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58346发布日期:2021-07-23 14:0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充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作为一种可以与外界环境隔离的装置,在抢险救灾、医用隔离、外出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目前钢结构帐篷安装比较复杂,重量大体积大,普通气柱结构帐篷保温隔热效果差,墙面不能满足正压、防核、隔热的要求,尤其不能达到帐篷的刚度,内压外胀的要求,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帐篷的实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充气帐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气帐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帐篷,包括充气篷布,所述充气篷布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设置有若干拉筋布料将外层和内层之间分为若干气囊层,若干气囊层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外层包括朝向气囊层的柔性核辐射屏蔽层,所述柔性核辐射屏蔽层背离气囊层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背离柔性核辐射屏蔽层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背离加强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密封层,所述防水密封层背离隔热层的一侧设置有防紫外线外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当中的充气帐篷在使用时,通过充气设备向充气篷布当中充气,使得多个气囊层充盈气体,充气帐篷成型。拉筋布料将充气篷布分为若干气囊层,结合加强层可增强充气帐篷的整体强度,从而充气帐篷能够承受较大正压的环境;同时各个结构层相互协同设计,使得该充气帐篷还具有防辐射、隔热、防水和防紫外线的作用,从而提高帐篷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内层向远离气囊层的一侧依次包括保温层、加强层、抗菌层、吸潮层和无菌医用内衬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结合隔热层可增强充气帐篷的保温隔热性能,使得充气帐篷内部环境能够长时间保持一个恒温的环境,从而增强充气帐篷的使用舒适度,降低能耗;在内层也设置一层加强层,进一步提升充气帐篷整体的刚度;抗菌层能够使得充气帐篷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病菌起到一定的抗性,结合无菌医用内衬层,减少病菌在充气帐篷上滋生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充气帐篷的实用性;同时吸潮层可将充气帐篷内的水汽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提升充气帐篷内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为tpu复合气密材料热合成型的加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pu复合气密材料热合成型的加强层,不仅具有环保、柔软、高强、体轻等特点,而且具有较佳的保温隔热和防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无菌医用内衬层为医用级无纺布制成的无菌医用内衬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使得充气帐篷内能够产时间保持一个较佳的医用环境,而且在充气帐篷使用完毕后,还可将医用级无纺布制成的无菌医用内衬层从内层上拆卸下来进行替换,方便实用。

优选的,所述柔性核辐射屏蔽层为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或含有钽的复合纤维制成的柔性核辐射屏蔽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强充气帐篷的防辐射性能,使得该充气帐篷在特殊救灾情形下如核泄漏灾害等辐射较强的地方进行使用。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棉布制成的隔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布制成的隔热层不仅造价较低,而且具有较佳的隔热性能。

优选的,所述防水密封层为柔性聚氨酯制成的防水密封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聚氨酯制成的防水密封层具有较佳的隔温和防水性能,能在充气帐篷的表面形成致密防水密封层,从而起到较强的防水和隔热性能。

优选的,所述防紫外线外罩层为防火帆布涂覆银胶而成的防紫外线外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使得充气帐篷具有较佳的阻燃性能,而且使得充气帐篷具有较佳的防紫外线性能。

优选的,所述抗菌层为银纤维制成的抗菌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银纤维具有较佳的防辐射、抗菌、除臭、透气性好等功能,可进一步提升充气帐篷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吸潮层为竹炭纤维棉制成的吸潮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炭纤维棉具有保暖、调温、抗菌、调湿、抗过敏以及释放负离子等功效,从而提升充气帐篷的抑菌和防潮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各个结构层相互协同设计,使得该充气帐篷不仅具有强度高,满足正压的要求,而且还具有防辐射、隔热、防水和防紫外线的作用,从而提高帐篷的实用性;

2.无菌医用内衬层不仅使得充气帐篷内能够产时间保持一个较佳的医用环境,而且在充气帐篷使用完毕后,还可将医用级无纺布制成的无菌医用内衬层从内层上拆卸下来进行替换,方便实用;

3.柔性核辐射屏蔽层可增强充气帐篷的防辐射性能,使得该充气帐篷在特殊救灾情形下如核泄漏灾害等辐射较强的地方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充气篷布;2、外层;21、柔性核辐射屏蔽层;22、加强层;23、隔热层;24、防水密封层;25、防紫外线外罩层;3、内层;31、保温层;32、抗菌层;33、吸潮层;34、无菌医用内衬层;4、拉筋布料;41、通孔;5、气囊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充气帐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充气帐篷,包括充气篷布1,充气篷布1为双层结构,其中,充气篷布1包括朝向室外的外层2和朝向室内的内层3,在外层2和内层3之间的空隙之间固结有若干拉筋布料4,进而将外层2和内层3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未充气时,外层2和内层3之间相互平行,拉筋布料4与外层2和内层3垂直设置;拉筋布料4上将外层2和内层3之间空隙沿其长度分为若干气囊层5,拉筋布料4的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通孔41,以使若干气囊层5之间相互连通,便于充气帐篷的快速充气成型。

参照图2,外层2朝远离气囊层5的方向上依次包括柔性核辐射屏蔽层21、加强层22、隔热层23、防水密封层24、防紫外线外罩层25。内层3向远离气囊层5的一侧依次包括保温层31、加强层22、抗菌层32、吸潮层33和无菌医用内衬层34。

参照图2,柔性核辐射屏蔽层21为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或含有钽的复合纤维制成,使得该充气帐篷在特殊救灾情形下如核泄漏灾害等辐射较强的地方进行使用;加强层22在外层2和内层3上皆设置一层,从而使得充气帐篷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且加强层22为tpu复合气密材料热合成型,使得充气帐篷不仅具有环保、柔软、高强、体轻等特点,而且具有较佳的保温隔热和防水效果;隔热层23为较厚的棉布制成的隔热层23,棉布制成的隔热层23不仅造价较低,而且具有较佳的隔热性能;防水密封层24为柔性聚氨酯制成,柔性聚氨酯制成的防水密封层24具有较佳的隔温和防水性能,能在充气帐篷的表面形成致密防水密封层24,从而起到较强的防水和隔热性能;防紫外线外罩层25与防水密封层2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在防紫外线外罩层25的功能失效后,能够对防紫外线外罩层25进行更换;防紫外线外罩层25为防火帆布涂覆银胶而成的防紫外线外罩层25,防火帆布能够增强充气帐篷的阻燃性能,且银胶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能力,能减少大部分紫外线穿过充气篷布1进入室内。

参照图2,保温层31由柔性保温材料制成,可减少室内室外之间的热交换,使得充气帐篷内部环境能够长时间保持一个恒温的环境,从而降低充气帐篷的能耗;抗菌层32为银纤维制成的抗菌层32,银纤维具有较佳的防辐射、抗菌、除臭、透气性好等功能;吸潮层33为竹炭纤维棉制成,竹炭纤维棉具有保暖、调温、抗菌、调湿、抗过敏以及释放负离子等功效,同时将吸潮层33与银纤维制成的抗菌层32相互贴靠,还可促进银纤维产生银离子,银离子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银离子极易同其它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无菌医用内衬层34与吸潮层3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为公母魔术贴的粘接或纽扣卡接,从而便于根据充气帐篷的使用环境选择是否使用无菌医用内衬层34;无菌医用内衬层34为医用级无纺布制成的无菌医用内衬层34,从而使得充气帐篷内能够产时间保持一个较佳的医用环境,而且在充气帐篷使用完毕后,还可将医用级无纺布制成的无菌医用内衬层34从内层3上拆卸下来进行替换,方便实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充气帐篷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充气设备向充气篷布1当中充气,使得多个气囊层5充盈气体,充气帐篷成型,拉筋布料4将充气篷布1分为若干气囊层5,结合加强层22可增强充气帐篷的整体强度,从而充气帐篷能够承受较大正压的环境;同时各个结构层相互协同设计,使得该充气帐篷还具有防辐射、隔热、防病菌、防水和防紫外线的作用,使得充气帐篷能够具有较强的刚度,满足内压外胀和医疗环境要求,从而提高充气帐篷的实用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