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太阳能屋顶发电站,其主要结构是在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由于铺设在屋顶,所以可以直接替代屋顶使用,但是替代屋顶使用,则需要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予以配合,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能够实现较好支撑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然而,对于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虽有一定研究,但是还需改进,比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组件屋顶系统,其就包括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通过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实现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的良好铺设安装,同时兼顾防水,具体结构可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101851990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组件屋顶系统,但是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屋顶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对于屋面角度的适应性没有考虑相应的结构给予解决。
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对于屋面角度具有较好地适应性,使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更为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对于屋面角度具有较好地适应性,使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包括基座,还包括竖向支撑、纵向支撑、横向支撑、纵向排水槽、横向排水槽、可转动支座,竖向支撑下端与基座连接,竖向支撑上端与可转动支座可转动连接,可转动支座设有上支撑面,该上支撑面安装纵向支撑,纵向支撑上侧安装横向支撑,横向支撑上侧安装纵向排水槽,纵向排水槽上侧安装横向排水槽,横向排水槽与纵向排水槽之间形成的各方形区间用于设置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
作为优选,纵向排水槽设有连接座和压块,压块与连接座连接,该连接用于将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压紧固定在所述方形区间。
作为优选,连接座与纵向排水槽可拆式连接。
作为优选,压块包括中压块和边压块,中压块的横截面呈u形,其顶部设有向两侧伸出的第一翼部,边压块的横截面呈阶梯形,其顶部设有向外侧伸出的第二翼部。
作为优选,纵向排水槽的横截面呈倒梯形,其底部设有安装平台。
作为优选,安装平台上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槽,安装平台下侧设有位于两个第一连接槽之间的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居于两个第一连接槽之间的中部。
作为优选,纵向排水槽分为多段,相邻段之间设有连接件。
作为优选,可转动支座包括两个梯形侧板以及位于两个梯形侧板之间的支撑顶板,支撑顶板提供所述的上支撑面,两个梯形侧板均设有可转动连接孔,支撑顶板设有可调节位置的连接孔。
作为优选,相邻段之间套接有连接板,相邻段设有供连接板套接的套接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上述结构,并结合竖向支撑和可转动支座的应用,使纵向支撑可以有一定摆动调整空间,能够使可转动支座更好的支撑纵向支撑,从而对于屋面角度具有较好地适应性,使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更为稳定,另外,零部件制造的差异,通过前述结构也能够得到一定的解决,因此降低了对零部件制造精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竖向支撑、纵向支撑、横向支撑所采用的一种型材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纵向排水槽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纵向排水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横向排水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可转动支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可转动支座的俯视图。
图10是中压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边压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连接板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基座,2、竖向支撑,3、纵向支撑,4、横向支撑,5、纵向排水槽,6、横向排水槽,7、可转动支座,8、上支撑面,9、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10、连接座,11、第一翼部,12、第二翼部,13、安装平台,14、第一连接槽,15、第二连接槽,16、连接件,17、梯形侧板,18、支撑顶板,19、可转动连接孔,20、连接孔,21、顶盖,22、压块,23、连接板,24、套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的主视图,其安装了一块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9,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基本结构包括基座1、竖向支撑2、纵向支撑3、横向支撑4、纵向排水槽5、横向排水槽6、可转动支座7,基座1可以是墙体顶端,也可以是钢架结构。竖向支撑2、纵向支撑3、横向支撑4可以采用相同的型材,比如图3、4所示结构的型材,这样,具有较高的通用性,成本较低,长短可以在现场进行切割获得,材料利用率较高。
竖向支撑2下端与基座1连接,竖向支撑2上端与可转动支座7可转动连接,可转动支座7设有上支撑面8,该上支撑面8安装纵向支撑3,纵向支撑3上侧安装横向支撑4,横向支撑4上侧安装纵向排水槽5,纵向排水槽5上侧安装横向排水槽6,横向排水槽6与纵向排水槽5之间形成的各方形区间用于设置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9。换句话说,横向排水槽6与纵向排水槽5之间的分布即经纬分布,因此,将形成多个所述的方形区间。
纵向排水槽5设有连接座10和压块22,压块22与连接座10连接,该连接用于将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9压紧固定在所述方形区间。这样,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下雨天或清洗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9时,落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9上的水可以就近导入纵向排水槽5。
连接座10与纵向排水槽5可拆式连接。这样,能够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9的大小灵活设置连接座10的位置。
如图10、11所示,压块22包括中压块和边压块,中压块的横截面呈u形,其顶部设有向两侧伸出的第一翼部11,边压块的横截面呈阶梯形,其顶部设有向外侧伸出的第二翼部12。这样,结构简单,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9的固定稳定可靠,另外,上述形状的中压块、边压块也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因此更有利于整个系统的防水性能。中压块用于两相邻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9之间的压紧固定,边压块用于整个系统边缘位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9的压紧固定,因此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9的压紧固定更为可靠,稳定持久。
如图5、6所示,纵向排水槽5的横截面呈倒梯形,其底部设有安装平台13。这样,倒梯形的两侧面具有更好的导水性能,另外,流通量较大,因此更有利于整个系统的防水性能。
安装平台13上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槽14,安装平台13下侧设有位于两个第一连接槽14之间的第二连接槽15,第二连接槽15居于两个第一连接槽14之间的中部。这样,结构紧凑,方便连接上下结构,即方便连接连接座10和横向支撑4,另外,连接后固定较为可靠,稳定性佳。由图5、6所示,安装平台13整体呈框架结构,这样也更有利于提高纵向排水槽5的强度,使得纵向排水槽5的支撑稳定性更好,因此使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更为稳定。
如图1、2所示,纵向排水槽5分为多段,相邻段之间设有连接件16,连接件16如图12所示,连接件16可以将相邻两段纵向排水槽5套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体的导水槽。这样,纵向排水槽5可以做成多段,降低难度,有利于采用更宽的纵向排水槽5,纵向排水槽5作为主要的排水通道,有利于更好排水,因此更有利于整个系统的防水性能。
相邻段之间套接有连接板23,相邻段的安装平台13设有供连接板23套接的套接孔24,连接板23如图13所示,这样,连接板23能够加强相邻段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利于纵向排水槽5的各段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因此更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
如图8、9所示,可转动支座7包括两个梯形侧板17以及位于两个梯形侧板17之间的支撑顶板18,支撑顶板18提供所述的上支撑面8,两个梯形侧板17均设有可转动连接孔19,支撑顶板18设有可调节位置的连接孔20。这样,采用两个梯形侧板17,更有利于摆动调整,连接孔20更有利于调整纵向支撑3的位置,使纵向支撑3更好的与上支撑面8连接,因此更有利于整个系统的支撑稳定。可转动连接孔19内可以插入螺栓,可转动连接孔19与螺栓的转动配合实现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屋顶防水支撑系统还包括顶盖21,该顶盖21解决顶端的防水问题,顶盖21一端位于横向排水槽6处,如图2所示。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进行举例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