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浮筑式隔音隔振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0090发布日期:2021-02-20 19:0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浮筑式隔音隔振楼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浮筑式隔音隔振楼板。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大量宾馆、高级商场、高档公寓、高级写字楼等现代化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在高层建筑中,采暖给排水设备、通风空调设备、废水处理设备、电梯、电气设备等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污染日益严重;在城市中,环境振动和环境噪声是一对“孪生兄弟”,但环境振动本身又具有不同于噪声的特点;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环境振动及其固体声在楼层中传播是城市环境振动又一新的特点,它对高层建筑中生活和工作的人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干扰。目前大多数民用建筑的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撞击声隔声量不能达到国家标准“不大于75db”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
[0003]
公告号为cn2033938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全浮筑式隔音隔振楼板,它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橡胶隔音层、混凝土垫层、地面装饰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上方依次设置有橡胶隔音层、混凝土垫层、地面装饰层,所述橡胶隔音层背面设置有凸条。该实用新型的全浮筑式隔音隔振楼板,能有效保证撞击噪声对特殊声学要求的场所影响,隔音隔振效果好;在保证房间受力,地面下沉变形的情况下,采用橡胶垫块作为混凝土地面的受力支撑,减震效果好。该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极大缩短工期,同时降低成本。
[0004]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楼板的隔音和隔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浮筑式隔音隔振楼板,通过结构的设置解决了楼板的隔音和隔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浮筑式隔音隔振楼板,包括混凝土层一,所述混凝土层一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垫层,所述减震垫层上设置有混凝土层二,所述混凝土层二的上方设置有弹性垫层,所述弹性垫层的上方设置有混凝土找平层,所述混凝土找平层的上方设置有地面装饰层,所述减震垫层上阵列有若干消音孔一,所述消音孔一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上底位于上方,等腰梯形的下底与所述混凝土层一贴合。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层一的设置用于承载各个结构,减震垫层的设置用于增强整体结构的隔音隔振的效果,混凝土层二的设置用于承载弹性垫层,弹性垫层的设置用于进一步增强整体结构的隔音隔振效果,混凝土找平层的设置一方面用于确保弹性垫层的设置,另一方面用于为地面装饰层的安装做准备,进而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更加的节能环保,消音孔一的设置用于增强减震垫层的隔音效果,将消音孔一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上底位于上方,等腰梯形的下底与所述混凝土层一贴合,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弹性垫层的隔音效果更好。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层二的上方阵列有若干嵌槽,所述弹性垫层上设有用于嵌合所述嵌槽的弹性条。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槽和弹性条的设置用于增大弹性垫层与混凝土层二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强弹性垫层的隔音隔振效果。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条上设有消音孔二。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音孔二的设置用于进一步增强弹性条的隔音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垫层内设置有若干加强杆。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的设置用于增强弹性垫层的整体强度,进而确保弹性垫层的隔音隔振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垫层靠近墙体的一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延伸至地面装饰层的上方。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部的设置用于将楼板与墙面隔开,避免墙体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通过楼板进行传播,影响整体的隔音隔振效果,将延伸部设置为地面装饰层的上方用于确保隔音隔振的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部上方的墙体上设有木质踢脚线。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质踢脚线的设置一方面用于保护墙面实现装饰的效果,另一利用木质的踢脚线的振动效果差的特点来进一步加强整体的隔音隔振效果。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木质踢脚线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侧设有t形连接块,所述延伸部的上方设有用于嵌合所述t形连接块的t形连接槽。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连接块和t形连接槽的设置用于实现延伸部与木质踢脚线的连接,一方面在安装的过程中起到定位的效果,使得安装的过程更加方便,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更加的节能环保,另一方面增大木质踢脚线与延伸部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木质踢脚线的连接更加稳定。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木质踢脚线与墙体贴合的面上设有橡胶垫层。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质踢脚线与墙体贴合面上橡胶垫层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增强木质踢脚线与墙体贴合面上的摩擦系数,进而使得木质踢脚线与墙体的连接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增大木质踢脚线与墙体接触面的弹性系数,进一步增强整体结构的隔音隔振的效果。
[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
一种全浮筑式隔音隔振楼板,减震垫层的设置用于增强整体结构的隔音隔振的效果,将消音孔一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上底位于上方,等腰梯形的下底与所述混凝土层一贴合,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弹性垫层的隔音效果更好,嵌槽和弹性条的设置用于增大弹性垫层与混凝土层二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强弹性垫层的隔音隔振效果,t形连接块和t形连接槽的设置用于实现延伸部与木质踢脚线的连接,一方面在安装的过程中起到定位的效果,使得安装的过程更加方便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更加的节能环保,另一方面增大木质踢脚线与延伸部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木质踢脚线的连接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
[0025]
图2为弹性垫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混凝土层一;2、减震垫层;3、混凝土层二;4、弹性垫层;5、混凝土找平层;6、地面装饰层;7、消音孔一;8、嵌槽;9、弹性条;10、消音孔二;11、加强杆;12、延伸部;13、木质踢脚线;14、t形连接块;15、t形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8]
一种全浮筑式隔音隔振楼板,如图1-图2所示,包括混凝土层一1,混凝土层一1的设置用于承载各个结构,混凝土层一1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垫层2,减震垫层2的设置用于增强整体结构的隔音隔振的效果,减震垫层2上设置有混凝土层二3,混凝土层二3的上方设置有弹性垫层4,弹性垫层4的设置用于进一步增强整体结构的隔音隔振效果,弹性垫层4内设置有若干加强杆11,加强杆11的设置用于增强弹性垫层4的整体强度,进而确保弹性垫层4的隔音隔振效果,弹性垫层4的上方设置有混凝土找平层5,混凝土找平层5的上方设置有地面装饰层6,混凝土找平层5的设置一方面用于确保弹性垫层4的设置,另一方面用于为地面装饰层6的安装做准备,进而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更加的节能环保,地面装饰层6的设置用于实现装饰的效果,减震垫层2上阵列有若干消音孔一7,消音孔一7的设置用于增强减震垫层2的隔音效果,将消音孔一7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上底位于上方,等腰梯形的下底与混凝土层一1贴合,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弹性垫层4的隔音效果更好,混凝土层二3的上方阵列有若干嵌槽8,弹性垫层4上设有用于嵌合嵌槽8的弹性条9,嵌槽8和弹性条9的设置用于增大弹性垫层4与混凝土层二3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强弹性垫层4的隔音隔振效果,弹性条9上设有消音孔二10,消音孔二10的设置用于进一步增强弹性条9的隔音效果,减震垫层2靠近墙体的一侧设有延伸部12,延伸部12延伸至地面装饰层6的上方,延伸部12的设置用于将楼板有墙面隔开,避免墙体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通过楼板进行传播,影响整体的隔音隔振效果,延伸部12上方的墙体上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有木质踢脚线13,木质踢脚线13的设置一方面用于保护墙面实现装饰的效果,另一利用木质踢脚线13的振动效果差的特点来进一步加强整体的隔音隔振效果,木质踢脚线13靠近延伸部12的一侧设有t形连接块14,延伸部12的上方设有用于嵌合t形连接块14的t形连接槽15,t形连接块14和t形连接槽15的设置用于实现延伸部12与木质踢脚线13的连接,一方面在安装的过程中起到定位的效果,使得安装的过程更加方便,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更加的节能环保,另一方面增大木质踢脚线13与延伸部12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木质踢脚线13的连接更加稳定,木质踢脚线13与墙体贴合的面上设有橡胶垫层,橡胶垫层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增强木质踢脚线13与墙体贴合面上的摩擦系数,进而使得木质踢脚线13与墙体的连接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增大木质踢脚线13与墙体接触面的弹性系数,进一步增强整体结构的隔音隔振的效果。
[0029]
制作过程:当混凝土层一1阴干变硬之后将减震垫层2的消音孔一7朝下铺设在混凝土层一1上,将混凝土层二3铺设在减震垫层2上,并通过模具制作出嵌槽8,将弹性垫层4的弹性条9放置在嵌槽8内,完成弹性垫层4的铺设,将混凝土找平层5铺设完成,将地面装饰层6铺设完成,将木质踢脚线13的t形连接块14穿插在延伸部12上设有的t形连接槽15内,木质踢脚线13设有橡胶垫层的一侧与墙体通过粘结剂实现固定连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
[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