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1033发布日期:2021-03-16 22:4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面装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幕墙。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

公开号为cn2081056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石材幕墙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墙体和石材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墙面固定板和石材固定板,所述墙面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墙体上,所述石材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石材的安装面上,所述墙面固定板和石材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挂接机构,所述挂架机构包括挂接板,所述挂接板与所述墙面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所述挂接板与所述石材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挂接固定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设置在所述墙面固定板靠近所述挂接板的侧面上,所述挂接板上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挂接板垂直设置,所述滑动板的侧边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限制在所述竖直滑槽内,所述滑动部可沿所述竖直滑槽滑动以调节所述石材的高度;所述墙面固定板位于所述竖直滑槽的侧边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水平滑槽和锁定板,所述锁定板与所述挂接板平行设置,所述水平滑槽与所述竖直滑槽相垂直,所述锁定板的底边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限制在所述水平滑槽内,所述锁定板上设置有锁定件,所述滑动板上对应设置有锁定部,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锁定部相固定以将所述挂接板固定在所述墙面固定板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通过挂接固定机构可将石材固定板和石材固定在挂接板上,挂接固定机构可以是相配合的挂座和挂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挂钩和挂座之间存在缝隙,因此使得幕墙板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幕墙,其具有与墙体固定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幕墙,包括连接机构和幕墙板,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相连接的预埋件、固定件和抵接组件,所述的抵接组件包括抵接杆和用于调节抵接杆的调节件,所述的幕墙板上设有抵接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调节件与预埋件相连接,随后将抵接杆安装在抵接腔内,随手通过调节件调节抵接杆,使得抵接杆与抵接腔的内壁相抵,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使得幕墙板与墙体的连接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调节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螺纹套筒,所述的抵接杆包括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的第一螺纹杆穿过左侧板,所述的第二螺纹杆穿过右侧板,所述的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均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的螺纹套筒位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之间,所述的第一螺纹杆的螺纹为右旋螺纹,所述的第二螺纹杆上的螺纹为左旋螺纹,所述的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均设有滑移槽,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和滑移槽相适配的滑移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均位于抵接腔内,随后转动螺纹套筒,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反向运动,直至与抵接腔的内壁相抵,因此通过转动螺纹套筒即可实现,使得操作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抵接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位于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与连接板垂直连接且凸出于连接板,所述的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螺纹套筒位于连接板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位于幕墙板上部的抵接腔内,且由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位于连接板的一端,因此使得在转动螺纹套筒时,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固定件包括相连接的立柱和横梁,所述的横梁上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的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的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垂直,所述的连接板和横梁通过穿过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的螺栓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的存在,在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连接板进行左右微调和前后微调,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在安装时由于存在误差而导致安装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幕墙板上还设有抵接孔,所述的抵接孔和抵接腔相连通,所述的抵接孔和所述的抵接杆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过程中,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会伸入至抵接孔内,并与抵接孔的一端相抵,因此能够进一步加强抵接组件与幕墙板的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幕墙板包括相连接的安装板和饰面板,所述的抵接孔和抵接腔均设置在安装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饰面板和安装板组成幕墙板,因此使得能够大大减小幕墙板的重量,例如饰面板为石材材质,安装板为工程塑料材质,因此能够有效的减小幕墙板的重量。同时安装板为工程塑料材质也使得便于加工抵接孔和抵接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安装板上还设有让位槽,所述的让位槽位于安装板的下部,所述的让位槽和位于安装板下部的抵接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插入至安装板下部的抵接腔内时,连接板位于让位槽内且与让位槽的上表面相接触,因此使得对幕墙板的支撑效果更好,此时幕墙板相接触,进而使得幕墙板之间接触更为紧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幕墙板的侧壁上还覆盖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在当幕墙板之间相接触时,橡胶层因为挤压会发生形变,因此能有效减小雨水渗入至幕墙板之间的问题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安装时,将调节件与预埋件相连接,随后将抵接杆安装在抵接腔内,随手通过调节件调节抵接杆,使得抵接杆与抵接腔的内壁相抵,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使得幕墙板与墙体的连接效果更好;

在安装时,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均位于抵接腔内,随后转动螺纹套筒,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反向运动,直至与抵接腔的内壁相抵,因此通过转动螺纹套筒即可实现,使得操作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抵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幕墙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幕墙板;11、抵接腔;111、抵接孔;12、安装板;13、饰面板;14、橡胶层;15、让位槽;2、预埋件;3、固定件;31、立柱;32、横梁;321、第一腰型孔;4、抵接组件;41、连接板;411、第二腰型孔;42、调节件;421、左侧板;422、右侧板;423、螺纹套筒;424、滑移块;43、抵接杆;431、第一螺纹杆;432、第二螺纹杆;433、滑移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幕墙,包括连接机构和幕墙板1,连接机构包括相连接的预埋件2、固定件3和抵接组件4,参照图3,抵接组件4包括连接板41、抵接杆43和用于调节抵接杆43的调节件42,参照图4,幕墙板1上设有抵接孔111、抵接腔11和让位槽15,让位槽15位于幕墙板1的下部,让位槽15和位于幕墙板1下部的抵接腔11相连通,抵接孔111和抵接腔11相连通,抵接孔111和抵接杆43相对应。固定件3包括相连接的立柱31和横梁32,横梁32上设有第一腰型孔321。立柱31和预埋件2相连接。预埋件2为槽钢连接件。

参照图3,调节件42包括左侧板421、右侧板422和螺纹套筒423,螺纹套筒423呈六棱柱状。抵接杆43包括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第一螺纹杆431贯穿左侧板421,第二螺纹杆432贯穿右侧板422,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均与螺纹套筒423螺纹连接,螺纹套筒423位于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之间,第一螺纹杆431的螺纹为右旋螺纹,第二螺纹杆432上的螺纹为左旋螺纹,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上均设有滑移槽433,左侧板421和右侧板422上均设有和滑移槽433相适配的滑移块424,滑移块424位于滑移槽433内,滑移块424位于左侧板421和右侧板422被贯穿的孔内。

参照图3,左侧板421和右侧板422位于连接板41的一端,左侧板421和右侧板422均与连接板41垂直连接且凸出于连接板41的上下表面,第一螺纹杆431、第二螺纹杆432和螺纹套筒423位于连接板41下方。连接板41上设有第二腰型孔411,第一腰型孔321和第二腰型孔4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垂直,连接板41和横梁32通过穿过第一腰型孔321和第二腰型孔411的螺栓进行连接。

在安装时,将预埋件2与立柱31相连接,将横梁32与立柱31通过螺栓相连接,将连接板41和横梁32通过螺栓相连接,并根据实际的安装情况调节连接板41与横梁32之间的相对位置,随后安装幕墙板1,在安装幕墙板1时,移动幕墙板1,使得位于连接板41上方的左侧板421和右侧板422伸入至抵接腔11内,连接板41位于让位槽15内,随后将另一连接板41安装在幕墙板1的上方的横梁32上,使得位于连接板41下方的左侧板421和右侧板422伸入至幕墙板1上部的抵接腔11内,此时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也位于抵接腔11内,随后通过扳手转动旋转套筒,使得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均伸入至抵接孔111内,并与抵接孔111的一端相抵。从而达到将幕墙板1安装在墙体上的目的。

参照图4,幕墙板1包括相连接的安装板12和饰面板13,饰面板13和安装板12可以粘接连接也同于通过螺栓连接。抵接孔111、抵接腔11和让位槽15均设置在安装板12上。幕墙板1的侧壁上还覆盖有橡胶层14。

在当安装多块幕墙板1后,相邻的幕墙板1之间的橡胶层14会受到挤压,从而能够对相邻的幕墙板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因此能有效减小雨水渗入至幕墙板1之间的问题发生。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时,将预埋件2与立柱31通过螺栓连接,将横梁32与立柱31通过螺栓连接,将连接板41和横梁32通过螺栓相连接,并根据实际的安装情况调节连接板41与横梁32之间的相对位置,随后安装幕墙板1,在安装幕墙板1时,移动幕墙板1,使得位于连接板41上方的左侧板421和右侧板422伸入至位于安装板12下部的抵接腔11内,连接板41位于让位槽15内,随后将另一连接板41安装在幕墙板1的上方的横梁32上,使得位于连接板41下方的左侧板421和右侧板422伸入至安装板12上部的抵接腔11内,此时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也位于抵接腔11内并和抵接孔111相对,随后通过扳手转动旋转套筒,使得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均伸入至抵接孔111内,并与抵接孔111的一端相抵。从而达到将幕墙板1安装在墙体上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