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8412发布日期:2021-06-18 16:0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体粉料配料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混凝土机械运输石子、砂子、块石等原料,把原料通过皮带称输送到主机,通过配料机设定混凝土配合比,按设定的配合比自动配料,进行搅拌成混凝土,一般适用于一般建筑工地、道路、桥梁等工程。

砖体成型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制作砖体的粉料进行配料,在配料过程中就需要对各种粉料进行精确称重,已保证转体粉料的配比,从而保证砖体的成型质量,但是若采用传统的将单个物料在称重器上称重,然后再将其倒入搅拌装置中进行搅拌混合,这种方式其加工效率,而且无法实现流水线作业,从而不能瞒住生产量的需求。

如若在流水线作业中,搅拌不均匀,则会导致砖体出现质量问题,导致生产出来的成品无法用于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配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配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包括运料斗、机壳、蛟龙传输机、蛟龙轴、第一皮带、第一传输轮、第一传输轴、第二皮带、第二传输轮、第二传输轴、漏斗、糅合腔、搅拌叶片、叶片轴、卡扣、紧扣件、旋转盘、原料、壳盖;

其中所述运料斗采用梯形板与矩形板连接组成,在两侧均设置筋板,运料斗的梯形口端为进料口,矩形口端为出料口,矩形口端略高于机壳的顶端,

机壳采用圆形管道设置,在机壳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壳盖,对于机壳与壳盖相抵触的部分,机壳与壳盖固定连接,

壳盖呈半圆板状设置,在中间部分有小半圆板状突起,在小半圆板块凸起的底部可旋转设置有一蛟龙轴,蛟龙传输机固定设置在蛟龙轴的侧面,蛟龙传输机的顶端略低于蛟龙轴的顶端,蛟龙传输机的底部略高于蛟龙轴的底部,

第一传输轴设置在机壳的底部,在远离第一传输轴的地方设置同样的第一传输轴,两者均采用第一传输轮包裹,之间采用第一皮带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漏斗设有进料口,将所述原料倒入漏斗内部,第一皮带的另外一端底部设置有漏斗,第一皮带的底部距离漏斗的顶部有一点距离,

糅合腔采用上下贯穿的方形空腔结构,两侧面设置有相对的两圆形通孔,漏斗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糅合腔,对于漏斗与糅合腔相抵触的部分,漏斗与糅合腔固定连接,

搅拌叶片采用多片叶连接组成,其中所述叶片轴贯穿搅拌叶片,叶片轴与糅合腔的两圆形通孔相配合同心设置,叶片轴的两端与糅合腔的外壁适配连接,

卡扣上半部分采用扇形圆柱设置,下半部分采用圆柱设置,卡扣的上半部分与糅合腔底部的一角相配合同心设置,卡扣圆柱面的顶部与糅合腔的底部适配连接,

旋转盘的外形采用圆盘设计,在圆心部分设置有一圆形通孔,在旋转盘的面上设置有一方形通孔,该方形通孔与糅合腔底部的出料口大小相同,旋转盘与卡扣相配合同心设置,

在旋转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皮带,第二皮带的两端由两个第二传输轮将其拉伸,再由两个第二传输轴将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运料斗采用不锈钢材料。

进一步的,机壳采用合金钢材料。

进一步的,搅拌叶片采用聚氨酯材料。

进一步的,漏斗与糅合腔均采用薄铝扣板材料。

进一步的,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均采用聚乙烯材料。

进一步的,紧扣件、旋转盘均采用硼硅酸盐材料。

进一步的,卡扣采用铝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如若有多种原料,可设置多个运料斗、机壳、蛟龙传输机、蛟龙轴,将原料倒入运料斗中,运料斗内部的原料流入到蛟龙传输机内部。

(2)为了避免堵塞,在糅合腔的底部设置有旋转盘,将原料分层,再掉落到第二皮带上,将搅拌后的原料进行运输。

(3)在经过均匀分化后掉落到第一皮带上,第一传送带感受到重物开始启动,将原料运输到漏斗中,漏斗将原料进行集中,在糅合腔内进行统一搅拌,将多种原料进行中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配料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配料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配料装置蛟龙传输机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配料装置卡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配料装置旋转盘视图。

图中,1-运料斗,2-机壳,3-蛟龙传输机,4-蛟龙轴,501-第一皮带,502-第二皮带,601-第一传输轮,602-第二传输轮,701-第一传输轴,702-第二传输轴,8-漏斗,9-糅合腔,10-搅拌叶片,11-叶片轴,12-卡扣,13-紧扣件,14-旋转盘,15-原料,16-壳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包括运料斗1、机壳2、蛟龙传输机3、蛟龙轴4、第一皮带501、第一传输轮601、第一传输轴701、第二皮带502、第二传输轮602、第二传输轴702、漏斗8、糅合腔9、搅拌叶片10、叶片轴11、卡扣12、紧扣件13、旋转盘14、原料15、壳盖16;

其中所述运料斗1采用梯形板与矩形板连接组成,在两侧均设置筋板,运料斗1的梯形口端为进料口,矩形口端为出料口,矩形口端略高于机壳2的顶端,

机壳2采用圆形管道设置,在机壳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壳盖16,对于机壳2与壳盖16相抵触的部分,机壳2与壳盖16固定连接,

壳盖16呈半圆板状设置,在中间部分有小半圆板状突起,在小半圆板块凸起的底部可旋转设置有一蛟龙轴4,蛟龙传输机3固定设置在蛟龙轴4的侧面,蛟龙传输机3的顶端略低于蛟龙轴4的顶端,蛟龙传输机3的底部略高于蛟龙轴4的底部,

第一传输轴701设置在机壳2的底部,在远离第一传输轴701的地方设置同样的第一传输轴701,两者均采用第一传输轮601包裹,之间采用第一皮带50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漏斗8设有进料口,将所述原料15倒入漏斗8内部,第一皮带501的另外一端底部设置有漏斗8,第一皮带501的底部距离漏斗8的顶部有一点距离,

糅合腔9采用上下贯穿的方形空腔结构,两侧面设置有相对的两圆形通孔,漏斗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糅合腔9,对于漏斗8与糅合腔9相抵触的部分,漏斗8与糅合腔9固定连接,

搅拌叶片10采用多片叶连接组成,其中所述叶片轴11贯穿搅拌叶片10,叶片轴11与糅合腔9的两圆形通孔相配合同心设置,叶片轴11的两端与糅合腔9的外壁适配连接,

卡扣12上半部分采用扇形圆柱设置,下半部分采用圆柱设置,卡扣12的上半部分与糅合腔9底部的一角相配合同心设置,卡扣12圆柱面的顶部与糅合腔9的底部适配连接,

旋转盘14的外形采用圆盘设计,在圆心部分设置有一圆形通孔,在旋转盘14的面上设置有一方形通孔,该方形通孔与糅合腔9底部的出料口大小相同,旋转盘14与卡扣12相配合同心设置,

在旋转盘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皮带502,第二皮带502的两端由两个第二传输轮602将其拉伸,再由两个第二传输轴702将其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配料装置,在运料斗1的内部放置若干原料15,在运料斗1的底部设置机壳2,在机壳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壳盖16,咋壳盖16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蛟龙轴4,在蛟龙轴4的四周固定设置蛟龙传输机3,在机壳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皮带501,第一传输轮601、第一传输轴701相配合同心设置,两个第一传输轮601、第一传输轴701均设置在第一皮带501的内部,将第一皮带501拉直,在第一皮带501的另外一端底部设置有漏斗8,在漏斗8的底部工地设置有糅合腔9,糅合腔9两侧设置有通孔,将叶片轴11与糅合腔9的两通孔相配合同心设置,并且贯穿搅拌叶片10,将卡扣12固定在糅合腔9的一角落,将旋转盘14与卡扣12相配合同心设置,再采用紧扣件13固定在旋转盘14的下方,在糅合腔9的底部固定设置,第二皮带502,第二传输轮602、第二传输轴702相配合同心设置,两个第二传输轮602、第二传输轴702均设置在第二皮带502的内部,将第二皮带502拉直,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如若有多种原料,可设置多个运料斗1、机壳2、蛟龙传输机3、蛟龙轴4,将原料倒入运料斗1中,运料斗1内部的原料15流入到蛟龙传输机3内部,在经过均匀分化后掉落到第一皮带501上,第一传送带501感受到重物开始启动,将原料15运输到漏斗8中,漏斗8将原料15进行集中,在糅合腔9内进行统一搅拌,将多种原料进行中和,为了避免堵塞,在糅合腔9的底部设置有旋转盘14,将原料分层,再掉落到第二皮带502上,将搅拌后的原料进行运输。

进一步的,运料斗1采用304不锈钢材料,硬度高,质地坚硬,性价比高。

进一步的,机壳2采用合金钢材料,在长时间的使用不易变形,有效的保护了内部的零件。

进一步的,搅拌叶片10采用聚氨酯材料,韧性好,不易折断,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漏斗8与糅合腔9均采用薄铝扣板材料,不易腐蚀变形,且硬度高,质量轻,在工业中使用极为广泛。

进一步的,第一皮带501与第二皮带502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够长时间的使用,性价比高。

进一步的,紧扣件13、旋转盘14均采用硼硅酸盐材料。

进一步的,卡扣12采用铝合金材料,不易腐蚀变形,且硬度高,质量轻,在工业中使用极为广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