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5700发布日期:2021-05-28 11:1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p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然而传统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安装时,大多是利用吊车等大型设备持续性对其进行吊装对接,不能预先对其卡紧固定,直至使用者对其进行固定或者浇筑,才能对大型设备进行去除,会长时间的占用大型吊装设备,极大的增加了使用者的成本,同时大型设备长时间的停靠工地,会对交通造成堵塞,提高了事故发生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解决了传统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安装时无法快速对其固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包括楼板、固定柱和固定框,所述楼板顶部的四周均浇筑有定位块,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柱的内腔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空腔的顶部与凹槽的底部连通,所述空腔的底部与定位槽的顶部连通,所述定位槽的内腔与定位块的表面卡接,所述固定框底部的四周均一体成型有配合凹槽使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设置有辅助机构。

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卡块、弹簧、滑杆、滑套和卡槽,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相向的一侧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弹簧,所述固定块内腔两侧正面和背面的中心处均栓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相向的一侧与卡块靠近滑杆的一侧栓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浇筑槽,所述固定柱正面的顶部开设有浇筑孔,所述浇筑孔位于第一浇筑槽的正面,所述第一浇筑槽的底部与空腔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两侧均竖向开设有第二浇筑槽,所述第二浇筑槽的顶部与空腔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四周的顶部均栓接有第一活动座,且第一活动座的内腔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一活动座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座,且第二活动座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楼板的顶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吊环。

优选的,所述空腔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从上至下均依次嵌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阵列状排布。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吊环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框快速吊装,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安装速度,通过卡块、弹簧、滑杆、滑套和卡槽,便于使用者利用弹簧的弹性回弹,使卡块快速与卡槽的内腔卡接,从而对固定框和固定柱进行快速预先固定,避免了使用者需要利用大型设备长时间对其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活动杆、第一活动座和第二活动座的配合,进一步对固定柱和固定框进行固定限位,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安装时无法快速对其固定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浇筑槽和浇筑孔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浇筑槽和空腔内快速浇筑混凝土,使固定块和固定柱能完美融合,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浇筑槽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混凝土使定位块和固定柱完美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固定柱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整体稳定性,通过加强筋的配合,提高了固定柱的整体强度,使固定柱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局部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固定柱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固定块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a区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标号:1、楼板;2、固定柱;3、固定框;4、吊环;5、浇筑孔;6、活动杆;7、安装板;8、固定块;9、辅助机构;91、卡块;92、弹簧;93、滑杆;94、滑套;95、卡槽;10、第一浇筑槽;11、凹槽;12、空腔;13、定位槽;14、定位块;15、第二浇筑槽;1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局部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固定柱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固定块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2所示a区的结构放大图,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包括楼板1、固定柱2和固定框3,所述楼板1顶部的四周均浇筑有定位块14,所述固定柱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固定柱2的内腔开设有空腔12,所述固定柱2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3,所述空腔12的顶部与凹槽11的底部连通,所述空腔12的底部与定位槽13的顶部连通,所述定位槽13的内腔与定位块14的表面卡接,所述固定框3底部的四周均一体成型有配合凹槽11使用的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内腔设置有辅助机构9。

所述辅助机构9包括卡块91、弹簧92、滑杆93、滑套94和卡槽95,所述固定块8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卡块91,所述卡块91相向的一侧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弹簧92,所述固定块8内腔两侧正面和背面的中心处均栓接有滑杆93,所述滑杆93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滑套94,所述滑套94相向的一侧与卡块91靠近滑杆93的一侧栓接,通过卡块91、弹簧92、滑杆93、滑套94和卡槽95,便于使用者利用弹簧92的弹性回弹,使卡块91快速与卡槽95的内腔卡接,从而对固定框3和固定柱2进行快速预先固定,避免了使用者需要利用大型设备长时间对其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块8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浇筑槽10,所述固定柱2正面的顶部开设有浇筑孔5,所述浇筑孔5位于第一浇筑槽10的正面,所述第一浇筑槽10的底部与空腔12的顶部连通,通过第一浇筑槽10和浇筑孔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浇筑槽10和空腔12内快速浇筑混凝土,使固定块8和固定柱2能完美融合,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稳定性。

所述定位块14的两侧均竖向开设有第二浇筑槽15,所述第二浇筑槽15的顶部与空腔12的底部连通,通过第二浇筑槽1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混凝土使定位块14和固定柱2完美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固定柱2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整体稳定性。

所述固定柱2四周的顶部均栓接有第一活动座,且第一活动座的内腔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远离第一活动座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座,且第二活动座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底部与楼板1的顶部栓接,通过活动杆6、第一活动座和第二活动座的配合,进一步对固定柱2和固定框3进行固定限位,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框3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吊环4,通过吊环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框3快速吊装,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安装速度。

所述空腔12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从上至下均依次嵌设有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呈阵列状排布,通过加强筋16的配合,提高了固定柱2的整体强度,使固定柱2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利用大型设备将固定柱2吊起,随后将固定柱2向下移动,直至定位槽13与定位块14卡接,同时使用者利用活动杆6、第一活动座和第二活动座对固定柱2进行固定限位,随后使用者利用吊装设备通过吊环4将固定框3快速吊起并移动至固定柱2的上方,此时吊装设备带动固定框3下移,直至固定块8进入凹槽11的内腔,在固定块8移动的同时凹槽11会对卡块91进行挤压,此时卡块91受力同时向内侧移动,并对弹簧92进行挤压,直至固定块8完全进入凹槽11的内腔,此时通过弹簧92的弹性回弹,从而带动卡块91迅速进入卡槽95的内腔,从而对固定框3和固定柱2进行快速预先固定,避免了使用者需要利用大型设备长时间对其进行固定,最后使用者通过浇筑孔5将混凝土经由第一浇筑槽10灌注入空腔12内,随后经由空腔12灌注入第二浇筑槽15,从而使固定柱2和固定框3快速融合固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吊环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框3快速吊装,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安装速度,通过卡块91、弹簧92、滑杆93、滑套94和卡槽95,便于使用者利用弹簧92的弹性回弹,使卡块91快速与卡槽95的内腔卡接,从而对固定框3和固定柱2进行快速预先固定,避免了使用者需要利用大型设备长时间对其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活动杆6、第一活动座和第二活动座的配合,进一步对固定柱2和固定框3进行固定限位,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安装时无法快速对其固定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