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效果优良的抗震型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9523发布日期:2021-04-30 09:3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效果优良的抗震型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效果优良的抗震型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各种钢材料所组成的结构,钢结构大多是由型钢和钢板制成的钢制用品,现在钢结构多用来辅助各种设备的安装,但钢结构在遇到撞击或者抖动后会对设备的工作产生影响,就需要对钢结构添加减震的装置,但现有的钢结构减震装置结构单一,不能达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从而导致了钢结构在受到震动后影响设备工作的问题,且钢结构被撞击损坏后,减震装置与钢结构不能拆卸,丢弃钢结构的同时也要将减震装置一并丢弃,从而无法回收减震装置,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效果优良的抗震型钢结构,解决了钢结构之间是通过焊接和螺栓来连接,减震效果较差,且钢结构被震动损坏时,减震装置与钢结构不便拆卸,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效果优良的抗震型钢结构,包括钢板、硅胶垫、第一壳体、连接机构、第一减压机构、连接槽、第二减压机构和回弹机构,所述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垫,硅胶垫的下表面与连接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靠近连接机构的一侧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减压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减压机构,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对应第一减压机构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减压机构的下侧设置有回弹机构,回弹机构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减压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和硅胶垫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壳体从左往右均匀排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硅胶垫下表面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二壳体正面的左右两侧面对应把手的位置均开设有第四通孔,把手位于第四通孔内,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面对应卡块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卡块均贯穿第一通孔并分别卡在两个连接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减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下表面的挤压盒,挤压盒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挤压板的下侧设置有橡胶气囊,所述挤压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回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内的支撑板,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两个第三弹簧的底端均与回弹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挤压柱底端贯穿第三通孔并固定连接在回弹板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减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内壁下表面的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内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上表面与回弹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所述第三壳体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气管,气管的一端贯穿第三壳体并位于橡胶板的下侧,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板的上表面并与橡胶气囊的进气口连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减震效果优良的抗震型钢结构,通过设置硅胶垫、挤压盒、挤压板、挤压柱、第三弹簧和回弹板,硅胶垫因具有弹性,可以适量减小震动所产生的晃动,当钢板发生震动时会带动挤压盒向下移动,挤压盒带动挤压柱向下移动,挤压柱从而带动回弹板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板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被回弹板带动向下拉伸,第三弹簧在拉伸的过程中便能够对钢板起到减震的作用。

2、该减震效果优良的抗震型钢结构,通过设置挤压柱、第三壳体、推杆、橡胶板、气管、回弹机构、支撑板、第三弹簧和回弹板,当上方的力继续向下挤压时,回弹板向下挤压推杆,推杆从而挤压橡胶板向下移动,推杆在挤压橡胶板时也产生了减震的作用力,橡胶板将第三壳体内的空气通过气管传输至橡胶气囊内,从而使得橡胶气囊膨胀从而达到了缓冲的作用,当钢板在震动的作用下向上晃动时,第二弹簧挤压橡胶气囊,会将多余的气体再通过气管重新传回第三壳体内,回流的气体将推杆向上推,推杆带动回弹板向上推,从而产生向上的推力,第三弹簧在被拉升后回弹,回弹所产生的回弹力对回弹板施加向上的推力,在气体回流时所产生的推力和第三弹簧回弹时所产生的回弹力均能够对钢板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加大减震效果的作用,解决了钢结构在受到震动后容易损坏的问题。

3、该减震效果优良的抗震型钢结构,通过设置卡块、连接板、把手、卡槽、第二壳体、连接块和连接槽,通过将两个把手向相靠近的方向拨动,让固定在把手上的卡块向相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卡块脱离连接槽,从而使得第二壳体不再固定在连接块内,从而能够将第一壳体与钢板进行分离,进而避免了钢结构被震动损坏时,减震装置与钢结构不便拆卸,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板;2、硅胶垫;3、第一壳体;4、连接机构;41、卡块;42、第一弹簧;43、连接板;44、把手;45、第一通孔;46、第二壳体;47、第四通孔;5、连接块;6、第一减压机构;61、第二弹簧;62、挤压板;63、橡胶气囊;64、挤压盒;65、挤压柱;7、连接槽;8、第二减压机构;81、第三壳体;82、推杆;83、橡胶板;84、气管;9、回弹机构;91、支撑板;92、第三弹簧;93、回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效果优良的抗震型钢结构,包括钢板1、硅胶垫2、第一壳体3、连接机构4、第一减压机构6、连接槽7、第二减压机构8和回弹机构9,所述钢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硅胶垫2,硅胶垫2的下表面与连接机构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5,连接块5靠近连接机构4的一侧面开设有连接槽7,通过设置连接块5和连接槽7,连接槽7开设在连接块5内,将连接机构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在连接块5内,从而达到了将第一壳体3与钢板1通过连接机构4固定在一起的作用,所述连接块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减压机构6,所述第一壳体3内设置有第一减压机构6,第一壳体3的上表面对应第一减压机构6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减压机构6的下侧设置有回弹机构9,回弹机构9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减压机构8。

具体的,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3和硅胶垫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壳体3从左往右均匀排列设置,通过设置硅胶垫2,硅胶垫2因其具有高弹性的特征,从而达到了对钢板1进行减震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1-4所示,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硅胶垫2下表面的第二壳体46,第二壳体46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3,连接板43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弹簧42固定连接有卡块41,通过设置第一弹簧42,两个第一弹簧42通过自身弹力伸长抵住卡块41,将卡块41卡在连接槽7中,从而使得连接机构4能够固定在两个连接块5内,所述卡块4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44,所述第二壳体46正面的左右两侧面对应把手44的位置均开设有第四通孔47,把手44位于第四通孔47内,所述第一壳体3的左右两侧面对应卡块4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45,两个卡块41均贯穿第一通孔45并分别卡在两个连接槽7内,通过设置第二壳体46、连接板43、卡块41、把手44,将两个把手4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拨动,把手44带动卡块41移动,使得卡块41脱离连接槽7,从而让第二壳体46不再固定在两个连接块5内,达到了拆卸第一壳体3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减压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块5下表面的挤压盒64,挤压盒64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61,两个第二弹簧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板62,挤压板62的下侧设置有橡胶气囊63,所述挤压盒6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柱65,通过设置第二弹簧61、挤压盒64、挤压板62、橡胶气囊63和挤压柱65,当钢板1震动时,钢板1将挤压盒64向下挤压,挤压盒64将挤压柱65向下挤压,当第三壳体81受到挤压后,将气体通过气管84传送上来后,橡胶气囊63受气膨胀,对挤压板62施加向上的推力,挤压板62对两个第二弹簧61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第二弹簧61受力收缩缓冲,从而使得挤压盒64受到的向下的挤压力减小,从而达到了传递挤压力的同时又进行减震的效果。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回弹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3内的支撑板91,支撑板9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92,两个第三弹簧92的底端均与回弹板9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9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挤压柱65底端贯穿第三通孔并固定连接在回弹板93的上表面,通过设置支撑板91、第三弹簧92和回弹板93,当挤压力向下传送时,回弹板93被挤压柱65带动向下挤压时,支撑板91上的两个第三弹簧92被带动也向下拉伸,第三弹簧92在拉伸的过程中便能够对钢板1起到减震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减压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3内壁下表面的第三壳体81,第三壳体8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内设置有推杆82,推杆82的上表面与回弹板9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8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板83,所述第三壳体81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气管84,气管84的一端贯穿第三壳体81并位于橡胶板83的下侧,气管84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板91的上表面并与橡胶气囊63的进气口连通,通过设置第三壳体81、推杆82、橡胶板83和气管84,挤压力向下传送,使得回弹板93向下挤压推杆82,推杆82挤压橡胶板83向下移动,橡胶板83将第三壳体81内的空气通过气管84传送至橡胶气囊63内,从而达到了减震的同时又进行传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当钢板1产生震动时会带动下方所有装置向下移动,硅胶垫2因弹性强从而能进行首次减震,当压力向下传送至挤压盒64时,挤压盒64带动挤压柱65下移,挤压柱65让回弹板93下移,回弹板93上的第三弹簧92随着回弹板93下移的同时,能够再次达到减震的作用;

s2、上方产生的压力继续向下传递时,回弹板93挤压推杆82向下移动,使得推杆82带动橡胶板83向下移动,推杆82在挤压橡胶板83时也产生了减震的作用力,橡胶板83将第三壳体81内的空气通过气管84推送至橡胶气囊内63,橡胶气囊63膨胀将挤压板62向上推,挤压板62将两个第二弹簧61向上推,两个第二弹簧61对挤压盒64提供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得挤压盒64所受到的来自上方的挤压力减小,从而达到了减震的作用,当橡胶气囊63内的气体过多时,会将气体回送至第三壳体81内,被送回的气体带动推杆82向上移动,使得挤压板62向上移动,第三弹簧92在被拉升后回弹,回弹力将回弹板93向上推,从而也产生了向上的推力,这些所产生的力都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s3、当钢板1因震动而损坏或者需要更换减震装置时,通过将两个把手44向相靠近的方向拨动,让固定在把手44上的卡块41向相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卡块41脱离连接槽7,从而使得第二壳体46不再固定在连接块5内,再将其下方的第一壳体3从连接机构4上卸下,从而达到了拆卸减震装置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能够是固定连接,也能够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能够是机械连接,也能够是电连接;能够是直接相连,也能够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能够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能够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