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1360发布日期:2021-06-04 18:2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雨水回收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下雨时楼宇的顶层的雨水也需要进行收集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对楼顶的雨水进行收集,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回收装置。
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回收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建筑上的导流管与设置在地面下的储水装置,所述导流管的顶端贯穿楼顶且所述导流管的顶端边沿不高于楼顶平面,所述导流管的底端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设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天时时,楼顶上的雨水会通过导流管流入储水装置内,从而具有便于对楼顶的雨水进行收集的效果。
8.可选的,所述导流管顶端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笼。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导流管的顶端设置过滤笼,进而楼顶上的雨水流入导流内时,过滤笼可以雨水中掺杂的固体垃圾进行过滤,而将过滤笼可拆卸设置,从而能将过滤笼从导流管上拆卸并对过滤笼内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的效果。
10.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顶端水平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过滤笼的顶端边沿处水平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过滤笼和导流管之间设置有固定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过滤笼时,过滤笼上的凸缘架设在安装槽内,且通过固定件具有将过滤笼稳定地安装在导流管上的效果。
12.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相互吸引并贴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互吸引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从而具有便于将过滤笼稳定安装在导流管上的效果。
14.可选的,所述过滤笼的顶端边沿铰接设置有拉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拉环具有便于工作人员竖直向上拉动拉环并将过滤笼从导流管内提出的效果。
16.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底端连通设置有环形渗水带,所述环形渗水带预先设置在
楼宇的四周的地面上,所述环形渗水带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淋落在楼宇侧壁上的雨水顺着楼宇流动到环形渗水带上,然后通过环形渗水带将雨水通向储水装置,进而具有便于对从楼宇侧壁上滑落的雨水进行收集的效果。
18.可选的,所述储水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以及蓄水池,所述第一沉淀池一侧的顶部与所述环形渗水带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一侧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沉淀池一侧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沉淀池侧壁的顶端与所述蓄水池连通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后的雨水进入第一沉淀池的底端,然后雨水中的杂质会沉淀在第一沉淀池的底端,当第一沉淀池内的雨水积多后会流入第二沉淀池中进行进一步的沉淀,最后沉淀后的雨水流入蓄水池内进行储存,从而具有便于雨水进行储存的效果。
20.可选的,所述蓄水池的顶面连通设置有漫溢管,所述漫溢管远离所述蓄水池的一端连接城市排放管道。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蓄水池的顶端设置漫溢管,当蓄水池内水量过多后,具有使得储存的雨水会通过漫溢管流入城市排放管道中的效果。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当下雨天时时,楼顶上的雨水会通过导流管流入储水装置内,从而具有便于对楼顶的雨水进行收集的效果;
24.通过在导流管的顶端设置过滤笼,进而楼顶上的雨水流入导流内时,过滤笼可以雨水中掺杂的固体垃圾进行过滤,而将过滤笼可拆卸设置,从而能将过滤笼从导流管上拆卸并对过滤笼内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的效果;
25.下雨天淋落在楼宇侧壁上的雨水顺着楼宇流动到环形渗水带上,然后通过环形渗水带将雨水通向储水装置,进而具有便于对从楼宇侧壁上滑落的雨水进行收集的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过滤笼和导流管之间位置关系的局部爆照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导流管;11、过滤笼;12、安装槽;13、凸缘;14、第一磁铁;15、第二磁铁;16、拉环;17、环形渗水带;171、第一连通管;18、导流台;2、储水装置;21、第一沉淀池;211、第二连通管;22、第二沉淀池;221、第三连通管;23、蓄水池;24、漫溢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回收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回收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建筑上的导流管1与设置在地面下的储水装置2,导流管1的底端与储水装置2连通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管1设置在楼宇顶端的四角处,且导流管1的顶端贯穿楼顶且导流管1的顶端边沿不高于楼顶平面,回收装置包括预先设置在楼宇顶层的导流台18,导流台18从中央向四角处倾斜,进而楼顶的雨水会沿着导流台18流向导流管1处,然后沿着竖直设置的导流管1流入储水装置2中。
31.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雨水将固体垃圾冲至导流管1处堵塞导流管1,导流管1顶端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笼11,导流管1的顶端水平开设有安装槽12,过滤笼11的顶端边沿处水平设置有凸缘13,凸缘13架设在安装槽12内,且过滤笼11和导流管1之间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第一磁铁14和第二磁铁15,第一磁铁14设置在安装槽12的内壁上,第二磁铁15设置在凸缘13的外侧壁上,且第一磁铁14和第二磁铁15之间相互吸引并贴合;且过滤笼11的顶端边沿铰接设置有拉环16,通过竖直向上拉动拉环16能将第一磁铁14和第二磁铁15分开,进而能将过滤笼11从导流管1内取出,从而具有便于将过滤笼11内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的效果。
32.导流管1的底端连通设置有环形渗水带17,环形渗水带17预先设置在楼宇四周的地面上,储水装置2包括第一沉淀池21、第二沉淀池22以及蓄水池23,环形渗水带17的上连通设置有第一连通管171,第一连通管171远离环形渗水带17的一端贯穿第一沉淀池21的顶端并向第一沉淀池21的底端延伸,第一沉淀池21的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二连通管211,第二连通管211远离第二沉淀池22的一端贯穿第二沉淀池22的顶部并向第二沉淀池22的底端延伸,第二沉淀池22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三连通管221,第三连通管221与蓄水池23的顶部连通;且蓄水池23的顶面连通设置有漫溢管24,漫溢管24远离蓄水池23的一端连接城市排放管道。
33.下雨天时,楼顶的雨水通过导流管1流入环形渗水带17,且楼宇侧壁上的雨水会沿着楼宇的侧壁流入环形渗水带17中,然后雨水流入第一沉淀池21中,雨水在第一沉淀池21中汇聚的过程中,雨水中的杂质会沉淀在第一沉淀池21的底端,当雨水在第一沉淀池21中汇聚到水面高度达到第一连通管171的管口高度时,沉淀后的上层清水流入第二沉淀池22内,经过第二沉淀池22的进一步沉淀后的清水流入蓄水池23内进行储存,进而后期可以通过水泵将蓄水池23内的水进行绿化灌溉或者公共厕所用水等;当蓄水池23内的雨水过多时会从蓄水池23顶面设置的漫溢管24处溢出,通过将漫溢管24连接到城市排放管道可以对过多的雨水进行处理。
34.本实施中第一沉淀池21和第二沉淀池22的顶端设置有将密封盖(图中未画出),通过将密封盖打开能对第一沉淀池21和第二沉淀池22中的沉淀物进行清理的效果。
35.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回收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下雨天时,楼顶的雨水通过导流管1流入环形渗水带17,且楼宇侧壁上的雨水会沿着楼宇的侧壁流入环形渗水带17中,进而雨水通过环形渗水带17流入第一沉淀池21中,通过第一沉淀池21和第二沉淀池22两次沉淀后的清水流入蓄水池23中并进行再次利用,从而具有便于对楼顶的雨水进行收集的效果。
36.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