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
传统的钢结构要不就是强度好、抗震性能差,从而钢件容易发生断裂,要不就抗震性能好、强度差,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钢结构,通过在横梁两端分别设置翼板延伸段,并通过翼板延伸段与立柱翼板的插槽相连,并且在立柱腹板两侧和翼板延伸段之间设置两个短h型钢及一个支撑板,并通过长螺栓及螺母组件将其固定,通过短h型钢吸收部分震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抗震性能,立柱翼板和横梁翼板之间设置有三角加强板,从而提高立柱与横梁之间的强度,从而提高整体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整体的抗变形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钢结构,包括立柱、横梁、强化组件及三角加强板;
立柱,所述立柱包括立柱腹板及立柱翼板,所述立柱腹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立柱翼板,所述立柱翼板位于立柱腹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插槽;
横梁,所述横梁包括横梁腹板、横梁翼板及翼板延伸段,所述横梁腹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横梁翼板,所述横梁翼板两端均设置有横梁延伸段,所述横梁延伸段设置于立柱腹板的插槽内;
强化组件,所述强化组件包括短h型钢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同侧的上下两个所述横梁延伸段之间,所述支撑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短h型钢,所述支撑板及短h型钢的上端及下端均通过长螺栓及螺母组件紧固;
三角加强板,所述三角加强板包括短板、长板及三角板,所述短板一端与长板一端垂直相连,所述三角板设置于短板及长板之间,所述短板通过长螺栓及螺母组件与立柱翼板相连,所述长板通过短螺栓及螺母组件与横梁翼板相连。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钢结构,其中,所述立柱翼板两侧的插槽之间的距离为横梁腹板的厚度,所述立柱翼板两侧的插槽与翼板延伸段的截面相匹配,以保证翼板延伸段正好插入两侧的插槽内,所述立柱翼板上开有通孔,用于和长螺栓配合。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钢结构,其中,所述横梁翼板两端位于横梁腹板的两侧均开有通孔,用于通过短螺栓和三角加强板相连。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钢结构,其中,所述翼板延伸段的长度为两个立柱翼板加上立柱腹板的宽度之和,避免翼板延伸段过长或过短,使其正好与立柱两侧的立柱翼板均有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钢结构,其中,所述短h型钢的长度及支撑板的长度与横梁腹板的宽度一致,以保证稳定性,所述支撑板上端及下端均开有通孔,用于和长螺栓配合。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钢结构,其中,所述短h型钢由短腹板和两个短翼板构成,所述短翼板上端及下端位于短腹板的外侧均开有通孔,所述短翼板上所开通孔的位置分别与支撑板所开通孔的位置相以及立柱翼板所开的通孔位置匹配,用于和长螺栓配合,所述立柱腹板的宽度等于两个短腹板的宽度加上四个短翼板的厚度再加上支撑板的厚度之和,使两个短h型钢和支撑板完全填充于立柱腹板的两侧,并卡在两个立柱翼板之间,以提高稳定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钢结构,其中,所述短板上开有通孔,所述短板上所开的通孔位置与立柱翼板上所开的通孔位置相匹配并与长螺栓相配合。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钢结构,其中,所述长板上位于三角板两侧均开有通孔,所述长板上所开通孔的位置与横梁翼板上所开通孔的位置相匹配并与短螺栓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横梁两端分别设置翼板延伸段,并通过翼板延伸段与立柱翼板的插槽相连,并且在立柱腹板两侧和翼板延伸段之间设置两个短h型钢及一个支撑板,并通过长螺栓及螺母组件将其固定,通过短h型钢吸收部分震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抗震性能。
(2)立柱翼板和横梁翼板之间设置有三角加强板,从而提高立柱与横梁之间的强度,从而提高整体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整体的抗变形率。
(3)结构简单,且采用的均为常用钢件,安装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详细)示意图;
图3为立柱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横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三角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短h型钢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立柱1、横梁2、强化组件3、三角加强板4、长螺栓5、短螺栓6、立柱腹板11、立柱翼板12、横梁腹板21、横梁翼板22、翼板延伸段23、短h型钢31、支撑板32、短板41、长板42、三角板43、短腹板311、短翼板3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两侧”、“一端”、“另一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震钢结构,包括立柱1、横梁2、强化组件3及三角加强板4;立柱1包括立柱腹板11及立柱翼板12,立柱腹板11两侧分别设置有立柱翼板12,立柱翼板12位于立柱腹板11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插槽,立柱翼板12两侧的插槽之间的距离为横梁腹板21的厚度,立柱翼板12两侧的插槽与翼板延伸段23的截面相匹配,立柱翼板12上开有通孔;横梁2包括横梁腹板21、横梁翼板22及翼板延伸段23,横梁腹板21两侧分别设置有横梁翼板22,横梁翼板22两端均设置有横梁2延伸段,横梁2延伸段设置于立柱腹板11的插槽内,横梁翼板22两端位于横梁腹板21的两侧均开有通孔,翼板延伸段23的长度为两个立柱翼板12加上立柱腹板11的宽度之和;强化组件3包括短h型钢31及支撑板32,支撑板32设置于同侧的上下两个横梁2延伸段之间,支撑板32两侧分别设置有短h型钢31,支撑板32及短h型钢31的上端及下端均通过长螺栓5及螺母组件紧固,短h型钢31的长度及支撑板32的长度与横梁腹板21的宽度一致,支撑板32上端及下端均开有通孔;三角加强板4包括短板41、长板42及三角板43,短板41一端与长板42一端垂直相连,三角板43设置于短板41及长板42之间,短板41通过长螺栓5及螺母组件与立柱翼板12相连,长板42通过短螺栓6及螺母组件与横梁翼板22相连,短板41上开有通孔,短板41上所开的通孔位置与立柱翼板12上所开的通孔位置相匹配并与长螺栓5相配合,长板42上位于三角板43两侧均开有通孔,长板42上所开通孔的位置与横梁翼板22上所开通孔的位置相匹配并与短螺栓6相配合。
短h型钢31由短腹板311和两个短翼板312构成,短翼板312上端及下端位于短腹板311的外侧均开有通孔,短翼板312上所开通孔的位置分别与支撑板32所开通孔的位置相以及立柱翼板12所开的通孔位置匹配,立柱腹板11的宽度等于两个短腹板311的宽度加上四个短翼板312的厚度再加上支撑板32的厚度之和。
安装方法及使用原理:首先将横梁2两端的翼板延伸段23插入同一个立柱1的两侧的立柱腹板11的插槽内,随后将两个短h型钢31和一个支撑板32组成一组强化组件3,并强化组件3放置到立柱腹板11的两侧以及上下两个翼板延伸段23之间,随后将三角加强板4放置到横梁翼板22和立柱翼板12的连接处,并通过短螺栓6及螺母组件将三角加强板4与横梁翼板22相连,随后将长螺栓5穿过立柱翼板12的通孔、短翼板312上下端的通孔、支撑板32上下端的通孔以及短板41的通孔,并与螺母组件配合,将强化组件3、立柱1和相连三角加强板4相连,将所有的强化组件3和三角加强板4均与立柱1和横梁2连接完成,得到抗震钢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在横梁2两端分别设置翼板延伸段23,并通过翼板延伸段23与立柱翼板12的插槽相连,并且在立柱腹板11两侧和翼板延伸段23之间设置两个短h型钢31及一个支撑板32,并通过长螺栓5及螺母组件将其固定,通过短h型钢31吸收部分震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抗震性能;立柱翼板12和横梁翼板22之间设置有三角加强板4,从而提高立柱1与横梁2之间的强度,从而提高整体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整体的抗变形率;结构简单,且采用的均为常用钢件,安装起来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