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样隔离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样隔离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传染性的疾病初期会由医护人员对区域性群体做相关的采样及检测,检测出被感染人员并做进一步隔离治疗,避免大范围的传染扩散。在采样特定传染性疾病时,出于对医护人员的防护,往往医护人员会在特定的隔离舱内隔离,通过操作台对外部人员进行采样。
在采样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长时间进行站立采样操作,会导致体力消耗大,通常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下肢发麻和局部疼痛、肿胀等不适,不利于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导致医务人员采样操作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样隔离系统,主要目的在于为医务人员长时间采样操作提供倚靠及坐垫支撑,避免医务人员长时间进行站立采样操作导致的体力消耗大,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下肢发麻和局部疼痛、肿胀等不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样隔离系统,包括:
舱体,设置袖套口、第一透明视窗及能够开合的出入口,所述袖套口用于外接医用操作手套;
采样操作台,置于所述第一透明视窗外部,用于放置采样医疗用品;
站姿辅助椅,置于所述舱体内,所述站姿辅助椅包括:坐垫、升降组件、背支撑件和座支撑件,所述坐垫置于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可活动的套固于所述背支撑件,所述升降组件沿所述背支撑件上下滑动,所述座支撑件与所述背支撑件成预设角度固定。
可选的,在上述采样隔离系统中,所述座支撑件,为第一u型连接部,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的开口侧的两端相对收口;
所述背支撑件,为第二u型连接部,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包含两个并排平行滑轨杆;
其中,所述第一u形连接部的开口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开口侧的两端成预设角度连接,所述平行滑轨杆设置有若干限位孔。
可选的,在上述采样隔离系统中,所述升降组件可活动的套固于所述平行滑轨杆,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坐垫支撑托,用于承托所述坐垫;
限位装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匹配的卡栓;
操作把手,控制所述限位装置运动,使得卡栓与所述限位孔的相应位置保持卡接锁定或脱离解锁。
可选的,在上述采样隔离系统中,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座支撑件置于所述背支撑件的两侧。
可选的,在上述采样隔离系统中,所述坐垫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若干个。
可选的,在上述采样隔离系统中,所述坐垫向下倾斜,所述坐垫的中间具有通孔。
可选的,在上述采样隔离系统中,所述坐垫相对座支撑件的高度范围在61~83cm之间可调节。
可选的,在上述采样隔离系统中,所述站姿辅助椅固定于所述舱体的底面或所述站姿辅助椅为可移动座椅。
可选的,在上述采样隔离系统中,所述袖套口的直径范围在25~35cm之间,所述袖套口设置有袖套套筒,所述袖套套筒为柔性橡胶材质。
可选的,在上述采样隔离系统中,还包括,
正负压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舱体内,用于抽气并过滤空气,所述舱体的换风口连接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可切换正压模式和负压模式,其中,
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切换为正压模式,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抽入所述舱体外空气并过滤后,排入所述舱体内,使所述舱体内空间形成正压空间;
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切换为负压模式,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抽入所述舱体内空气并过滤后,排出所述舱体外,使所述舱体内空间形成负压空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采样隔离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样隔离系统,包括:舱体、采样操作台和站姿辅助椅,舱体为可拆卸、组装的具有保温层结构的板房,也可以是具有骨架搭建的隔离帐类舱体,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形式,只要能起到隔离效果即可,所述舱体设置有袖套口、第一透明视窗及能够开合的出入口,第一透明视窗主要用于医务人员在采样操作时,方便观察被采样者的体征情况,第一透明视窗上可以设有对讲设备或扩音器,方便舱内的医务人员与外部的被采样者沟通,所述袖套口用于外接医用操作手套,医务工作者采样时用的医用操作手套密封的外接于袖套口,方便医务人员在不接触被采样者的情况下,进行医学操作,极大限度的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被采样者中有病毒或细菌的携带者,而感染医务人员;所述采样操作台置于所述第一透明视窗外部,用于放置采样医疗用品,方便医务人员在采样过程中取用医疗采样用品及放置采样的样品等,采样操作台可以是可拆卸的,只要在不使用时能够不妨碍移动及运输即可;所述站姿辅助椅置于所述舱体内,所述站姿辅助椅包括:坐垫、升降组件、背支撑件和座支撑件,所述坐垫置于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可活动的套固于所述背支撑件,所述升降组件沿所述背支撑件上下滑动,从而带动置于升降组件上的坐垫上下高度可调,保证了舱内的医务人员在长时间进行采样工作时,可以借助站姿辅助椅进行采样工作,避免由于长时间站立导致的体力消耗过大,局部腿部血液不循环,采样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站姿辅助椅的坐垫高度可调,保证其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医务人员,满足其坐姿高度需求,避免座椅高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的坐姿不适,缩短整个采样时长,所述座支撑件与所述背支撑件成预设角度固定。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样隔离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样隔离系统的门体打开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样隔离系统的舱内打开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站姿辅助椅的结构图;
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0-舱体,11-袖套口,12-第一透明视窗,13-出入口,14-医用操作手套,20-采样操作台,30-站姿辅助椅,31-坐垫,32-升降组件,321-坐垫支撑托,322-限位装置,323-操作把手,33-背支撑件,34-座支撑件,40-正负压过滤装置,50-压力调节阀,60-显示操作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样隔离系统的实施例。
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样隔离系统,包括:舱体10、采样操作台20和站姿辅助椅30,所述舱体10设置有袖套口11、第一透明视窗12及能够开合的出入口13,所述袖套口11用于外接医用操作手套14;所述采样操作台20置于所述第一透明视窗12外部,用于放置采样医疗用品;所述站姿辅助椅30置于所述舱体10内,所述站姿辅助椅30包括:坐垫31、升降组件32、背支撑件33和座支撑件34,所述坐垫31置于所述升降组件32,所述升降组件32可活动的套固于所述背支撑件33,所述升降组件32沿所述背支撑件33上下滑动,所述座支撑件34与所述背支撑件33成预设角度固定。
在具体实施中,采样隔离舱,包括:舱体10、采样操作台20和站姿辅助椅30,舱体10为可拆卸、组装的具有保温层结构的板房,也可以是具有骨架搭建的隔离帐类的舱体,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形式,只要能起到隔离效果即可;舱体10设置有袖套口11、第一透明视窗12和能够开合的出入口13,第一透明视窗12主要用于医务人员在采样操作时,方便观察被采样者的体征情况,第一透明视窗12上可以设有对讲设备或扩音器,方便舱内的医务人员与外部的被采样者沟通,第一透明视窗12上开设有袖套口11,医务工作者采样时用的医用操作手套14密封的外接于袖套口11,方便医务人员在不接触被采样者的情况下,进行医学操作,极大限度的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被采样者中有病毒或细菌的携带者,而感染医务人员,采样操作台20置于第一透明视窗12外,方便医务人员在采样过程中取用医疗采样用品及放置采样的样品等,采样操作台20可以是可拆卸的,只要在不使用时能够不妨碍移动及运输即可。
具体地,站姿辅助椅30可以是特定造型的一款站姿辅助椅30,也可以是不特定造型的一类站姿辅助椅30,站姿辅助椅30包括坐垫31、升降组件32、背支撑件33和座支撑件34,升降组件32可活动的套固于背支撑件33,且可沿所述背支撑件33上下滑动,从而带动置于升降组件32上的坐垫31上下高度可调,保证了舱内的医务人员在长时间进行采样工作时,可以借助站姿辅助椅30进行采样工作,避免由于长时间站立导致的体力消耗过大,局部腿部血液不循环,采样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站姿辅助椅30的坐垫31高度可调,保证其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医务人员,满足其坐姿高度需求,避免座椅高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的坐姿不适,缩短整个采样时长。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座支撑件34,为第一u型连接部,所述第一u型连接部的开口侧的两端相对收口;所述背支撑件33,为第二u形连接部,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包含两个并排平行滑轨杆;其中,所述第一u形连接部的开口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开口侧的两端成预设角度连接,所述平行滑轨杆设置有若干限位孔。
具体地,座支撑件34为第一u型连接部,第一u型连接部的开口侧的两端相对收口,形成一个封口处至开口处逐渐缩小的u型,背支撑件33为第二u型连接部,背支撑件33的两个平行滑轨杆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两个平行滑轨杆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若干组限位孔,用于卡接升降组件32,保证升降组件32能固定在背支撑件33上的特定高度位置,第一u形连接部的开口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连接部的开口侧的两端成预设角度连接,且座支撑件34置于地面,背支撑件33立于座支撑件34上。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升降组件32可活动的套固于所述平行滑轨杆,包括:坐垫支撑托321、限位装置322和操作把手323,所述坐垫支撑托321用于承托所述坐垫31;所述限位装置322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匹配的卡栓;所述操作把手323控制所述限位装置322运动,使得卡栓与所述限位孔的相应位置保持卡接锁定或脱离解锁。
具体地,升降组件32可活动的套固于所述平行滑轨杆,包括:坐垫支撑托321、限位装置322和操作把手323,坐垫支撑托321用于承托所述坐垫31,坐垫31可以是锚固于坐垫支撑托321上,也可以是与坐垫支撑托321一体成型,限位装置322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匹配的卡栓,卡栓可以插入所述限位孔将限位装置322及其上的坐垫31固定在合适医务人员使用的高度,操作把手323控制所述限位装置322运动,使得卡栓与所述限位孔的相应位置保持卡接锁定或脱离解锁,当上抬或下压操作把手323,限位装置322的卡栓与限位孔脱离,限位装置322可沿平行滑轨杆上下移动,当调整至合适高度,松开操作把手323,卡栓与限位孔二者卡接锁定,限位装置322及其坐垫31被固定在适宜高度,保证了操作的便利性。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升降组件32与所述座支撑件34置于所述背支撑件33的两侧。
具体地,升降组件32与座支撑件34置于背支撑件33的两侧,保证了支撑与座椅的稳定性,同时,座支撑件34的底部可以设置有防滑垫块,增大底部的摩擦力,防止站姿辅助椅30滑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坐垫31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若干个。
具体地,坐垫31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若干个间隔布置,防滑凸起可以增大坐垫31表面的摩擦力,防止医务人员在坐坐垫31时滑脱情况的发生。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坐垫31向下倾斜,所述坐垫31的中间具有通孔。
具体地,坐垫31向下倾斜,能在医务人员向后倚靠时提供以舒适的支撑,坐垫31的中间具有通孔,一方面可以增大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坐垫31的通风性,保证医务人员在使用站姿辅助椅30长时间进行采样操作时坐垫31起到排汗通风的作用,让下肢温度下降,长时间使用时能更加舒适一些。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坐垫31相对座支撑件34的高度范围在61~83cm之间可调节。
具体地,坐垫31相对座支撑件34的高度范围在61~83cm之间可调节,符合大多数人在站姿状态下倚靠的高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站姿辅助椅30固定于所述舱体10的底面或所述站姿辅助椅30为可移动座椅。
具体地,站姿辅助椅30固定于所述舱体10的底面或所述站姿辅助椅30为可移动座椅,若站姿辅助椅30固定于舱体10底面,有效的防止使用时滑动和移位,若站姿辅助椅30为可移动座椅,其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纳,避免占用空间,为医务人员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袖套口11的直径范围在25~35cm之间,所述袖套口11设置有袖套套筒,所述袖套套筒为柔性橡胶材质。
具体地,所述袖套口11的直径范围在25~35cm之间,袖套口11设置了大口径的尺寸开口,保证了胳膊操作的活动范围,配合站姿辅助椅30的高度调节,可以适应不同身高体型的医务人员进行采样操作,保证了采样操作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袖套口11设置有袖套套筒,所述袖套套筒为柔性橡胶材质,柔性材质保证了采样操作时双臂不会被干涉。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正负压过滤装置40、压力调节阀50、显示操作装置60,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40设置于所述舱体10内,用于抽气并过滤空气,所述舱体10的换风口连接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40,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40可切换正压模式和负压模式,其中,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40切换为正压模式,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40抽入所述舱体10外空气并过滤后,排入所述舱体10内,使所述舱体10内空间形成正压空间;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40切换为负压模式,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40抽入所述舱体10内空气并过滤后,排出所述舱体10外,使所述舱体10内空间形成负压空间;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置于所述舱体10内,用于测量所述舱体10内的压力情况;所述压力调节阀50置于所述舱体10的侧壁;所述显示操作装置60置于所述舱体10的侧壁,所述显示操作装置60电连接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和所述压力调节装置,所述显示操作装置60用于查看所述舱体10内压力情况,并根据所述压力情况调整所述压力调节阀50的阀口大小。
具体地,正负压过滤装置40可以抽气并过滤空气,空气从所述换风口进入到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40,经所述正负压过滤装置40过滤后,排入所述舱体10内,使所述舱内形成正压空间,当医务工作者在进行采样操作时,舱内转换为正压空间,此时,第一透明视窗12外安装好采样操作台20和袖套套筒及配套的医用操作手套14,站姿辅助椅30根据医务人员的需求调整至合适好的高度,便于医务人员采样操作;当转运病人时,舱内可转换为负压空间,用于转运病人,正负压过滤装置40抽入所述舱体10内空气并过滤后,排出所述舱体10外,此时袖套口11封闭,舱体10的底部可以安装若干个脚轮,脚轮可以设置有刹车固定机构,一方面,当在特定装配点装配好后可推动整个舱体10,移动至采样点,另一方面,当发现有需要隔离的人员时,舱体10迅速转换用作转运病人,加上脚轮后,整个舱体10的移动就更灵活,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推动舱体10至运输地点,方便转运。
显示操作装置60作为中央的集成操作端,可以有效的为使用者提供监测和对相应装置控制的功能,压力调节阀50根据所述显示操作装置60显示的所述压力情况调整所述压力调节阀50的阀口大小,压力调节阀50可以是电连接所述显示操作装置60,进行电信号操作所述压力调节阀50的阀口大小,也可是手动操作,调整所述压力调节阀50的阀口大小。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