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保节能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2160发布日期:2021-07-16 18:4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环保节能建筑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节能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环保节能建筑。


背景技术:

2.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3.目前,在夏季或者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建筑隔热性能差,大量热量传入室内,室内大量的热量需要通过空调制冷来带走,能源消耗非常巨大。现有的建筑隔热的措施多为在建筑物的顶部搭建一个支架,然后在支架上在安装一块不锈钢板,使得建筑物顶部被不锈钢板遮住,形成阴凉区以达到对建筑物顶层降温的目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现有的建筑大多采用玻璃外墙,大量的热量通过玻璃外墙传入室内,相关技术的隔热和降温效果较为有限,从而对降低能耗的效果较为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建筑能耗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环保节能建筑。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环保节能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生态环保节能建筑,包括设置于建筑物屋顶的顶部隔热机构、设置于建筑物侧面的侧面隔热机构,所述侧面隔热机构包括降温板、设置于降温板顶部表面的储水层、设置于储水层顶部表面的隔水层、为隔水层补充水体的布水部、以及用于支撑降温板的支承部,所述隔水层用于种植绿植,所述储水层用于为绿植提供水分,所述降温板设置于建筑物西边的侧面,所述降温板远离建筑物侧面的一侧凸出于建筑物侧面,所述降温板的顶部高于建筑物高度的中部位置或者中部位置以上;所述顶部隔热机构包括用于遮挡建筑物屋顶的隔热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筑物顶部搭建顶部隔热机构,减少了建筑物屋顶吸收正午时期的太阳热量以进行隔热和降温;炎热季节时,最热的时间段集中在下午,因此将侧面隔热机构设置于建筑物西边的墙面,侧面隔热机构通过降温板减少建筑物朝向西边的部分墙面吸收12:00

15:00左右的太阳热量以进行隔热和降温,将绿植种植于隔水层形成了天然的自然降温幕帘,结合储水层内的水体的降温效果,减少了热量通过建筑物西侧的墙面传递到室内,改善了室内热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制冷的能耗,从而具有降低能耗的效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9.优选的,所述顶部隔热机构包括设置于隔热板顶部表面的储水层、设置于储水层顶部表面的隔水层、为隔水层补充水体的布水部、以及用于支撑隔热板的支撑部;所述顶部隔热机构的隔水层、布水部结构和侧面隔热机构的隔水层、布水部结构一致,所述隔热板的外边沿向远离建筑物屋顶中心方向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筑物顶部搭建顶部隔热机构,并在隔水层种植绿植,
在建筑物屋顶形成天然的绿色隔热层,隔热板延伸部的设置,使得天然的绿色隔热层覆盖面积大大增加,减少了建筑物屋顶吸收上午11:00到下午13:00左右的太阳热量以进行隔热和降温,同时也减少了降温板上方的部分墙面吸收上午11:00到下午13:00左右的太阳热量以进行隔热和降温,结合储水层内的水体,减少了热量通过建筑物屋顶传递到室内,改善了室内热环境,从而具有降低能耗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降温板远离建筑物侧面的一侧形成弧形口,所述弧形口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口的设置以及将降温板远离顶部隔热机构的一端安装于地面,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可遮风挡雨、遮阳的阴凉区,在增加了侧面隔热机构的美观性的同时便于人们的娱乐活动。
13.优选的,所述支承部包括若干用于支撑降温板的支撑杆,支撑杆安装于地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隔热板的支撑效果,从而增加侧面隔热机构安装后的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隔水层开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和储水层连通设置,所述开口用于放置盆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的设置便于盆栽的安放,开口用于放置盆栽减少土壤向储水层内大量流失。
17.优选的,所述隔水层顶部表面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开口贯穿吸水海绵和储水层连通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季,吸水海绵储存部分雨水,同时在炎热季节,吸水海绵能够增加隔热效果。
19.优选的,所述隔水层和吸水海绵接触的位置开设有若干水气孔,所述水气孔和储水层连通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季,雨水通过盆栽的漏水孔在储水层内进行储存,吸水海绵能够储存部分雨水,无法储存的雨水通过水气孔渗入到储水层进行储存;在缺雨季节,储水层内的雨水蒸发后通过水气孔进行蒸发以滋润盆栽内的植物。
21.优选的,所述布水部包括用于和市政水管连通设置的第一供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上安装有增压泵和控制阀,所述第一供水管和储水层连通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缺雨季节,通过第一供水管为储水层补充水体,提高绿植的存活率。
23.优选的,所述布水部包括用于和市政水管连通设置的第二供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上安装有增压泵和控制阀,所述第二供水管连通设置有若干支水管,若干所述支水管依次贯穿隔热板、储水层、隔水层并延伸出隔水层,支水管顶部安装有喷头。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可以选择通过第一供水管为储水层补充水体对盆栽进行浇灌,也可以通过第二供水管和喷头对盆栽进行浇灌,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前者能够减少水体的消耗,后者能够清洗绿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方便快捷。
25.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若干用于支撑隔热板的支撑柱、以及若干用于支撑延伸部的加强筋,所述支撑柱安装于建筑物屋顶,所述加强筋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支撑柱和延伸部。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隔热板向建筑物外部延伸,通过加强筋和支撑柱的设置提高隔热板的稳定性。
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在建筑物顶部搭建顶部隔热机构、建筑物西侧的墙面搭建侧面隔热机构,从而在建筑物屋顶、建筑物西侧的墙面形成天然的绿色隔热层,减少了热量通过建筑物传递到室内,改善了室内热环境,从而具有降低能耗的效果;
29.2.通过设置储水层和吸水海绵,进一步减少热量的交换,从而起到降低能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隔热板;2、储水层;3、隔水层;31、开口;32、水气孔;4、布水部;41、第二供水管;42、支水管;43、喷头;5、支撑部;51、支撑柱;52、加强筋;6、延伸部;7、降温板;8、支撑杆;9、弧形口;10、盆栽。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生态环保节能建筑。参照图1,生态环保节能建筑包括隔热机构,隔热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隔热机构分别设置于建筑物屋顶、建筑物侧面,位于建筑物侧面的隔热机构设置于建筑物的西边。为了便于区分,将设置于建筑物屋顶的隔热机构命名为顶部隔热机构,将设置于建筑物侧面的隔热机构命名为侧面隔热机构。
36.参照图1和图2,顶部隔热机构包括隔热板1、设置于隔热板1顶部表面的储水层2、设置于储水层2顶部表面的隔水层3、为隔水层3补充水体的布水部4、以及用于支撑隔热板1的支撑部5。隔热板1的形状呈弧形,隔热板1的凹陷处朝向建筑物屋顶;隔热板1的外边沿向远离建筑物屋顶中心方向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6,隔热板1和延伸部6的配合能够减少上午11:00到下午13:00左右的太阳直射建筑物屋顶以及靠近建筑物屋顶的楼层。
37.隔水层3顶部表面设置有吸水海绵(图中未示出),隔水层3开设有若干开口31,开口31贯穿吸水海绵和储水层2连通设置;开口31用于放置盆栽10,每个开口31对应一个盆栽10;将盆栽10放置于开口31后,盆栽10内植物的根系通过盆栽10的漏水孔伸入到储水层2汲取水分。隔水层3和吸水海绵接触的位置开设有若干水气孔32,水气孔32和储水层2连通设置。在雨季,雨水通过盆栽10的漏水孔在储水层2镍进行储存,吸水海绵能够储存部分雨水,无法储存的雨水通过水气孔32渗入到储水层2进行储存。在缺雨季节,储水层2内的雨水蒸发后通过水气孔32进行蒸发以滋润盆栽10内的植物。同时,储水层2内的水体以及吸水海绵还能对建筑物起到隔热降温的效果,减少空调制冷造成的大量能源消耗。
38.支撑部5包括若干用于支撑隔热板1的支撑柱51、以及若干用于支撑延伸部6的加强筋52,支撑柱5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建筑物屋顶以及隔热板1;加强筋5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支撑柱51和延伸部6。
39.布水部4包括和市政水管连通设置的第一供水管(图中未示出)和第二供水管41、和第二供水管41连通的若干支水管42、分别安装于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41的增压泵(图中未示出)、以及分别安装于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41的控制阀(图中未示出),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41均和储水层2连通设置。若干支水管42依次贯穿隔热板1、储水层2、隔水层3并延伸出隔水层3,支水管42远离隔热板1的一端安装有喷头43。既可以选择通过第二供水管41为储水层2补充水体对盆栽10进行滋养,也可以通过第一供水管为储水层2补充水体并通管喷头43对盆栽10进行浇灌。
40.参照图1和图3,侧面隔热机构的隔热板1、支撑部5和顶部隔热机构的隔热板1、支撑部5的结构不同;为了便于描述,将侧面隔热机构的隔热板1命名为降温板7、支撑部5命名为支承部。降温板7设置于建筑物朝向西的侧面,降温板7远离建筑物侧面的一侧凸出于建筑物侧面,降温板7的形状呈弧形,降温板7的凹陷处朝向地面,降温板7远离建筑物侧面的一侧形成一个形状呈弧形的弧形口9,弧形口9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支撑部5包括若干用于支撑降温板7的支撑杆8,支撑杆8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于降温板7和地面;降温板7的顶部高于建筑物高度的中部位置或者中部位置以上。
41.降温板7远离建筑物侧面的一侧凸出于建筑物侧面的长度根据建筑物高度而定,降温板7用于遮挡中午12:00到下午15:00左右的太阳。降温板7上表面设置有储水层2、隔水层3、布水部4,降温板7上储水层2、隔水层3、布水部4的结构和降温板7上的储水层2、隔水层3、布水部4结构一致。降温板7设置有若干天窗(图中未示出),天窗依次贯穿储水层2、隔水层3设置,若干天窗用于为靠近降温板7顶部的楼层提供自然光线。
42.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生态环保节能建筑的实施原理为:顶部隔热机构从屋顶的方向为建筑物隔热和降温,顶部隔热机构通过隔热板1和延伸部6减少建筑物屋顶吸收上午11:00到下午13:00左右的太阳热量以进行隔热和降温,侧面隔热机构通过隔热板1减少建筑物朝向西边的墙面吸收12:00

15:00左右的太阳热量以进行隔热和降温,最大限度的减少空调制冷的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3.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