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76050发布日期:2021-06-15 20:2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工民建筑领域,其中建筑墙体广泛的应用在建筑的隔离。

现有的建筑多为框架式结构,这种建筑内的非承重墙体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再进行砌筑,然而这样砌筑出来的非承重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较为薄弱,不能与混凝土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降低了建筑的强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增加墙体固定效果的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包括地基、支撑机构、锚固机构和钢架,所述地基的顶部设置有墙体;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顶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锚固机构包括锚杆、第一卡块、螺栓,所述锚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内部设置有螺栓;所述钢架的一端与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架的另一端与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架一端的内部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顶板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外侧与通孔的内壁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锚杆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钢架通过螺杆与通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弯钩,所述弯钩与地基的内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远离第一卡块的一侧与地基的顶部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顶板、锚杆、第一卡块、螺栓和钢架,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多为框架式结构,这种建筑内的非承重墙体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再进行砌筑,然而这样砌筑出来的非承重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较为薄弱,不能与混凝土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降低了建筑的强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地基;2、墙体;3、支撑机构;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顶板;4、锚固机构;41、锚杆;42、第一卡块;43、螺栓;5、钢架;6、槽体;7、通孔;8、第二卡块;9、连杆;10、螺杆;11、弯钩;12、通槽;1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锚杆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包括:地基1、墙体2、支撑机构3、锚固机构4和钢架5,地基1的顶部设置有墙体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和顶板33,第一支撑板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3。

锚固机构4包括锚杆41、第一卡块42、螺栓43,锚杆4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42,第一卡块42的内部设置有螺栓43。

钢架5的一端与顶板33的一端固定连接,钢架5的另一端与锚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者首先将锚杆41预埋在地基1的内部,然后使用者将第一支撑板31固定在地基1的顶部,然后将第二支撑板32固定在墙体2的一侧,对墙体2进行初次支撑,然后使用者将密封垫13套在锚杆41的外侧,将第一卡块42卡接在锚杆41的外侧,然后通过螺栓43将第一卡块42固定住,使用者将钢架5一端的槽体6套接在顶板33的外侧,歪斜槽体6首先将顶板33上部的第二卡块8放入槽体6上部的通孔7内,然后将顶板33底部的第二卡块8放入槽体6下部的通孔7内,下一步使用者将钢架5的另一端穿过锚杆41内的通槽12,然后通过螺杆10将钢架5固定住,从而达到了对墙体2进行加固的目的。

参考图2所示,钢架5一端的内部开设有槽体6,槽体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7,顶板33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8,第二卡块8的外侧与通孔7的内壁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槽体6、通孔7和第二卡块8,将顶板33固定在钢架5的内部,增加了钢架5与顶板33之间的稳定性。

参考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9,连杆9远离第一支撑板3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

锚杆4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2,钢架5通过螺杆10与通槽1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连杆9,对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起到支撑作用,增加了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抗压性能,通过设置通槽12和螺杆10,使钢架5与锚杆4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增架了墙体2的稳定性。

参考图1所示,锚杆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弯钩11,弯钩11与地基1的内部固定连接。

第一卡块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3,密封垫13远离第一卡块42的一侧与地基1的顶部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弯钩11,增加了锚杆41与地基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使锚杆41更加稳定,通过设置密封垫13,可以对锚杆41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地基1内的水分对锚杆41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锚杆41预埋在地基1的内部,然后使用者将第一支撑板31固定在地基1的顶部,然后将第二支撑板32固定在墙体2的一侧,对墙体2进行初次支撑,然后使用者将密封垫13套在锚杆41的外侧,将第一卡块42卡接在锚杆41的外侧,然后通过螺栓43将第一卡块42固定住,使用者将钢架5一端的槽体6套接在顶板33的外侧,歪斜槽体6首先将顶板33上部的第二卡块8放入槽体6上部的通孔7内,然后将顶板33底部的第二卡块8放入槽体6下部的通孔7内,下一步使用者将钢架5的另一端穿过锚杆41内的通槽12,然后通过螺杆10将钢架5固定住,从而达到了对墙体2进行加固的目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顶板33、锚杆41、第一卡块42、螺栓43和钢架5,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多为框架式结构,这种建筑内的非承重墙体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再进行砌筑,然而这样砌筑出来的非承重墙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较为薄弱,不能与混凝土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降低了建筑的强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