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主体浇筑模板快速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1098发布日期:2021-04-16 15:0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主体浇筑模板快速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建筑主体浇筑模板快速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浇筑,是将拌制好的混凝土料浇筑入仓、平仓、捣固密实的施工过程。浇筑要求连续、均匀并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目前通常采用木模板对完成浇筑,这些木模板需要采用钢钉固定,使其保持固定形态,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刨花、锯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鳞落的铁皮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木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但不允许留有积水。湿润后,木模板中尚未胀密的缝隙应贴严,以防漏浆。这种方式通常只能针对一种规格的浇筑模型,且木模板通常无法多次使用,灵活性较低,且耗材成本与时间成本难以缩减,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主体浇筑模板快速加固结构,采用板块拼接方式快速组装所形成的加固结构,其拆装效率高,少漏浆,成本低,可重复使用。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主体浇筑模板快速加固结构,包括模底板,侧模板,端部插板,分隔插板,所述侧模板内侧为平面,外侧分布有若干纵向布置的插槽,所述端部插板呈u型,端部插板两端具有与插槽契合的第一插条,所述分隔插板两侧设置有与插槽契合的第二插条,侧模板两端的插槽宽度要大于中部的插槽宽度。
6.本实用新型的侧模板、端部插板以及分隔插板均设有若干贯穿式的钢筋插孔。
7.本实用新型的模底板的正背面均开设有槽位,所述侧模板下部或和端部插板下部具有凸块能够与槽位契合插接。
8.本实用新型的模底板正面上槽位的间距与背面上槽位的间距不同。
9.本实用新型的插槽与第一插条、第二插条的截面均为t型。
10.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插孔设置于插槽中。
11.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插孔在插槽内面形成内凹位。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外侧榫卯结构的拼接方式,能根据需求进行两种不同宽度规格,以及多个不同长度规格进行调整,所形成的模具能保持内表面齐平,所形成的模具规格方正,质量佳。其拆装方便,且能有效减少漏浆,经济效益高。
13.附图说明:
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分解图;
1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分解图;
16.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隔插板结构示意图;
1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图。
18.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主体浇筑模板快速加固结构,包括模底板1,侧模板2,端部插板3,分隔插板4,具体由模底板1打底,两侧为侧模板2,两端为端部插板3与侧模板2拼接,形成可以浇筑的浇筑腔体,若需要多个小型结构浇筑,可以在腔体中插入多个分隔插板4,按需求进行拼装配置。
21.为了使浇筑腔体内表面光滑,侧模板2内侧为平面,外侧分布有若干纵向布置的插槽21,所述端部插板3呈u型,端部插板3两端具有与插槽21契合的第一插条31,当侧模板2固定好后,在两侧模板2端部插接端部插板3,端部插板3两端在侧模板2外表面的插槽21中完成插接,使所形成的浇筑腔体内表面严丝合缝,且保持浇筑腔体内表面光滑。
22.模底板1的正背面均开设有槽位11,所述侧模板2下部或和端部插板3下部具有凸块22能够与槽位11契合插接,使侧模板2与端部插板3均可以固定在模底板1上方。
23.具体的,模底板1正面上槽位的间距与背面上槽位的间距不同,模底板1上下两面的槽位可以形成两种宽度规格的浇筑腔体,根据需要选择模底板1的朝向即可。
24.为了使浇筑腔体在长度上可以形成多个不同规格的分隔需求,可以通过分隔插板4完成浇筑腔体的分隔,如图3所示,具体为分隔插板4两侧设置有与插槽21契合的第二插条41,调整好位置,第二插条41插入对应的插槽21中,则分隔插板4在浇筑腔体长度方向上完成对浇筑腔体的分腔。
25.优选插槽21与第一插条31、第二插条41的截面均为t型,能够使侧模板2与端部插板3及分隔插板4插接更加牢固,避免脱位。
26.侧模板2、端部插板3以及分隔插板4均设有若干贯穿式的钢筋插孔5,能够在浇筑腔体的长度及宽度方向上均插入钢筋,钢筋纵横交错,凝结后形成稳固的钢筋混泥土。
27.进一步的,侧模板2两端的插槽宽度要大于中部的插槽宽度,钢筋插孔5设置于插槽21中,这样能够缩短钢筋裸露的长度,且便于侧模板2的拆卸。具体实施时,为了在浇筑前使钢筋能够悬空成排架放,而端部插板3是采用上下移动的插入模式,而凝固后又需要避免钢筋对端部插板3拆卸造成限制,因此需采用榫卯结构原理。具体为端部插板3与侧模板2端部插槽对应拼接后,需要往侧模板2中部方向推进,直至第一插条31侧边与该插槽21的侧边接触,而后插槽21另一侧边与第一插条31之间形成的空位采用插销6锁紧,这样在拆模时,需先拔出插销6,将两端的端部插板3往外拉出,则钢筋脱离端部插板3的钢筋插孔5,而后再将端部插板3上提,使端部插板3与侧模板2分离,侧模板2两端没有限制,则可将侧模板2往外拉出,即可完成脱模。
28.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模底板1正背面为光滑面,无需设置槽位11与侧模板2、端部插板3插接,只需将侧模板2与端部插板3拼装后放置于模底板1上方即可。在有槽位11的模底板1上实施时,则同样采用榫卯结构原理,槽位11需大于凸块22的宽度,侧模板2与端部插板3插接于模底板1上后需平移一定距离,而后在槽位11与凸块22的之间的空位处插入插销,完成固定。反之亦然,拆卸时需先将插销拔出,而后平移侧模板1及端部插板3,方可向上取出,完成脱模。
29.另外,钢筋插孔5在插槽21内面形成内凹位51,当不需要钢筋或者某些位置不需要布置钢筋时,可采用螺钉插入对应的钢筋插孔5以封住钢筋插孔5,螺钉长度应当与侧模板2
或端部插板3的厚度相同,而螺钉端部的螺帽可以落入内凹位51中,这样既可避免螺帽对插槽21的拼接造成阻碍,拆掉螺钉可以用更加细小的钉子反向顶出螺钉既可。
30.应当理解的是,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