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6432发布日期:2021-04-13 21:0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等领域都在快速发展,每天施工时都会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公路边、花圃边需要用到一些块状混凝土砌块,这种砌块都是在工厂中浇筑成混凝土块之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围砌形成花圃路沿石。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通常会用到一种混凝土浇筑模具。
3.然而,现有的混凝土浇筑模具在浇筑混凝土后,大多都是直接在太阳下进行晾晒风干,混凝土模块不仅干燥速度慢,且在阴天下雨时,混凝土模块并不能移动,还需人工使用塑料布将其覆盖,覆盖不全面会导致雨水渗入混凝土模块,从而使混凝土模块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解决了混凝土模块干燥速度慢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的内部卡接有升降板,所述内螺纹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杆,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块,所述第二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插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部铰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反光镜,所述转轴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栓。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且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壁。
7.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杆贯穿第一支撑杆,且第一导杆的数量为两个。
8.优选的,所述齿条与齿轮互相啮合,且齿条齿牙的宽度小于齿轮齿牙的宽度。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均为对称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长宽大于齿条的长宽。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可驱动联轴器及螺纹杆旋转,通过螺纹杆配合内螺纹套,内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杆表面,从而螺纹杆旋转可迫使内螺纹套垂直移动,通过第一支撑杆配合第一导杆,第一导杆贯穿第一支撑杆,可有利于内螺纹套与螺纹杆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通过第二导杆配合滑块,可对模具本体进行限位,防止其垂直移动中发生偏移,通过设置有第二电机,其输出端可驱动齿轮旋转,通过齿条配合齿轮,齿条与齿轮互相啮合,从而齿轮旋转可驱动齿条垂直移动,从而有利于模具本体的垂直移动,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可有利于固定第三支撑杆,通过设置有第三支撑杆,其可伸缩或旋转,从而有利于调节反光镜的高度及水平倾斜角度,通过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可固定第三支撑杆,通过设置有转轴,可有利于垂直调节反光镜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有反光镜,可反射阳光至模具本体内的混凝土模块表面,从而有利于混凝土模块的快速干燥,通过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栓,可固定转轴,防止其转动,从而可稳定反光镜。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视角结构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视角结构图。
20.图中:1底板;2固定架;3第一电机;4联轴器;5螺纹杆;6内螺纹套;7升降板;8第一支撑杆;9支撑架;10第一导杆;11第二导杆;12滑块;13限位件;14模具本体;15齿条;16第二电机;17齿轮;18第二支撑杆;19第一连接件;20第三支撑杆;21第一锁紧螺栓;22第二连接件;23转轴;24反光镜;25第二锁紧螺栓;26轴承;2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4,联轴器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6,内螺纹套6的内部卡接有升降板7,内螺纹套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8,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9,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杆10,升降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11,第二导杆11的表面套接有滑块12,第二导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13,滑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模具本体14,模具本体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15,升降板7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
轮17,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19,第一连接件19的内部插接有第三支撑杆20,第一连接件1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栓21,第三支撑杆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2的内部铰接有转轴23,转轴2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反光镜24,转轴2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栓25。
2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3,可驱动联轴器4及螺纹杆5旋转,通过螺纹杆5配合内螺纹套6,内螺纹套6螺纹连接在螺纹杆5表面,从而螺纹杆5旋转可迫使内螺纹套6垂直移动,通过第一支撑杆8配合第一导杆10,第一导杆10贯穿第一支撑杆8,可有利于内螺纹套6与螺纹杆5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通过第二导杆11配合滑块12,可对模具本体14进行限位,防止其垂直移动中发生偏移,通过设置有第二电机16,其输出端可驱动齿轮17旋转,通过齿条15配合齿轮17,齿条15与齿轮17互相啮合,从而齿轮17旋转可驱动齿条15垂直移动,从而有利于模具本体14的垂直移动,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9,可有利于固定第三支撑杆20,通过设置有第三支撑杆20,其可伸缩或旋转,从而有利于调节反光镜24的高度及水平倾斜角度,通过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21,可固定第三支撑杆20,通过设置有转轴23,可有利于垂直调节反光镜24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有反光镜24,可反射阳光至模具本体14内的混凝土模块表面,从而有利于混凝土模块的快速干燥,通过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栓25,可固定转轴23,防止其转动,从而可稳定反光镜24。
24.具体的,支撑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6,且螺纹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轴承26的内壁,通过设置有轴承26,可有利于稳定螺纹杆5的顶端,通过设置螺纹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轴承26的内壁,从而避免影响螺纹杆5的转动。
25.具体的,第一导杆10贯穿第一支撑杆8,且第一导杆10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设置第一导杆10贯穿第一支撑杆8,可防止第一支撑杆8发生偏移,通过设置第一导杆10的数量为两个,从而可有利于内螺纹套6与螺纹杆5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
26.具体的,齿条15与齿轮17互相啮合,且齿条15齿牙的宽度小于齿轮17齿牙的宽度,通过设置齿条15与齿轮17互相啮合,从而齿轮17旋转可驱动齿条15垂直移动,通过设置齿条15齿牙的宽度小于齿轮17齿牙的宽度,从而可避免齿条15与齿轮17的啮合出现错位。
27.具体的,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7,且万向轮27的数量为四个,均为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有万向轮27,可便于此装置的移动,通过设置万向轮27的数量为四个,均为对称设置,从而可方便此装置的转向,提高灵活性。
28.具体的,底板1的下表面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长宽大于齿条15的长宽,通过设置有槽口,可便于齿条15贯穿底板1,通过设置槽口的长宽大于齿条15的长宽,从而可避免齿条15与底板1发生摩擦。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混凝土浇筑到模具本体14的内部,然后通过万向轮27将此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将第一锁紧螺栓21及第二锁紧螺栓25拆卸,然后伸缩第三支撑杆20调节反光镜24的高度,还可转动第三支撑杆20调节反光镜24的水平倾斜角度,然后安装第一锁紧螺栓21,其一端抵住并挤压第三支撑杆20,从而固定第三支撑杆20,然后扳动反光镜24通过转轴23调节垂直角度,然后安装第二锁紧螺栓25,反光镜24将反射阳光至模具本体14内部的混凝土模块表面,然后可启动第一电机3驱动螺纹杆5旋转,螺纹杆5旋转通过相互作用力迫使内螺纹套6垂直移动,从而调节升降板7的高度,当混凝土干燥凝固后,可启动第二电机16驱动齿轮17旋转,齿轮17迫使
齿条15垂直移动,从而可带动模具本体14上升,有利于混凝土模块脱模,其中第一电机3及第二电机16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