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结构及具有悬挂结构的吊顶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2453发布日期:2021-02-09 19:0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挂结构及具有悬挂结构的吊顶模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装吊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悬挂结构及具有悬挂结构的吊顶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一、缝隙问题
[0003]
传统吊顶的安装模式均为龙骨卡扣式,吊顶模块的安装都是由下而上靠三角龙骨的夹紧力安装入三角龙骨中。
[0004]
吊顶模块为了安装入三角龙骨中就会存在有折边,例如铝扣板或集成吊顶电器面板的后部边沿具有四根折边,而因为折边的存在,水平拼接的铝扣板之间肯定会存在缝隙,而且折板越厚,缝隙也越大;也有安装工无法做到几根三角龙骨绝对平行,导致板与板之间的裂缝。
[0005]
传统吊顶的安装方式,板材在安装时4个折边只有2个折边是卡在三角龙骨内的,另外2个折边没有固定也没有调平,经常会产生2个折边相对平整度好另外2个折边平整度差的情况,板材尺寸越大越明显。
[0006]
二、安装问题:
[0007]
传统吊顶模块的安装是由下而上靠三角龙骨的夹紧力安装入三角龙骨中。这种方式在安装大板(面积大的板材)的时候需要将整条折边全部卡进去,因为摩擦力跟边长有关,所以大板的安装非常不便,平整度也差。
[0008]
这种安装方式因为吊顶模块自重的原因会逐渐下滑导致平整度差,例如较重的铝扣板、集成吊顶电器面板,或者三角龙骨夹力降低也有板材掉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结构及具有悬挂结构的吊顶模块,其通过悬挂方式取代卡扣式,吊顶模块上的折边取消,吊顶模块水平拼接实现减小缝隙,降低掉落危险。
[00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11]
一种悬挂结构,包括设在顶部的矩形龙骨,还包括吊顶模块,吊顶模块的侧面设有连接型材,连接型材连接有悬挂件,悬挂件用于悬挂在矩形龙骨上实现吊顶模块的水平吊装;两相邻吊顶模块通过相对应的悬挂件吊装在矩形龙骨上并平齐拼接。
[0012]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连接型材包括水平朝向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侧相邻有朝向上的第二卡槽;悬挂件包括水平朝向的第三卡槽,第三卡槽向上延伸折弯形成用于悬挂在矩形龙骨上的第一挂板;第一卡槽与第三卡槽交错插入形成固定。
[0013]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连接型材还包括第一卡槽底部相邻水平朝向的第四卡槽;还包括找平件,找平件的截面呈长条形,找平件的两端分别插入
两相邻连接型材的第四卡槽内固定。
[0014]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夹紧件,夹紧件的截面呈拱形,夹紧件的两端分别嵌入两相邻连接型材的第二卡槽内并相向靠拢;螺栓穿过第三卡槽旋入第二卡槽内固定。
[001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夹紧件的两端底部向外开口并且内表面凸出形成凸条,第二卡槽的内表面凹陷形成与凸条匹配的凹条。
[0016]
一种吊顶模块,包括上述的悬挂结构;吊顶模块包括四根连接型材首尾拼接而成的外框,外框的内部设有蜂窝板,蜂窝板的底面和顶面设有铝板。
[0017]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连接型材还包括第二卡槽和第四卡槽内侧凸出的连接块,连接块插入蜂窝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块和找平件的上下表面开设有若干的条形凹槽。
[0018]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悬挂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
[0020]
1、通过连接型材和悬挂件配合,取代了折边与三角龙骨的卡扣式,本实用新型采用悬挂式,减少缝隙,甚至到达“无缝”的视觉效果;
[0021]
2、吊顶模块通过悬挂件吊装在矩形龙骨上,减少下滑导致平整度差的可能性,不存在三角龙骨夹力降低,掉落的危险;
[0022]
3、通过找平件和夹紧件,提高平整度,四条连接型材都可以插入找平件,保证四边均平整;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图2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型材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件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件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找平件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件结构示意图。
[0032]
附图标记:矩形龙骨01;吊顶模块02;蜂窝板020;铝板021;连接型材 03;第一卡槽030;第二卡槽031;凹条0310;第四卡槽032;连接块033;悬挂件04;第三卡槽040;第一挂板041;找平件05;条形凹槽050;夹紧件06;凸条06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34]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悬挂结构,包括设在顶部的矩形龙骨01,矩形龙骨01 即为现有吊顶中的主龙骨,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吊装在主龙骨上,也可以是主龙骨连接了副龙骨,吊装在副龙骨上,主副龙骨均为矩形龙骨01,取消了三角龙骨的使用;
[0035]
还包括吊顶模块02,吊顶模块02的侧面设有连接型材03,连接型材03连接有悬挂件04,悬挂件04用于悬挂在矩形龙骨01上实现吊顶模块02的水平吊装;两相邻吊顶模块02通过相对应的悬挂件04吊装在矩形龙骨01上并平齐拼接。
[0036]
如上所述,连接型材03与悬挂件04相连接,通过悬挂件04将吊顶模块02 吊装在矩形龙骨01上,实现吊顶模块02水平拼接在一起,取代了折边和三角龙骨的卡扣式连接,减小缝隙,甚至在视觉上消除缝隙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安装采用悬挂式,吊顶模块02挂住后,不存在因产品重量下滑的可能性。而此结构的设计是采用悬挂式结构,仅需要将板材挂到矩形龙骨01上即可,安装更为便利。
[0037]
进一步的,连接型材03由铝型材制成,连接型材03包括水平朝向的第一卡槽030,第一卡槽030内侧相邻有朝向上的第二卡槽031;悬挂件04包括水平朝向的第三卡槽040,第三卡槽040向上延伸折弯形成用于悬挂在矩形龙骨01上的第一挂板041;第一卡槽030与第三卡槽040交错插入形成固定。相对的连接型材03 上的悬挂件04错位设置,避免两相邻吊顶模块02上的悬挂件04碰撞在一起无法吊装;
[0038]
如上所述,第三卡槽040交错插入第一卡槽030内紧配合形成固定,优选的,第一卡槽030的边沿凸出形成垫块,填充第三卡槽040,减少晃动;
[0039]
进一步的,连接型材03还包括第一卡槽030底部相邻水平朝向的第四卡槽 032,第一卡槽030与第四卡槽032一体成型;还包括找平件05,找平件05的截面呈长条形,找平件05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相邻连接型材03的第四卡槽032内固定,找平件05对吊顶模块02起到了上下调整平齐作用。
[0040]
如上所述,两相邻吊顶模块02悬挂好后,再加入一条找平件05,让板材与板材之间的缝隙完全密合,不存在错层。这样也避免了安装工因为龙骨安装高度误差而产生缝隙。且四边均可以加找平件05,保证四边均平整。
[0041]
安装过程,前一块吊顶模块02通过悬挂件04吊装在巨型龙骨上,在前一块吊顶模块02的第四卡槽032内插入找平件05,后一个吊顶模块02预先通过悬挂件 04吊装在巨型龙骨上,然后推动后一个吊顶模块02的第四卡槽032插入找平件05 内实现进一步固定拼接;
[0042]
进一步的,还包括夹紧件06,夹紧件06由弹性塑料制成,夹紧件06的截面呈拱形,夹紧件06的两端分别嵌入两相邻连接型材03的第二卡槽031内并相向靠拢;并且螺栓穿过第三卡槽040旋入第二卡槽031内固定;第一卡槽030和第二卡槽031组合使用,对第三卡槽040起到垂直和水平的两个方向限位,就是第一卡槽030与第三卡槽040交错,对第三卡槽040垂直方向移动限位,螺栓穿过第三卡槽040旋入第二卡槽031,对第三卡槽040水平方向移动限位,连接更加牢固。
[0043]
如上所述,夹紧件06插入两个相邻的连接型材03内,将两个连接型材03牵拉住,减少吊顶模块02错位,有利于消除缝隙;
[0044]
进一步的,夹紧件06的两端底部向外开口并且内表面凸出形成凸条060,第二卡槽031的内表面凹陷形成与凸条060匹配的凹条0310。
[0045]
如上所述,夹紧件06的凸条060嵌入第二卡槽031的凹条0310内,夹紧件06 能够更好的固定在连接型材03上;
[0046]
一种吊顶模块02,包括上述的悬挂结构;吊顶模块02包括四根连接型材03 首尾拼接而成的外框,四根连接型材03可以焊接合成外框,外框的内部设有蜂窝板020,连接型材
03粘贴在蜂窝板020的侧面上,蜂窝板020的底面和顶面设有铝板021,铝板021覆盖住整个蜂窝板020和连接型材03,通过悬挂结构实现“无缝”平齐的拼接效果,取代了铝扣板的三角龙骨卡扣式安装,还能够实现大面积安装,不会出现下坠,更加平整。
[0047]
进一步的,连接型材03还包括第二卡槽031和第四卡槽032内侧凸出的连接块033,连接块033的内部中空,减轻重量,减低成本;连接块033插入蜂窝板020 的侧面固定,连接块033与蜂窝板020通过胶水黏贴,连接块033和找平件05的上下表面开设有若干的条形凹槽050,条形凹槽050能够有利于胶水溢出,增加黏贴的面积,黏贴更加牢固。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