挂钩包括钩体,钩体靠近轴体一端铰接有转动条,转动条与钩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条向钩体方向转动,连接弹簧受到压缩,将转动环向挂钩方向转动,然后将转动条松开,可将转动环转动到挂钩内,从而将延长护栏与立杆进行锁定;需要将延长护栏进行转动时,将轴体向上移动,将转动条向钩体方向按压,将转动环向远离钩体方向转动至离开钩体即可。
2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收纳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桶可以对栓体等较小的物件进行收纳。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延长护栏可以增加护栏的高度,在吊篮上下移动的时候,通过固定组件将延长护栏进行安装,可以提高吊篮的安全性,当吊篮到达合适的高度时,再将靠近墙体的延长护栏转动到与立杆贴近的位置,以便于对墙体的施工,延长护栏的宽度不会与墙体发生碰撞;
25.2.将栓体穿过安装块和固定块时,将凸块按压到凹槽内,栓体穿过固定块和安装块后,弹簧恢复原长,弹簧带动凸块弹出,凸块与固定块接触,从而使栓体不能离开安装块与固定块,通过凸块可以增加延长护栏位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体现栓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体现收纳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体现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吊篮本体;11、底座;111、收纳桶;12、护栏;121、立柱;1211、转动环;122、横杆;1221、固定块;13、吊环;2、延长护栏;21、杆体;211、安装块;212、轴体;213、挂钩;2131、钩体;2132、转动条;2133、连接弹簧;3、栓体;31、端块;32、凹槽;33、弹簧;34、凸块;341、弧形面;342、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施工用吊篮,包括吊篮本体1,吊篮本体1包括矩形底座11,底座11上设置有用于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的护栏12。护栏12包括分别与底座11边缘均匀固定连接的若干立柱121,立柱121与底座11垂直。立柱121远离底座11一端通过两对横杆122固定连接。其中一对长度较短的横杆12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吊环13。
33.如图1和图2所示,没有设置吊环13的一对横杆122上均转动连接有延长护栏2,延长护栏2包括一对平行的杆体21。延长护栏2与横杆122之间设置有将横杆122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横杆122两端靠近底座11一面的两个固定块1221,对应地,杆体21靠近横杆122的一边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211。将延长护栏2向远离底座11的方向转动到与底座11垂直的位置后,安装块211与固定块1221接触。安装块211与固定块1221之间穿过有栓体3,栓体3一端一体成型连接有端块31。
34.通过栓体3,可以使延长护栏2保持与底座11垂直,从而在吊篮本体1上下移动时使施工人员更加安全。当吊篮本体1到达合适位置时,将靠近墙体的栓体3取下,将延长护栏2向远离固定块1221的方向转动到使延长护栏2与立柱121贴近的位置,然后对墙体进行施工即可。延长护栏2的宽度在转动时不会与墙体发生碰撞。
35.如图2所示,栓体3穿过固定块1221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栓体3与安装块211和固定块1221脱离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栓体3远离端块31一端的凹槽32,凹槽32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3,弹簧33末端固定连接有凸块34。凸块34远离端块31的一面为弧形面341,靠近端块31的一面为平面342。
36.将栓体3穿过安装块211和固定块1221时,凸块34接触到安装块211时,安装块211通过弧形面341挤压凸块34,使凸块34压缩弹簧33而进入到凹槽32内,从而栓体3可以继续向下移动,当凸块34穿过固定块1221后,弹簧33恢复原长,弹簧33带动凸块34弹出,凸块34的平面342与固定块1221接触,从而使栓体3不能离开安装块211与固定块1221。需要转动延长护栏2时,将凸块34按压到凹槽32内,然后将栓体3取下即可。
37.如图3所示,底座11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栓体3的收纳桶111。
38.如图1和图4所示,立杆与延长护栏2之间设置有将延长护栏2与立杆进行锁定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可以防止延长护栏2向远离立杆的方向晃动。连接组件包括与立杆转动连接的转动环1211。远离安装块211的杆体21穿过有轴体212,轴体212末端转动连接有挂钩213,轴体212可带动挂钩213上下移动。挂钩213包括钩体2131,钩体2131靠近轴体212一端铰接有转动条2132,转动条2132与钩体213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2133。转动条2132用于防止转动环1211从挂钩213内脱离。将转动条2132向钩体2131方向转动,连接弹簧2133受到压缩,将转动环1211向挂钩213方向转动,然后将转动条2132松开,可将转动环1211转动到挂钩213内,从而将延长护栏2与立杆进行锁定;需要将延长护栏2进行转动时,将轴体212
向上移动,将转动条2132向钩体2131方向按压,将转动环1211向远离钩体2131方向转动至离开钩体2131即可。
39.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将吊篮进行上下移动时,将轴体212向上移动,将转动条2132向钩体2131方向按压,将转动环1211向远离钩体2131方向转动至离开钩体2131。然后将延长护栏2向远离底座11方向转动至于底座11垂直的位置,将栓体3穿过安装块211与固定块1221将延长护栏2进行固定。
40.当吊篮到达合适的位置时,将凸块34按压到凹槽32内并取下栓体3,将延长护栏2向远离底座11方向转动即可。
4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