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4885发布日期:2021-03-19 12:1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钢结构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是我国在民用建筑领域中重点攻关科技性课题,钢结构作为建筑行业的绿色产品,能够充分利用钢材优越的力学性能,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现有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45699u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防火钢结构住宅建筑,包括钢梁、钢立柱、楼板以及防屈曲支撑构件,钢梁与钢立柱通过节点板连接;楼板为防火板,支撑在钢梁上:防屈曲支撑构件的两端分别与钢立柱和上层钢梁的节点、相邻的钢立柱和下层钢梁的节点通过垫板连接;防屈曲支撑构件包括约束钢管、芯管以及无粘结材料层;约束钢管设置在外部,芯管设置在内部,无粘结材料层设置在二者之间;无粘结材料层为硅胶层;芯管部分或全部为形状记忆合金材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的优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该住宅建筑的防屈曲支撑构件通过刚性连接在钢梁和钢立柱上,防屈曲支撑构件在受到压力时,就会承受一定的弯矩,导致其提前发生破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防止破坏,减震,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钢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震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钢结构,包括钢梁和钢立柱,包括所述钢梁和所述钢立柱通过支座连接,所述支座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支座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于所述钢梁和所述钢立柱的侧面相抵,所述支座上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远离所述支座一端连接有支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钢梁和钢立柱形成框架,框架通过支座连接,支座的横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并且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与所述钢梁和钢立柱的侧面抵接,这样可以更好的固定住框架的形状,并且可以将支座更好的贴合在所述钢梁和所述钢立柱上,可以更均匀的给支座受力;支座上设有减震装置,并且减震装置另一端与支撑座固定,当有震动时,可以通过减震装置来减小震动对框架的破坏,可以更好的保护整个钢结构。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立杆,所述立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立杆上端和下端均套设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均可在所述立杆上滑动,所述安装座两侧均安装有球形连接装置,所述立杆上端的所述安装座一侧的球形连接装置,所述立杆上端的安装座底面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立杆轴向上所述支座下凡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立杆将整个减震装置固定在支撑座上,立杆上下两端均套设可以滑移的安装座,并且通过球形连接装置可以连接,球形连接装置可以提高震动时的,左右晃动和上下晃动,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可以上下震动时带来的晃动,防止框架受到破坏。

优选的,所述立杆上端的安装座顶面套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上方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下端立杆轴向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套,所述支座上立杆轴向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立杆从圆孔中穿过,所述限位套内安装有第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李赶上端的安装座顶面套设有压块,压块安装在支座上,并且安装有限位套,限位套内安装有第二弹簧,可以通过第二弹簧可以减少上下震动时对支座以及立杆带来破坏,具有缓冲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座下端两相邻之间固定有多个安装环,所述压块外圈固定有多个安装环,所述支座下端上的安装环与所述压块上的安装环通过第三弹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座下端固定有多个安装环和压块外圈固定有多个安装环,并且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可以减小震动时,左右晃动对框架带来的破坏,并且也可以通过第三弹簧来抵消左右的晃动,防止左右晃动对框架带来的破坏。

优选的,所述球形连接装置包括球形杆、固定套和螺钉,所述安装座两侧开设有球形圆槽,所述球形杆头部和尾部均采用球头设置,所述球形杆头图安装在所述球形圆槽内,所述支座开设有与所述球形杆尾部球形连接的球形圆槽,所述固定套使用所述螺钉紧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球形连接装置,可以提高整个减震装置的使用环境,可以提高整个减震装置在不规则晃动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可以不失去效果,保持有减震,抵消震动对框架带来的破坏。

优选的,所述钢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钢梁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立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钢梁上设置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上设有支撑座,框架内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减震装置,提高整体的减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钢梁和所述钢立柱为“h”型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h”型钢,本体质量较轻,并且延展性较好,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立杆滑移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座上设置有供立杆滑移的通孔,可以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形变时,立杆可以在通孔内滑动,防止立杆被破坏,导致整个减震装置被破坏,失去减震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钢梁和钢立柱形成框架,框架通过支座连接,支座的横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并且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与所述钢梁和钢立柱的侧面抵接,这样可以更好的固定住框架的形状,并且可以将支座更好的贴合在所述钢梁和所述钢立柱上,可以更均匀的给支座受力;支座上设有减震装置,并且减震装置另一端与支撑座固定,当有震动时,可以通过减震装置来减小震动对框架的破坏,可以更好的保护整个钢结构;

通过立杆将整个减震装置固定在支撑座上,立杆上下两端均套设可以滑移的安装座,并且通过球形连接装置可以连接,球形连接装置可以提高震动时的,左右晃动和上下晃动,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可以上下震动时带来的晃动,防止框架受到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抗震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位置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种抗震钢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钢梁;2、钢立柱;3、支座;31、安装环;32、通孔;4、减震装置;41、立杆;411、压块;412、限位套;413、第二弹簧;414、第三弹簧;42、安装座;43、球形连接装置;431、球形杆;432、固定套;433、螺钉;44、第一挡板;45、第二挡板;46、第一弹簧;5、支撑座;6、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震钢结构,参照图1、图2和图3,包括钢梁1、钢立柱2,钢梁1和钢立柱2为“h”型钢,钢梁1和钢立柱2通过支座3连接,支座3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支座3上开设有供立杆41滑移的通孔32。支座3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于钢梁1和钢立柱2的侧面相抵,支座3上设有减震装置4,减震装置4远离支座3一端连接有支撑座5。

减震装置4包括立杆41,立杆41设置在支撑座5上,立杆41上端和下端均套设安装座42,两个安装座42均可在立杆41上滑动,安装座42两侧均安装有球形连接装置43,立杆41上端的安装座42一层的球形连接装置43,立杆41上端的安装座42底面固定有第一挡板44,立杆41轴向上支座3下凡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45,第一挡板44和第二挡板45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46。

立杆41上端的安装座42顶面套设有压块411,压块411上方安装在支座3上,支座3下端立杆41轴向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套412,支座3上立杆41轴向上开设有圆孔,立杆41从圆孔中穿过,限位套412内安装有第二弹簧413。

支座3下端两相邻之间固定有多个安装环31,压块411外圈固定有多个安装环31,支座3下端上的安装环31与压块411上的安装环31通过第三弹簧414连接。

球形连接装置43包括球形杆431、固定套432和螺钉433,安装座42两侧开设有球形圆槽,球形杆431头部和尾部均采用球头设置,球形杆431头图安装在球形圆槽内,支座3开设有与球形杆431尾部球形连接的球形圆槽,固定套432使用螺钉433紧固。

钢梁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远离钢梁1与支撑座5固定连接,支撑座5与立杆41转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抗震钢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钢梁1和钢立柱2形成框架,框架通过支座3连接,支座3的横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并且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分别与所述钢梁1和钢立柱2的侧面抵接,这样可以更好的固定住框架的形状,并且可以将支座3更好的贴合在所述钢梁1和所述钢立柱2上,可以更均匀的给支座3受力;支座3上设有减震装置4,并且减震装置4另一端与支撑座5固定,当有震动时,可以通过减震装置4来减小震动对框架的破坏,可以更好的保护整个钢结构。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