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7036发布日期:2021-06-11 19:4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通讯塔属于信号发射塔的一种,也叫信号发射塔或信号塔,主要功能支持信号发射,为信号发射天线做支撑。通讯塔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把通讯天线安置到最高点以增加服务半径,以达到理想的通讯效果,目前的高铁线路中,沿途也需要设置大量的通讯塔,来产生和接受无线信号,用以列车上的人员进行通讯。通讯塔的建设首先需要进行通讯塔底座的施工。行通讯塔底座通常固定连接在立柱上,需要将立柱进行固定,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

专利公开号为cn20796012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包括有混凝土基座,混凝土基座为一个矩形结构,埋在土壤中,混凝土基座内部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预埋板,预埋板为矩形钢板,预埋板的四个周边被卡槽卡紧;所述的预埋板上焊接有立柱,预埋板的上方还设置有压板,压板套在立柱上,并压紧预埋板;所述的压板的截面带有台阶,将压板的下表面分为内外两圈,内圈厚度大于外圈厚度,其中内圈压紧预埋板,外圈压紧混凝土基座;所述的压板、混凝土基座、预埋板三者通过螺栓紧固。

该底座结构虽然连接稳定,抗冲击能力强,但是各个结构之间均采用紧密连接,未考虑到立柱和各个紧固件的热胀冷缩的问题,如果立柱受热发生膨胀,会挤压周围的紧固件,使紧固件产生裂痕等,影响紧固效果,因此,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的立柱受热发生膨胀,会挤压周围的紧固件,使紧固件产生裂痕等,影响紧固效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包括用于固定通讯塔立柱的固定块,固定块埋于地下,固定块上表面设有用于放入立柱的凹槽,凹槽的直径大于立柱的直径,凹槽底面设有固定圈,固定圈与立柱过盈配合,凹槽侧面还设有弹性管,弹性管与立柱过盈配合,固定块上表面还设有若干与立柱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板,支撑板均布在立柱的周面。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用于对立柱进行固定,将立柱固定安装在固定块的凹槽内,可与提升立柱的抗冲击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凹槽直径大于立柱的直径,即立柱安装在凹槽中时,立柱与凹槽之间会存留一定的缝隙,立柱受热膨胀时,不会挤压到凹槽表面,解决了决传统的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的立柱受热发生膨胀,会挤压周围的紧固件,使紧固件产生裂痕等,影响紧固效果的问题。

3.凹槽内的固定圈用于对立柱进行支撑定位,防止立柱在凹槽内晃动,提高立柱的稳定性。

4.凹槽侧面的弹性管可以对立柱进行固定,并且弹性管受到挤压时会产生形变,不会产生裂纹,对立柱进行固定的同时也保证了立柱的受热膨胀空间。

5.支撑板用于对立柱进行固定,将支撑板均匀设置在立柱的周面,可以分担立柱受到的冲击力,提高立柱的抗冲击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圈、弹性管和支撑板等,可以对铁路通讯塔的立柱进行固定,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仅提高了立柱承受冲击的能力,还为立柱的受热膨胀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决了决传统的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的立柱受热发生膨胀,会挤压周围的紧固件,使紧固件产生裂痕等,影响紧固效果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底面设有防滑面。防滑面可以提升固定块的稳固效果。

进一步,所述防滑面为三角形的齿面。三角形的齿面具有良好的防滑能力。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为凸形,固定块周端均匀设有若干配重块。配重块可以提高立柱的抗冲击能力,提高立柱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与配重块卡接,配重块上设有卡块,固定块上设有可与卡块配合的卡槽。卡接结构防止配重块与固定框脱离。

进一步,所述配重块通过铆钉埋于地下。将配重块固定埋于地下,提高立柱抗冲击能力。

进一步,所述配重块为实心铅块,铅块表面设有保护层。实心铅块密度高,保护层用于防止铅元素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固定块1、立柱2、支撑板3、弹性管4、固定圈5、配重块6、铆钉7、卡块8。

一种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固定通讯塔的立柱2的固定块1,固定块1埋于地下,固定块1为凸形,固定块1周端均匀卡接有若干配重块6,配重块6上设有卡块8,固定块1上设有可与卡块8配合的卡槽,配重块6通过铆钉7埋于地下,配重块6为实心铅块,铅块表面设有保护层,固定块1上表面设有用于放入立柱2的凹槽,凹槽的直径大于立柱2的直径,凹槽底面设有固定圈5,固定圈5与立柱2过盈配合,凹槽侧面还设有弹性管4,弹性管4与立柱2过盈配合,固定块1底面设有防滑面,防滑面为三角形的齿面,固定块1上表面还设有若干与立柱2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板3,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为十个且均布在立柱2的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立柱2安装在固定块1的凹槽内的固定圈5中,固定圈5可以对立柱2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防止立柱2在凹槽内晃动,同时,固定块1上表面的支撑板3也能够对立柱2进行周向定位,并且支撑板3还能承担立柱2受到的冲击力,凹槽的内壁与立柱2之间设有弹性管4,弹性管4在受到应力时会产生变形,但不会产生裂缝,并且其变形可与恢复,当立柱2受热产生膨胀时,立柱2挤压弹性管4,而不会挤压凹槽内壁,弹性管4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配重块6用于提升立柱2的抗冲击能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圈5、弹性管4和配重块6等,在对铁路通讯塔的立柱2进行固定的同时,还提高了立柱2承受冲击的能力,并且弹性管4可以对立柱2的热胀冷缩起到缓冲的作用,决了决传统的铁路通讯塔底座结构的立柱2受热发生膨胀,会挤压周围的紧固件,使紧固件产生裂痕等,影响紧固效果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