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轻钢结构装配式绿色建筑。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而在市面上最常见的装配式建筑大多都是是预制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轻钢结构是一种年轻而极具生命力的钢结构体系,已广泛应用于一般工农业、商业、服务性建筑,如办公楼、别墅、仓库、体育场馆、娱乐、旅游建筑和低、多层住宅建筑等领域,用预制轻钢结构制作的建筑,是比较安全的。
现有应用中,使用预制轻钢结构制作的建筑在工地中很常见,供工人居住,因为工地经常搬动,所以这种建筑也需要经常进行移动,现有技术中的此建筑,因为体积较大,在进行拆卸或者组装的时候非常麻烦,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轻钢建筑拆卸和组装非常麻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预制轻钢结构装配式绿色建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轻钢结构装配式绿色建筑,包括围板,所述围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围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二合页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插销。
优选的,所述围板的正面设置有门,所述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门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围板的正面开设有窗户,所述窗户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围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光屋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轻钢结构装配式绿色建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合页、螺钉、第二合页、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插销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将本建筑进行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合页上的螺钉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拧出来,这样就可以将四个围板拆下,然后将第一支撑杆中的插销拔出,这样第二支撑杆将会缩进第一支撑杆中,第二支撑杆顶端的圆头依旧漏在外面,圆头在顶板内的滑槽内进行滑动,即可通过第二合页的铰链连接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放倒在底板上,这样就可以很轻易地对本建筑进行搬运,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制轻钢建筑拆卸和组装非常麻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板、固定块、反光屋顶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反光屋顶可以将太阳光进行反射,使太阳光无法对本建筑进行照射,从而减小因照射产生的热量,两个散热板可以将建筑内的热量进行散发,两种方法配合,可以使建筑内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状态。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制轻钢建筑拆卸和组装非常麻烦的问题,并且可以使建筑内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合页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反光屋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围板;2、第一合页;3、螺钉;4、底板;5、第二合页;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插销;9、门;10、把手;11、窗户;12、散热板;13、顶板;14、滑槽;15、固定孔;16、固定块;17、反光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6,一种预制轻钢结构装配式绿色建筑,包括围板1,围板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围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2,第一合页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3,围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4,底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5,第二合页5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有第一支撑杆6,第一支撑杆6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6的内部设置有插销8,通过第一合页2、螺钉3、第二合页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插销8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将本建筑进行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合页2上的螺钉3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拧出来,这样就可以将四个围板1拆下,然后将第一支撑杆6中的插销8拔出,这样第二支撑杆7将会缩进第一支撑杆6中,第二支撑杆7顶端的圆头依旧漏在外面,圆头在顶板13内的滑槽内进行滑动,即可通过第二合页5的铰链连接将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放倒在底板4上,这样就可以很轻易地对本建筑进行搬运,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制轻钢建筑拆卸和组装非常麻烦的问题,围板1的正面设置有门9,门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门9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0,把手10的数量为两个,围板1的正面开设有窗户11,窗户11的数量为两个,围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板12,散热板12的数量为两个,围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3,顶板1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的数量为两个,顶板13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5,固定孔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孔15的内部插接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光屋顶17,通过散热板12、固定块16、反光屋顶17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反光屋顶17可以将太阳光进行反射,使太阳光无法对本建筑进行照射,从而减小因照射产生的热量,两个散热板12可以将建筑内的热量进行散发,两种方法配合,可以使建筑内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合页2、螺钉3、第二合页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插销8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将本建筑进行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合页2上的螺钉3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拧出来,这样就可以将四个围板1拆下,然后将第一支撑杆6中的插销8拔出,这样第二支撑杆7将会缩进第一支撑杆6中,第二支撑杆7顶端的圆头依旧漏在外面,圆头在顶板13内的滑槽内进行滑动,即可通过第二合页5的铰链连接将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放倒在底板4上,这样就可以很轻易地对本建筑进行搬运,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制轻钢建筑拆卸和组装非常麻烦的问题,通过散热板12、固定块16、反光屋顶17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反光屋顶17可以将太阳光进行反射,使太阳光无法对本建筑进行照射,从而减小因照射产生的热量,两个散热板12可以将建筑内的热量进行散发,两种方法配合,可以使建筑内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