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的组合楼板支撑装置及其反顶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3350发布日期:2021-05-25 12:0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的组合楼板支撑装置及其反顶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的组合楼板支撑装置及其反顶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常需要对跨度较大的组合楼板进行反顶加固。常用的加固方式为在压型钢板下方搭设脚手架支撑,脚手架搭设费时费力,且脚手架搭设区域无法进行后续施工,影响现场施工进度。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装配式的组合楼板支撑工具,使其拆装简单,可适应不同跨度的组合楼板,可以借助建筑自身的钢梁对压型钢板进行支撑,可以留出下方空间便于通行及后续施工的进行,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压型钢板支撑搭设所需的时间及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并提供一种装配式的组合楼板支撑装置及其反顶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的组合楼板支撑装置,其包括扣件、丝杆顶托、斜撑和斜撑顶托,所述扣件包括两个水平的第一固定件、两个竖直的第二固定件、圆管和限位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于限位板的两侧板面,两个第二固定件之间固定有直立的圆管;所述两个水平第一固定件用于夹和固定h形钢梁翼缘板;

所述丝杆顶托包括第一丝杆、顶托和第一调节螺母;所述顶托固定安装于第一丝杆的头部,用于支撑方管;第一丝杆的下部位于圆管的内腔中;第一调节螺母位于圆管的上管口处,且外径大于圆管的内腔半径;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调节螺母构成沿圆管的内腔轴向移动的螺旋副;

所述斜撑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二丝杆上套设有第二调节螺母和第三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位于第一套管的端部且其外径大于第一套管的内径,第三调节螺母位于第二套管的端部且其外径大于第二套管的内径;所述第二丝杆分别与第二调节螺母和第三调节螺母构成沿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内腔轴向移动的螺旋副;所述第一套管远离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于两个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二套管远离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有斜撑顶托;所述斜撑顶托用于固定连接方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套管与两个第二固定件之间通过销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套管与斜撑顶托之间过销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销连接中采用的是铁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竖直方向开口的螺母,螺栓拧入螺母中,用于将第一固定件固定在h形钢梁的翼缘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任一所述支撑装置的组合楼板反顶加固结构,其包括两条h形钢梁、方管和两个所述支撑装置,方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支撑装置支撑于一条h形钢梁上,两个所述支撑装置与h形钢梁和方管的连接方式相同;每个所述支撑装置中,扣件通过第一固定件夹持固定于h形钢梁下方的一侧翼缘板上,顶托顶紧方管的端部下方,斜撑顶托与方管固定连接,使得每个所述支撑装置与方管构成三角支撑结构,所述方管水平架设于两个三角支撑结构上。

作为优选,两个支撑装置的斜撑顶托分别位于方管两侧的四分之一位置处。

作为优选,所述方管的上端紧靠组合楼板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方管为方钢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件与h形钢梁的翼缘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式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斜撑顶托与方管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组合楼板支撑装置可通过调节第二调节螺母和第三调节螺母来调节斜撑与第二丝杆的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跨度的组合楼板;

2)本实用新型组合楼板支撑装置的自由度高,可根据需要在钢梁的任意位置上进行安装,从而起到支撑作用;

3)本实用新型组合楼板支撑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小,对楼层施工及通行的影响较小;

4)本实用新型组合楼板支撑装置的操作简便,只需两个工人即可完成安装,而且安装所需时间少;

5)本实用新型组合楼板支撑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拆卸,便于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丝杆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斜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斜撑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反顶加固组合楼板的第一个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反顶加固组合楼板的第二个过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反顶加固组合楼板的第三个过程示意图;

图中:扣件1,第一固定件11,第二固定件12,圆管13,螺母14,限位板15,丝杆顶托2,第一丝杆21,顶托22,第一调节螺母23,斜撑3,第一套管31,第二套管32,第二丝杆33,第二调节螺母34,第三调节螺母35,斜撑顶托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的组合楼板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扣件1、丝杆顶托2、斜撑3和斜撑顶托4,下面将对各部件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扣件1包括两个水平的第一固定件11、两个竖直的第二固定件12、圆管13和限位板15。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固定件11和两个第二固定件12均为板状结构,两个第一固定件11水平方向间隔放置且互相平行,两个第二固定件12竖直方向间隔放置且互相平行。两个第一固定件11和两个第二固定件12分别固定于限位板15左右两侧的板面上,两个第二固定件12之间固定有直立的圆管13,在圆管13外侧的两个第二固定件12上分别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之间能通过销件固定装置。在第一固定件11上设有螺母14,该螺母14竖直方向开口,通过将螺栓拧入螺母14中,使得第一固定件11固定在h形钢梁的翼缘板上。

如图2所示,丝杆顶托2包括第一丝杆21、顶托22和第一调节螺母23。在本实施例中,顶托22固定安装于第一丝杆21的头部,顶托22的两端上翘,用于支撑方管。第一丝杆21的下部伸入扣件1的圆管13内腔中。第一调节螺母23位于扣件1的圆管13上管口处,第一丝杆21与第一调节螺母23构成沿圆管13的内腔轴向移动的螺旋副。第一调节螺母23的外径大于圆管13的内腔半径,从而起到卡合的作用,用于调节伸出圆管13的第一丝杆21长度。

如图3所示,斜撑3包括第一套管31、第二套管32和第二丝杆33。其中,第二丝杆33的两端外部分别套设有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第二丝杆33上还套设有第二调节螺母34和第三调节螺母35。第二调节螺母34位于第一套管31的端部,其位置在第一套管31靠近第二丝杆33中心处的一端,且第二调节螺母34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管31的内径。第三调节螺母35位于第二套管32的端部,其位置在第二套管32靠近第二丝杆33中心处的一端,且第三调节螺母35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管32的内径。第二丝杆33与第二调节螺母34构成沿第一套管31的内腔轴向移动的螺旋副,第二丝杆33与第三调节螺母35构成沿第二套管32内腔轴向移动的螺旋副。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套管31远离第二丝杆33的一侧开设有贯通的第三销孔,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和第三销孔之间通过铁销连接将第一套管31远离第二丝杆33的一端固定于扣件1的两个第二固定件12之间。第二套管32远离第二丝杆33的一端固定有斜撑顶托4。

如图4所示,斜撑顶托4的一端开设有销孔用于与第二套管32通过铁销连接固定,斜撑顶托4的另一端开设有销孔用于与外部的方管通过铁销连接固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楼板支撑装置在反顶加固组合楼板时的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将组合楼板支撑装置的扣件1、丝杆顶托2、斜撑3和斜撑顶托4之间通过销连接组装成如图5所示的结构。随后通过将螺栓拧入螺母14中,将扣件1的第一固定件11固定在h形钢梁下方的一侧翼缘板上,组装成如图6所示的结构。之后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母23来调整第一丝杆21伸出圆管13上方的长度,使得第一丝杆21头部的顶托22顶紧方管的端部下方。由于第一套管31与两个第二固定件12之间采用的销连接,因此可以调整角度。通过调节第二调节螺母34和第三调节螺母35来调整整个斜撑3的长度和水平方向的角度,使得斜撑3的斜撑顶托4位于方管一侧的四分之一位置处,在方管的对应位置打孔,使得斜撑顶托4与方管之间通过铁销固定连接。由此,支撑装置与方管共同构成三角支撑结构,组装成如图7所示的结构。

当方管一端的组合楼板支撑装置安装好后,方管的另一端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组合安装,使得方管水平架设于两个支撑装置与方管共同构成的两个三角支撑结构上,方管上部紧靠楼板底部,两个支撑装置的斜撑顶托4分别位于方管两侧的四分之一位置处,组合安装好成如图8所示的结构。其中,方管为方钢管,第一固定件11与h形钢梁的翼缘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式固定,斜撑顶托4与方管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式固定。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