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8811发布日期:2021-02-03 20:0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渐变流线格栅的安装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建筑安装施工领域,大型渐变流线格栅背景造型的安装施工主要以焊接、螺丝、枪钉等固定为主,对于不规则、异形的墙面造型,因渐变流线面层的叠级不同,传统的固定方式容易产生固定点受力不均的问题,同时会影响整体观感,对制作工人的安装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在现场拼接安装时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安装完成后无法调整,改动后则容易出现固定点破损的情况,整体无法调整,则无法满足渐变流线格栅背景墙的安装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用以解决传统固定方式安装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视觉效果差、一旦完成则无法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其包括:
[0005]
调节连接机构,其具有横向轨道钢架,横向轨道钢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竖向轨道钢架;竖向轨道钢架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墙体连接;
[0006]
饰面部,其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横向轨道钢架连接,饰面部的端部还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竖向轨道钢架连接。
[0007]
进一步地,上述竖向轨道钢架上设置有竖向连接轨道,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分别与竖向连接轨道连接。
[0008]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件为l型角码,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一调节孔,第一固定孔通过固定螺栓与墙体连接,第一调节孔为腰型孔,第一调节孔通过第一调节螺栓与竖向连接轨道连接。
[0009]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连接件为l型角码,其上设置有第三调节孔,第三调节孔为腰型孔,第三调节孔通过第二调节螺栓与竖向连接轨道连接。
[0010]
进一步地,上述横向轨道钢架上设置有横向连接轨道,第二连接件与横向连接轨道连接。
[0011]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连接件为平面角码,其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为腰型孔,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螺栓与横向连接轨道连接。
[0012]
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主要包括调节连接机构和饰面部,调节连接机构具有横向轨道钢架和竖向轨道钢架,横向轨道钢架的两端均连接竖向轨道钢架,竖向轨道钢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墙体连接,饰面部的内侧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横向轨道钢架连接,饰面部的外侧通过第三连接件和竖向轨道钢架
连接,由于轨道钢架的特性,因此可以调节饰面部的上下位置和左右位置,调节安装更加灵活、方便。
[0013]
通过上述结构和方法,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0014]
一、通过竖向轨道钢架、横向轨道钢架以及连接件的设置,安装时可以根据需求任意改变竖向和横向的位置,调节灵活,实用性更强,且提高了渐变流线格栅安装的牢固性及精确度,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强了饰面部上异形部位的牢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0015]
二、装配式的安装方式,可以实现大众化施工,提高施工速度,利于标准化作业;
[0016]
三、安装时能够减少一般固定时螺丝、枪钉留下的固定痕迹,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耗材的用量;
[0017]
四、通过连接件和轨道式钢架的连接结构,确保了同一平面渐变异形板的规则度和牢固度,同时满足平面固定时受力均匀的需求;
[0018]
五、提高了整个渐变异型饰面的美观度,视觉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9]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中第一连接件的立体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中第二连接件的立体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中第三连接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5]
实施例一:
[0026]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主要包括:调节连接机构,其包括竖向调节组件和横向调节组件,竖向调节组件包括竖向轨道钢架11和第一连接件12;横向调节组件包括横向轨道钢架13和第二连接件14,横向轨道钢架13的两端均连接有竖向轨道钢架11;竖向轨道钢架11的两侧通过第一连接件12与墙体2连接;饰面部3,其设置于调节连接机构上,饰面部3的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14与横向轨道钢架13连接,饰面部3的横向两侧通过第三连接件15与竖向轨道钢架11
连接。
[0027]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主要包括调节连接机构和饰面部,调节连接机构具有横向轨道钢架和竖向轨道钢架,横向轨道钢架的两端均连接竖向轨道钢架,竖向轨道钢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墙体连接,饰面部的内侧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横向轨道钢架连接,饰面部的外侧通过第三连接件和竖向轨道钢架连接,由于轨道钢架的特性,因此可以调节饰面部的上下位置和左右位置,调节安装更加灵活、方便。
[002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竖向轨道钢架11通过第一连接件12和墙体2进行连接,之后将横向轨道钢架13与竖向轨道钢架11连接,最终通过第二连接件14和第三连接件15分别将饰面部3的顶部和端部分别与横向轨道钢架13和竖向轨道钢架11连接,并调节到设定位置,即可完成安装工作。
[0029]
通过上述结构和方法,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0030]
一、通过竖向轨道钢架、横向轨道钢架以及连接件的设置,安装时可以根据需求任意改变竖向和横向的位置,调节灵活,实用性更强,且提高了渐变流线格栅安装的牢固性及精确度,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强了饰面部上异形部位的牢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0031]
二、装配式的安装方式,可以实现大众化施工,提高施工速度,利于标准化作业;
[0032]
三、安装时能够减少一般固定时螺丝、枪钉留下的固定痕迹,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耗材的用量;
[0033]
四、通过连接件和轨道式钢架的连接结构,确保了同一平面渐变异形板的规则度和牢固度,同时满足平面固定时受力均匀的需求;
[0034]
五、提高了整个渐变异型饰面的美观度,视觉效果更佳。
[0035]
实施例二:
[0036]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竖向轨道钢架11上设置有竖向连接轨道111,横向轨道钢架13上设置有横向连接轨道131;竖向连接轨道111对称设置于竖向轨道钢架11的两侧,横向连接轨道131对称设置于横向轨道钢架13的两侧。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竖向轨道钢架11和墙体2的连接力度,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37]
实施例三:
[0038]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件12对称设置于竖向轨道钢架11的两侧,且对称设置于竖向轨道钢架11的顶部和底部;第一连接件12为“l”型角码;第一连接件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21和第一调节孔122;第一固定孔121通过固定螺栓41与墙体2连接,第一调节孔122通过第一调节螺栓421与竖向连接轨道111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方便连接,进一步提高竖向轨道钢架11和墙体2的连接力度,同时通过第一调节孔122能够灵活改变第一连接件12的连接位置,达到调平的目的。
[0039]
实施例四:
[0040]
参见图1、图3至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二连接件14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141,第三连接件15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51和第三调节孔152,第二连接件14通过第二调节孔141和第二调节螺栓422与横向连接轨道131连接;第二固定孔151通过固定螺栓41与饰面部3固定连接,第三调节孔152通过第三调节螺栓423与竖向连接轨道111连接;第二固定孔151设置为成排的三个。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提高饰面部3分别与横向轨道钢架13、竖向轨道钢架11的连接效果,稳定性更强,三个第二固定孔151的设置,提高第三连接件15在连接时的竖直精度和直线度,进一步提高饰面部3的美观度。
[0041]
实施例五:
[0042]
参见图1、图3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渐变流线设计格栅的可调节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二连接件14为平面角码,第三连接件15为“l”型角码;第一调节孔122、第二调节孔141以及第三调节孔152均为腰型孔。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方便调节连接位置,灵活性更好。
[004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