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钢结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4599发布日期:2021-02-03 19:0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钢结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钢结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钢结构焊接以及使用的场合,经常需要对钢结构进行局部支撑,以维持其稳定、定位,便于调整,在工厂内部传统的做法是用废旧钢棒料焊接成简易的支撑件进行支撑,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废物重新利用,缺点是支撑件高度不可调整,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工作现场多变的情况,当然,支撑也可以用升降小车来实现,但是升降小车一般体积较大,比较适合空间较大的场合,而面对局部空间小,需要在狭小空间内灵活调整的情况下就十分不方便了。
[0003]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5955267 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钢结构支撑装置,属于建筑支撑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架体,其特征是在架体上侧设有上支架,上支架外侧设有上支架外螺纹,上支架上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侧设有支撑限位座,支撑座下侧设有支撑折叠连接器,支撑折叠连接器上侧设有支撑旋转台,支撑旋转台前侧设有支撑旋转闭锁扣,支撑折叠连接器中间设有支撑折叠连接转轴。
[0004]
但是现有的钢结构支撑装置还存在着:设备重量大,不便于移动,且高度不便于调整,以及运用灵活性差的问题。
[0005]
因此,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钢结构支撑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钢结构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钢结构支撑装置还存在着:设备重量大,不便于移动,且高度不便于调整,以及运用灵活性差的问题。一种便于移动的钢结构支撑装置,包括包括左侧移动组件,右侧移动组件,螺杆,手摇轮,支撑臂,活动连接耳和支撑板,所述的左侧移动组件和右侧移动组件之间设置有螺杆;所述的螺杆一端通过带座轴承与左侧移动组件连接,另一端贯穿右侧移动组件,并与右侧移动组件螺纹连接;所述的手摇轮固定在螺杆远离左侧移动组件的一端;所述的支撑臂采用2组,一组与左侧移动组件和活动连接耳通过活动轴连接,另一组与右侧移动组件和活动连接耳通过活动轴连接;所述的活动连接耳采用4和,焊接在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在对钢结构进行支撑的时候,首先将左侧移动组件和右侧移动组件置于钢结构下方,通过手摇轮带动螺杆旋转,左侧移动组件和右侧移动组件相对移动,在左侧移动组件和右侧移动组件不断的移动下,支撑臂底部的夹角越来越小,其高度逐渐增加,直至支撑板顶住钢结构,实现了对钢结构的支撑。
[0007]
所述的左侧移动组件和右侧移动组件采用相同结构组成,并呈对称式设置,结构简单,运用灵活性强,通过万向轮增加了设备高度调整时的灵活性,也便于设备的移动。
[0008]
所述的右侧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架体,万向轮,螺纹孔和开口槽,所述的移动架体整
体设置为“l”状,该移动架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万向轮;所述的螺纹孔开设在移动架体与地面垂直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开口槽开设在移动架体安装有支撑臂的一侧。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
1.本实用新型在对钢结构进行支撑的时候,首先将左侧移动组件和右侧移动组件置于钢结构下方,通过手摇轮带动螺杆旋转,左侧移动组件和右侧移动组件相对移动,在左侧移动组件和右侧移动组件不断的移动下,支撑臂底部的夹角越来越小,其高度逐渐增加,直至支撑板顶住钢结构,实现了对钢结构的支撑;
[0011]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侧移动组件和右侧移动组件,并呈对称式设置,结构简单,运用灵活性强,通过万向轮增加了设备高度调整时的灵活性,也便于设备的移动。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0015]
1-左侧移动组件,2-右侧移动组件,21-移动架体,22-万向轮,23-螺纹孔,24-开口槽,3-螺杆,4-手摇轮,5-支撑臂,6-活动连接耳,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7]
实施例:
[0018]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001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钢结构支撑装置,包括包括左侧移动组件1,右侧移动组件2,螺杆3,手摇轮4,支撑臂5,活动连接耳6和支撑板7,所述的左侧移动组件1和右侧移动组件2之间设置有螺杆3;所述的螺杆3一端通过带座轴承与左侧移动组件1连接,另一端贯穿右侧移动组件2,并与右侧移动组件2螺纹连接;所述的手摇轮4固定在螺杆3远离左侧移动组件1的一端;所述的支撑臂5采用2组,一组与左侧移动组件1和活动连接耳6通过活动轴连接,另一组与右侧移动组件2和活动连接耳6通过活动轴连接;所述的活动连接耳6采用4和,焊接在支撑板7底部的两侧,在对钢结构进行支撑的时候,首先将左侧移动组件1和右侧移动组件2置于钢结构下方,通过手摇轮4带动螺杆3旋转,左侧移动组件1和右侧移动组件2相对移动,在左侧移动组件1和右侧移动组件2不断的移动下,支撑臂5底部的夹角越来越小,其高度逐渐增加,直至支撑板7顶住钢结构,实现了对钢结构的支撑。
[0020]
所述的左侧移动组件1和右侧移动组件2采用相同结构组成,并呈对称式设置,结构简单,运用灵活性强,通过万向轮22增加了设备高度调整时的灵活性,也便于设备的移动。
[0021]
所述的右侧移动组件2包括移动架体21,万向轮22,螺纹孔23和开口槽24,所述的移动架体21整体设置为“l”状,该移动架体21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万向轮22;所述的螺纹孔23开设在移动架体21与地面垂直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开口槽24开设在移动架体21安装有支撑臂5的一侧。
[0022]
工作原理
[0023]
本实用新型中,在对钢结构进行支撑的时候,首先将左侧移动组件1和右侧移动组件2置于钢结构下方,通过手摇轮4带动螺杆3旋转,左侧移动组件1和右侧移动组件2相对移动,在左侧移动组件1和右侧移动组件2不断的移动下,支撑臂5底部的夹角越来越小,其高度逐渐增加,直至支撑板7顶住钢结构,实现了对钢结构的支撑。
[0024]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