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性能试验用材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8839发布日期:2021-09-18 00:3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的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性能试验用材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渣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性能试验用材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日益增多,如钢渣、粉煤灰、矿渣和硅灰等工业废渣的排放量均很大,其中钢渣的实际利用率还比较低。大量的钢渣仍处于堆存和填埋状态,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浪费土地资源,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进一步加强钢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3.但是现有的材料混合装置存在着不方便对储料斗进行拆装,不方便对储料斗内的料物进行持续输送和不使用时不方便将控制架收起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化的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性能试验用材料混合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性能试验用材料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材料混合装置存在着不方便对储料斗进行拆装,不方便对储料斗内的料物进行持续输送和不使用时不方便将控制架收起的问题。一种智能化的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性能试验用材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框,倒u型安装架,倒梯形斗,便拆储料架结构,定量导出架结构,抽水泵,抽水管,加水管,出水管,搅拌电机,传动杆,绞龙搅拌叶,导出框,l型插板和可调控制架结构,所述的倒u型安装架螺栓安装在混合框的上部;所述的倒梯形斗由左至右依次嵌入在倒u型安装架的上部;所述的便拆储料架结构分别安装在倒梯形斗的上部;所述的定量导出架结构安装在便拆储料架结构的内侧;所述的抽水泵螺栓安装在倒u型安装架的左侧;所述的抽水管插接在抽水泵的左侧入水口处;所述的加水管插接在抽水泵的出水口处,同时螺钉安装在混合框的内侧顶部;所述的出水管分别插接在加水管的内侧;所述的搅拌电机螺栓按安装在混合框的左侧下部;所述的传动杆设置在混合框的内侧下部,同时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绞龙搅拌叶设置在混合框的内侧,同时焊接在传动杆的外侧;所述的导出框焊接在混合框的右侧下部;所述的l型插板插接在导出框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可调控制架结构安装在混合框的前部右上侧;所述的便拆储料架结构包括储存斗,左侧板,t型插块,右侧板,t型插槽和导向板,所述的左侧板焊接在储存斗的左侧;所述的右侧板焊接在储存斗的右侧;所述的t型插槽开设在右侧板的右侧上下两部。
6.优选的,所述的定量导出架结构包括安装托架,输料电机,输料杆,输料绞龙,导出管和电磁阀,所述的安装托架螺栓安装在储存斗的中上部;所述的输料电机螺栓安装在安装托架的上部;所述的输料杆螺栓安装在输料电机的下部输出轴上;所述的电磁阀螺纹连接在导出管的下部。
7.优选的,所述的可调控制架结构包括安装外框,橡胶密封垫,控制框,控制器,操控按钮和把手,所述的安装外框螺钉安装在混合框的前部右上侧;所述的控制器螺钉安装在控制框的内部下部;所述的操控按钮胶接在控制框的前部上侧;所述的把手螺钉安装在控制框右端后侧的中间位置。
8.优选的,所述的t型插块焊接在左侧板的左侧上下两部。
9.优选的,所述的输料绞龙设置在导出管的内侧,同时焊接在输料杆的外侧下部。
10.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框轴接在安装外框的内部右侧。
11.优选的,所述的导出管焊接在储存斗的下部。
12.优选的,所述的储存斗的下部与倒梯形斗贴合,同时相互螺栓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的橡胶密封垫胶接在安装外框的内壁四周位置。
14.优选的,所述的导向板分别螺钉安装在左侧板的上部以及右侧板的上部。
15.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器采用fx2n

48系列的plc,所述的搅拌电机和输料电机分别采用y2

1电机,所述的电磁阀采用两瓦常闭电磁阀,所述的抽水泵采用型号为upa90的水泵,所述的操控按钮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搅拌电机、输料电机、电磁阀和抽水泵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t型插块焊接在左侧板的左侧上下两部,有利于在使用时将t型插块插入到右侧板内的t型插槽内实现多个储存斗的组装。
18.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输料绞龙设置在导出管的内侧,同时焊接在输料杆的外侧下部,有利于在使用时利用输料电机通过输料杆带动输料绞龙旋转将使储存斗内的料物从导出管内持续向下输送。
19.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框轴接在安装外框的内部右侧,有利于在不使用时向安装外框内掰动控制框,并将控制框放置在安装外框的内侧,从而能够对控制框起到防护作用。
20.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出管焊接在储存斗的下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将储存斗内的料物向下导向,以便将物料导落到混合框的内侧。
2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存斗的下部与倒梯形斗贴合,同时相互螺栓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储存斗进行存放安装。
22.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橡胶密封垫胶接在安装外框的内壁四周位置,有利于在与控制框接触时能够增加连接处的密封效果,从而避免灰尘或水液渗入。
23.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向板分别螺钉安装在左侧板的上部以及右侧板的上部,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对左右两侧的储存斗起到遮挡功能。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拆储料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量导出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控制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图。
29.图中:
30.1、混合框;2、倒u型安装架;3、倒梯形斗;4、便拆储料架结构;41、储存斗;42、左侧板;43、t型插块;44、右侧板;45、t型插槽;46、导向板;5、定量导出架结构;51、安装托架;52、输料电机;53、输料杆;54、输料绞龙;55、导出管;56、电磁阀;6、抽水泵;7、抽水管;8、加水管;9、出水管;10、搅拌电机;11、传动杆;12、绞龙搅拌叶;13、导出框;14、l型插板; 15、可调控制架结构;151、安装外框;152、橡胶密封垫;153、控制框;154、控制器;155、操控按钮;15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32.实施例:
33.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3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性能试验用材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框1,倒u型安装架2,倒梯形斗3,便拆储料架结构4,定量导出架结构5,抽水泵6,抽水管7,加水管8,出水管9,搅拌电机10,传动杆 11,绞龙搅拌叶12,导出框13,l型插板14和可调控制架结构15,所述的倒u 型安装架2螺栓安装在混合框1的上部;所述的倒梯形斗3由左至右依次嵌入在倒u型安装架2的上部;所述的便拆储料架结构4分别安装在倒梯形斗3的上部;所述的定量导出架结构5安装在便拆储料架结构4的内侧;所述的抽水泵6螺栓安装在倒u型安装架2的左侧;所述的抽水管7插接在抽水泵6的左侧入水口处;所述的加水管8插接在抽水泵6的出水口处,同时螺钉安装在混合框1的内侧顶部;所述的出水管9分别插接在加水管8的内侧;所述的搅拌电机10螺栓按安装在混合框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传动杆11设置在混合框1 的内侧下部,同时与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绞龙搅拌叶12设置在混合框1的内侧,同时焊接在传动杆11的外侧;所述的导出框13焊接在混合框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l型插板14插接在导出框13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可调控制架结构15安装在混合框1的前部右上侧;所述的便拆储料架结构4包括储存斗41,左侧板42,t型插块43,右侧板44,t型插槽45和导向板46,所述的左侧板42焊接在储存斗41的左侧;所述的右侧板44焊接在储存斗41 的右侧;所述的t型插槽45开设在右侧板44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t型插块43焊接在左侧板42的左侧上下两部,在使用时将t型插块43插入到右侧板 44内的t型插槽45内实现多个储存斗41的组装,所述的储存斗41的下部与倒梯形斗3贴合,同时相互螺栓连接,在使用时方便对储存斗41进行存放安装,所述的导向板46分别螺钉安装在左侧板42的上部以及右侧板44的上部,在使用时能够对左右两侧的储存斗41起到遮挡功能。
35.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定量导出架结构5包括安装托架51,输料电机52,输料杆53,输料绞龙54,导出管55和电磁阀56,所述的安装托架51螺栓安装在储存斗41的中上部;所述的输料电机52螺栓安装在安装托架51的上部;所述的输料杆53螺栓安装在输料电机52的下部输出轴上;所述的电磁阀56螺纹连接在导出管55的下部;所述的输料绞龙54设置在导出管55的内侧,同时焊接在输料杆53的外侧下部,在使用时利用输料电机 52通过输料杆53带动输料绞龙54旋转将使储存斗41内的料物从导出管55内持续向下输送,所述的导出管55焊接在储存斗41的下部,在使用时方便将储存斗41内的料物向下导向,以便将物料导落到混合框1的内侧。
36.如附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控制架结构15包括安装外框151,橡胶密封垫152,控制框153,控制器154,操控按钮155和把手 156,所述的安装外框151螺钉安装在混合框1的前部右上侧;所述的控制器154 螺钉安装在控制框153的内部下部;所述的操控按钮155胶接在控制框153的前部上侧;所述的把手156螺钉安装在控制框153右端后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框153轴接在安装外框151的内部右侧,在不使用时向安装外框151内掰动控制框153,并将控制框153放置在安装外框151的内侧,从而能够对控制框153起到防护作用,所述的橡胶密封垫152胶接在安装外框151的内壁四周位置,在与控制框153接触时能够增加连接处的密封效果,从而避免灰尘或水液渗入。
37.工作原理
38.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根据材料的输料旋转相对应数量的储存斗41,然后利用t型插块43插接在t型插槽45内实现对储存斗41的组装,然后将储存斗41放置在倒梯形斗3内,同时利用螺栓对其固定,接着将原料倒入到储存斗41内利用输料电机52通过输料杆53带动输料绞龙54在导出管55内旋转,将原料从导出管55内向下导落,输料电机52带动输料绞龙54旋转相对用的圈数后,利用控制器154控制电磁阀56关闭,以及控制输料电机52停止旋转,同时利用抽水泵6通过抽水管7对外部水液进行抽取,然后经过加水管8 在出水管9向下滴落,同时利用搅拌电机10通过传动杆11带动绞龙搅拌叶12 旋转实现对混合框1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最后将l型插板14从导出框13内抽出,并将混合后的料物从导出框13内排出,且在且在不使用时将控制框153闭合在安装外框151的内侧即可。
39.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