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连续倒塌的钢结构组合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2886发布日期:2021-02-09 21:4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连续倒塌的钢结构组合节点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连续倒塌的钢结构组合节点。


背景技术:

[0002]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能耗低、建筑垃圾少、施工周期短等优势,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0003]
在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中,节点是最为重要的部位,当竖向承重构件破坏后,无论是注重整体性能的“替代路径法”,还是着眼于局部构件的“拉结强度法”,组合节点对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节点是否有效可靠,决定了结构内部是否具有足够有效的内力分配路径,也决定了结构在大变形状态下能否有效形成“悬索作用”来重新进行内力重分配,因此有必要对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中的组合节点进行加固,以提高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在传统组合节点加固时,通常通过加大构件的截面尺寸来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以达到提高节点抗倒塌能力的目的,但提高节点的承载力特别是提高节点的刚度,会导致加固的节点刚度产生变化,造成加固后的节点性能与未加固节点不匹配,进而影响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内力分配。因此亟需一种不影响节点刚度的加固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抗连续倒塌的钢结构组合节点,能够提高钢结构梁柱链接节点在抗倒塌过程中的性能,提升结构整体刚度,防止梁柱连接点出现大变形时发生破坏倒塌,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及安全可靠的优点。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抗连续倒塌的钢结构组合节点,包括钢框架柱1,所述钢框架柱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钢框架梁2;手风琴状折叠钢板3两端分别与第一垫板4和第二垫板7固定连接,第一垫板4通过第一高强螺栓6固定于钢框架柱1上,第二垫板7通过第二高强螺栓8固定于钢框架梁2上。
[0007]
钢框架柱1及钢框架梁2内壁,钢框架柱1及钢框架梁2连接点至垫板4连接点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加劲肋5。
[0008]
所述钢框架柱1的外侧与钢框架梁2焊接为一体。
[0009]
所述加劲肋5与钢框架柱1及钢框架梁2焊接为一体。
[0010]
所述手风琴状折叠钢板3两端分别与第一垫板4及第二垫板7焊接为一体。
[0011]
所述第一高强螺栓6及第二高强螺栓8的强度为8.8或10.9级。
[0012]
所述钢框架柱1、钢框架梁2、手风琴状折叠钢板3、垫板4及加劲肋5所用钢材包括q235钢材、q345钢材、q390钢材或q420钢材。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当钢框架柱1受到较大竖向压力,相对于钢框架梁2产生变形时,梁柱之间的手风琴状折叠钢板3拉直吸收变形能,使得梁柱节点连接处不被破坏而倒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及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风琴状折叠钢板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钢框架柱;2、钢框架梁;3、手风琴状折叠钢板;4、第一垫板;5、加劲肋;6、第一高强螺栓;7、第二垫板;8、第二高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抗连续倒塌的钢结构组合节点,包括钢框架柱1,所述钢框架柱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钢框架梁2;手风琴状折叠钢板3两端分别与第一垫板4和第二垫板7固定连接,第一垫板4通过第一高强螺栓6固定于钢框架柱1上,第二垫板7通过第二高强螺栓8固定于钢框架梁2上。
[0021]
钢框架柱1及钢框架梁2内壁,钢框架柱1及钢框架梁2连接点至垫板4连接点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劲肋5。
[0022]
所述钢框架柱1的外侧与钢框架梁2焊接为一体。
[0023]
所述加劲肋5与钢框架柱1及钢框架梁2焊接为一体。
[0024]
所述手风琴状折叠钢板3两端分别与第一垫板4及第二垫板7焊接为一体。
[0025]
所述焊接均在工厂预先制作完成,便于现场组装。
[0026]
所述第一高强螺栓6及第二高强螺栓8强度为8.8或10.9级。
[0027]
所述钢框架柱1、钢框架梁2、手风琴状折叠钢板3、垫板4及加劲肋5所用钢材包括q235钢材、q345钢材、q390钢材或q420钢材。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29]
先在工厂对钢框架柱1的外侧壁与钢框架梁2焊接为一体,加劲肋5与钢框架柱1及钢框架梁2内壁焊接为一体,手风琴状折叠钢板3两端分别与第一垫板4及第二垫板7焊接为一体;在施工现场用第一高强螺栓6及第二高强螺栓8对第一垫板4及第二垫板7、钢框架柱1与钢框架梁2进行固定连接,使钢框架柱1与钢框架梁2成为统一受力整体,当钢框架柱1受到较大竖向压力,相对于钢框架梁2产生变形时,梁柱之间的手风琴状折叠钢板3拉直吸收变形能,使得梁柱节点连接处不被破坏而倒塌,提高了结构的可靠度和稳定性。
[0030]
显然,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