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滑移限位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3251发布日期:2021-04-21 05:0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双面滑移限位支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桥梁空间结构抗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面滑移限位支座。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建筑、桥梁等广泛应用隔震技术。隔震技术是给建筑结构增设柔性隔震层,延长整个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入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达到减震、隔震的目的。滑移支座是作为隔震技术的一种,承受上部建筑的重量的同时水平方向可以摩擦滑移,释放水平位移空间。目前现有的滑移支座在使用中其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仍然表现不足,具体表现抗稳定性较差,为了设计有足够的滑移量,制作滑移底板时往往会制作的面积很大,占用大量空间。同时目前现有的滑移支座起不到限位作用,当滑移本体超限滑出滑移底板面后就易产生破坏,无法恢复支撑作用,对上部结构产生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面滑移限位支座,该限位支座能够双面滑动,解决空间滑动的局限性。
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滑移限位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上滑移板、支座下滑移板,所述支座上滑移板与支座下滑移板之间设置承载限位组件;
5.所述承载限位组件包括支座承载本体,支座承载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聚四氟乙烯滑动板,所述支座上滑移板的底面与支座下滑移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镜面不锈钢板,所述镜面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滑动板抵靠接触;
6.所述支座上滑移板与支座下滑移板之间设置限位件,以对承载限位组件进行限位。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一体连接于支座上滑移板底面及一体连接于支座下滑移板顶面的限位挡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座上滑移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支座上预埋件,支座下滑移板的底面贴合设置支座下预埋件;所述支座上滑移板与支座上预埋件之间及支座下预埋件与支座下滑移板之间分别通过套筒结构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座承载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镜面不锈钢板分别设置于相应的定位凹槽内,并通过胶粘或沉头螺栓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座上滑移板与支座下滑移板之间还连接有定位件,定位件实现双面滑移限位支座运输过程中,支座上滑移板与支座下滑移板之间的定位。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结构整体采用三段结构,上下组件与混凝土固结,中间承载限位组件4在承载上部结构重量的同时在上下组件间相对滑动。结构简单高效,可
以满足双面滑移,同时可以超限限位。该限位支座能够双面滑动,解决空间滑动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图1、2中,包括支座上预埋件1、支座上滑移板2、聚四氟乙烯滑动板3、承载限位组件4、支座下滑移板5、支座下预埋件6、镜面不锈钢板7、限位挡圈8、套筒结构9、定位件10等。
1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面滑移限位支座,包括支座上滑移板2、支座下滑移板5,所述支座上滑移板2与支座下滑移板5之间设置承载限位组件。
17.承载限位组件4包括支座承载本体,支座承载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聚四氟乙烯滑动板3,所述支座上滑移板2的底面与支座下滑移板5的上表面分别固定镜面不锈钢板7,所述镜面不锈钢板7与聚四氟乙烯滑动板3抵靠接触。
18.支座上滑移板2与支座下滑移板5之间设置限位件,以对承载限位组件进行限位。
19.限位件包括分别一体连接于支座上滑移板2底面及一体连接于支座下滑移板5顶面的限位挡圈8。
20.支座上滑移板2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支座上预埋件1,支座下滑移板5的底面贴合设置支座下预埋件6;所述支座上滑移板2与支座上预埋件1之间及支座下预埋件6与支座下滑移板5之间分别通过套筒结构9固定连接。上部的套筒结构9的下端与支座上预埋件1、支座上滑移板2固定连接,下部的套筒结构9的上端与支座下预埋件6、支座下滑移板5固定连接。
21.支座承载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镜面不锈钢板7分别设置于相应的定位凹槽内,并通过胶粘或沉头螺栓固定。
22.支座上滑移板2与支座下滑移板5之间还连接有定位件10,定位件10实现双面滑移限位支座运输过程中,支座上滑移板2与支座下滑移板5之间的定位。
2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支座承载本体采用钢材制成,为了实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在支座承载本体的表面设置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如橡胶,以减少上部结构加速度反应。支座承载本体上下面设置的定位凹槽为圆形凹槽,聚四氟乙烯滑动板3镶嵌于圆形凹槽中,起到相对滑动,各方向作用滑动自由,同时上下面可以同时滑动。
24.在工作时,当承载限位组件4滑动超出设计位移时,限位挡圈8就会限制承载限位组件4的移动,起到超限限位作用。
25.支座上预埋件1与支座下预埋件6分别安装在支座上滑移板2与支座下滑移板5上,分别埋设在支座下部与上部的混凝土结构中。起到与结构预埋固结作用,能有效传递位移到滑移支座上,使建筑物与基础层产生相对滑移,释放地震反应力。
26.本实用新型产品工作原理:本结构整体采用三段结构,上下组件与混凝土固结,中间承载限位组件4在承载上部结构重量的同时在上下组件间相对滑动。结构简单高效,可以满足双面滑移,同时可以超限限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