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9678发布日期:2021-07-09 13:2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模块化集装箱建筑具有成本低、搭建快速、可拆卸以及可重复利用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工地和救援中心等场所,并逐渐向民用建筑领域发展。
3.传统的模块化集装箱建筑通常为一层,可适用于少数人员来居住或工作。但是当居住或办公人数过多时,仅设一层模块化集装箱建筑会占据太大的占地面积,此时一般会将模块化集装箱堆叠起来以形成多层的模块化集装箱建筑。现有的部分集装箱的内部设置有楼梯结构,通过将这些具有楼梯结构的集装箱堆叠放置可供工作人员在多层集装箱之间移动,然而现有的集装箱内的楼梯结构是在现场实时安装,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上下层的集装箱内的楼梯结构对接后进行焊接的,这样会对集装箱的造成一些不可修复的损伤,容易产生一些安全隐患。此外,由于集装箱和楼梯结构在生产制造以及安装拼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误差,导致无法安装。另外,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集装箱以及楼梯结构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增加安装难度。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
7.固定楼梯,所述固定楼梯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内部;以及
8.楼梯连接组件,所述楼梯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固定楼梯的顶部,并用于将所述固定楼梯连接至设置在所述集装箱上方的另一集装箱的固定楼梯。
9.可选地,所述固定板间隔设置,所述楼梯连接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之间的活动踏板。
10.可选地,所述固定板的朝向所述活动踏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活动踏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设置。
11.可选地,所述固定板的朝向所述活动踏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楼梯连接组件安装至所述固定楼梯的底部连接板,所述底部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活动踏板的下方且具有长条形的第一通孔。
12.可选地,所述底部连接板的沿所述活动踏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向上翻折的第一加强翻板。
13.可选地,所述固定板的朝向所述活动踏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侧部连接板,所述侧部连接板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活动踏板的下方且具有长条形的第二通孔。
14.可选地,所述侧部连接板的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加强翻板。
15.可选地,所述固定楼梯具有固定踏板,所述活动踏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踏板的宽度。
16.可选地,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活动踏板。
17.可选地,所述固定楼梯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加强板,至少部分的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楼梯连接组件的安装孔。
18.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工作人员可利用设置在集装箱内部的固定楼梯在多层集装箱之间上下移动,同时,集装箱还具有楼梯连接组件,楼梯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能够连接上下放置的集装箱内的固定楼梯。由此,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需要采用焊接等方式连接多个集装箱之间的固定楼梯,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对集装箱的内部造成的不可修复的损伤,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9.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0.附图中:
2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剖视图;
22.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3.图3为图1中a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1中所示的下层集装箱的固定楼梯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1中所示的上层集装箱的固定楼梯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26.图6为图1中所示的集装箱中的楼梯连接组件中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00/200:集装箱
ꢀꢀꢀꢀꢀꢀꢀꢀꢀꢀ
110/210:固定楼梯
29.300:楼梯连接组件
ꢀꢀꢀꢀꢀꢀꢀꢀ
310:活动踏板
30.311:第一踏板
ꢀꢀꢀꢀꢀꢀꢀꢀꢀꢀꢀꢀ
312:第二踏板
31.320:固定板
ꢀꢀꢀꢀꢀꢀꢀꢀꢀꢀꢀꢀꢀꢀ
330:支撑板
32.340:底部连接板
ꢀꢀꢀꢀꢀꢀꢀꢀꢀꢀ
341:第一通孔
33.342:第一加强翻板
ꢀꢀꢀꢀꢀꢀꢀꢀ
350:侧部连接板
34.351:第二通孔
ꢀꢀꢀꢀꢀꢀꢀꢀꢀꢀꢀꢀ
352:第二加强翻板
35.360:加强板
ꢀꢀꢀꢀꢀꢀꢀꢀꢀꢀꢀꢀꢀꢀ
361/26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3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
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37.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8.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39.以下,参照图1至图6,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100进行详细说明。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集装箱100包括固定楼梯110和楼梯连接组件300。
40.具体地,如图1所示,固定楼梯110设置在集装箱100的内部,固定楼梯110的一端连接至集装箱100的底部,另一端连接至集装箱100的顶部,相对应地,集装箱100的底壁和顶壁对应设置有供工作人员穿行的出口,工作人员可通过固定楼梯110从集装箱100的底部移动到集装箱100的顶部。
41.在集装箱100中,固定楼梯110沿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集装箱100的内部,其中,固定楼梯110包括倾斜设置在集装箱100内部的第一梯段、第二梯段和第三梯段,以及中间平台。第一梯段、第二梯段和第三梯段通过中间平台依次连接,中间平台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梯段和第三梯段的倾斜方向大致相同,第二梯段与第一梯段的倾斜方向相反。此外,第二梯段的整体长度大于第一梯段和第三梯段。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人员可通过多个梯段以及中间平台从集装箱100的底部移动至集装箱100的顶部。
4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6所示,集装箱100和集装箱200为规格相同的集装箱,且集装箱200放置在集装箱100的上方,楼梯连接组件300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至集装箱100中的固定楼梯110的顶部,另一侧可拆卸地连接至集装箱200中的固定楼梯210的底部。楼梯连接组件300包括固定板320,固定板320可拆卸地连接至固定楼梯110的顶部,上下放置的集装箱100和集装箱200可通过楼梯连接组件300将固定楼梯110和固定楼梯210连接起来。优选地,固定板320可通过诸如螺栓和螺钉等装置连接至固定楼梯。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楼梯110和固定楼梯210结构相同,以下将主要以固定楼梯110为例进行说明。
43.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多个本实施方式中的集装箱沿竖直方向堆叠,由此,工作人员可通过集装箱内的固定楼梯从最下层的集装箱的底部移动至最上层的集装箱的顶部。
44.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工作人员可利用设置在集装箱内部的固定楼梯在多层集装箱之间上下移动,同时,集装箱还具有楼梯连接组件,楼梯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能够可拆卸地连接上下放置的集装箱内的固定楼梯。由此,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需要采用焊接等方式连接多个集装箱之间的固定楼梯,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对集装箱的内部造成的不可修复的损伤,降低安全隐患。
45.此外,构成楼梯连接组件300的零件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便于安装和运输。构成楼梯连接组件的零件将在下述实施方式中做进一步的说明。
46.具体地,如图3至图6所示,固定板间隔设置,楼梯连接组件300还包括活动踏板310,其中,活动踏板310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板32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固定板320,这两个固定板320为镜像对称设置。
47.此外,固定楼梯110同样具有固定踏板,以及设置在固定踏板两端的两个安装板,其中,这两个固定板320以与安装板大致平齐的方式连接至固定楼梯110的顶部,活动踏板310的宽度小于固定踏板的宽度,以便于在安装楼梯连接组件300时能够及时调整其位置。
48.如图6所示,固定板320大致构造为直角三角形,其一侧的直角边连接至位于下方的集装箱100的固定楼梯110的顶部,另一侧的直角边连接至位于上方的集装箱200的固定楼梯210的底部。
49.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活动踏板310,在固定板320的朝向活动踏板310的内表面设置有支撑板330,并且支撑板330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设置,由此,活动踏板310可以水平地安装在两个固定板320之间。
50.优选地,固定板320需要同时连接至固定楼梯110和固定楼梯210,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板320的朝向活动踏板310的内表面还设置有底部连接板340,底部连接板340设置在活动踏板310的下方,且具有长条形的第一通孔341,固定板320可通过底部连接板340连接至下方的集装箱100的固定楼梯110的顶部。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板320大致构造为直角三角形,底部连接板340即靠近一侧的直角边设置。
51.相对应地,如图4所示,集装箱100内的固定楼梯110的顶部设置用于安装固定板320的安装孔361,示例性地,可将螺栓同时穿过第一通孔341和安装孔361从而将固定板320固定在固定楼梯110的顶部。其中,螺栓可沿第一通孔341的长度方向在第一通孔341内移动,由此,可以调整固定板320的位置。
52.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部连接板340上可以设置多个长条形的第一通孔341,以便于调整固定板320的安装位置,同时能够增加固定效果。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在沿活动踏板31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4列第一通孔341,每列第一通孔341的数量为2个,且第一通孔341的长度方向与活动踏板310的长度方向平行。
53.进一步地,底部连接板340可通过一侧的折边焊接至固定板320上,在沿活动踏板3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向上翻折的第一加强翻板342,由此可以增加底部连接板340的结构强度,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的底部连接板340可以构造为三边折边的钣金件。
54.此外,固定板320的朝向活动踏板310的内表面还设置有侧部连接板350,固定板320可通过侧部连接板350连接至上方的集装箱200内的固定楼梯210的底部。侧部连接板35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活动踏板310的下方且具有长条形的第二通孔351。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板320大致构造为直角三角形,侧部连接板350即靠近另一侧的直角边设置。
55.进一步地,侧部连接板350可通过一侧的折边焊接至固定板320上,在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加强翻板352,第二加强翻板352沿水平方向延伸,由此,可以增加侧部连接板350的结构强度,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的侧部连接板350也可以构造为三边折边的钣金件。
56.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在集装箱100中移动,上下连接的两个集装箱100中的固定楼梯110的连接处需要足够平缓,固定板3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踏板310,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两个活动踏板310,分别为第一踏板311和第二踏板312,其中,第一踏板311位于第二踏板312的下方。
57.在安装第一踏板311的过程时,第一踏板3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320内侧的支撑板330固定连接,第一踏板31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下方的固定楼梯110连接。优选地,第一踏板31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的端部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板,第一踏板311可通过第一延伸板安装至固定楼梯110。
58.在安装第二踏板312的过程中,第二踏板31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320内侧的支撑板330固定连接,第二踏板312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上方的楼梯的最低一级的固定踏板上,另一端具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第二翻边的端部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板,第二踏板312可通过第二延伸板安装至第一踏板311上。
59.优选地,第一踏板311和第二踏板312均可以通过自攻丝螺钉固定至固定板320或者固定楼梯,如此,则不需要对固定板320或者固定楼梯进行另外的加工。
60.进一步地,在固定楼梯110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加强板360,由此,可以增加固定楼梯110的结构强度。优选地,用于安装固定板320的安装孔361可以设置在加强板360上。
61.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