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5753发布日期:2021-07-27 13:5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模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密肋楼盖施工的模壳。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将肋距≦1.5m的单向或双向肋形楼盖称为密肋楼盖。密肋楼盖广泛的应用于商业楼、办公楼、图书馆、展览馆、教学楼、车站、候机楼等大中型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的特点是楼盖跨度相对较大,因此,对于楼盖相对较大的建筑,如厂房、仓库、车库等的楼盖也多采用密肋楼盖。

由于密肋楼盖上肋梁的分布比较密集,采用拼装模板的方式施工时,施工难度会很大,因此,在密肋楼盖施工时,往往会使用模壳配合其它模板的方式进行施工。相对而言,模壳是一种定型模板,模壳本身需预设出所期望的形状。

典型地,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8734066u,其公开了一种塑料模壳,其包括一块方形的上模板,以及四块具有等腰梯形形状的侧模板,四块侧模板的上底相应与上模板的四条边重合,相邻侧模板腰部重合,从而四块侧模板围合,整体类似于一个方碗,碗口较上模板大,碗口处会形成自碗口边缘向外翻折的支撑框(又称底边)。应知,模壳的上模板并不限于方形,具体而言,多以矩形为基础,在一些有奇特造型的密肋楼盖中,可能还会为此提供专门的模壳,如椭圆形、圆形、异形模壳,但无论哪种形状的模壳,均具有支撑框。使用现有模壳的问题在于,由于存在支撑框,会导致密肋楼盖的施工周期变长,施工成本变高

具体地,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205444619u,其公开了一种密肋梁模壳固定装置,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密肋楼盖施工时如何排布并固定模壳的方式,具体而言,模壳在预安装的木模板上通常按照规则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模壳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该距离用于确定出肋梁的大小。相邻模壳的支撑框间会留有一定距离,由于支撑框具有一定厚度,支撑在木模板上的支撑框与两相邻的支撑框间会形成一个槽,施工时需要使用例如木模板填入该槽,以确保所成型肋梁下表面的平整,势必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同时,用于填槽的木模板,其尺寸规格无法做到理想化,木模板与支撑框间可能会残留一些间隙,导致浆料进入,水泥混凝土固化后,需要整修肋梁底边,而增加工艺难度。在一些实现中,在槽内铺装木模板后,在使用塑料膜等封闭前述间隙,但塑料膜等强度有限,不仅增加工时,且仍有可能导致浆料溢出。

中国专利文献cn210508374u公开了一种浇筑横梁用建筑膜(模)壳,相对于传统模壳,其去掉了底边(即前述的支撑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必在使用木模板填充前述的槽。需知,支撑框的存在不仅仅用于辅助模壳的定位和固定,而且其存在会增加模壳口部底缘的抗剪截面系数。相应地,如果去掉支撑框,在整体上会降低模壳的机械强度。有鉴于此,中国专利文献cn210508374u在去掉支撑框后,于壳体内部内壁的边侧位置设置加固槽,并且壳体内壁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抗震板,并进一步在壳体内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膜块,其中,抗震板的边侧还固定有减震支柱。需知,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往往需要用到大量的模壳,由于模壳侧面具备一定的锥度,模壳现场存放时往往采用套装堆叠的方式,过厚的模壳可能导致相互间不能套装,即便是能套装,相同高度条件下,能套装的模壳数量非常少。而该专利文献中,模壳不仅存在加固槽,还设有抗震板,导致模壳壳壁非常厚实,储运不便。另外,这种加固方式还会导致模壳重量偏大,加重了支护以及底侧木模板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去掉了支撑框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储运条件的模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模壳,用于密肋楼盖的施工,所述模壳为带有上底的锥台结构,其中上底构成顶模板,锥台结构的侧壁构成侧模板;相应地,侧模板具有内锥面和外锥面;

围绕侧模板外侧具有自下部预定位置延伸至侧模板底端面的楔部,该楔部的楔面与所述外锥面续接。

可选地,楔面为平面或曲面。

可选地,楔面为平面时,楔面与外锥面间连续可导或楔面与外锥面间成预定折角;

楔面为曲面时,楔面与外锥面间连续可导。

可选地,楔面下部内收形成收缩部。

可选地,楔楔面与侧模板底端面的夹角比外锥面与侧模板底端面的夹角大0~15度。

可选地,楔部的高度为模壳高度的十分之一~七分之一。

可选地,模壳侧壁底端具有内凸缘,内凸缘的下端面为模壳侧壁底端面的组成部分。

可选地,内凸缘的长度为2.5~15mm。

可选地,内凸缘的厚度为6~20mm。

可选地,于楔部处开有用于模壳固定的固定孔。

可选地,固定孔在模壳的周向均布。

可选地,于模壳内表面设有加强筋。

可选地,加强筋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方向的第二加强筋,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可选地,于模壳内侧顶部设有用于顶模板和侧模板互连的加强板。

可选地,在模壳内设有脱模辅助结构,以用于将模壳拔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模壳的底部结构使用楔部取代支撑框,楔部下表面以及模壳本体底端面形成支撑面,并且因楔部的存在,使得模壳底缘支撑强度能够得到保证,且楔部位于模壳底部,模壳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锥度结构,相互间可以套装,减小储状态时的空间占用,对模壳套装储运影响较小。此外,楔部所提供的楔面适配于肋梁,只会在肋梁下部形成斜面,不影响整体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模壳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模壳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模壳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楼盖施工时模壳横向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凸缘,2.底端面,3.固定孔,4.楔部,5.内锥面,6.侧横筋,7.外锥面,8.侧模板,9.过渡弧,10.顶模板,11.侧纵筋,12.顶纵筋,13.顶横筋,14.加强板,15.过渡弧,16.楼盖设计砼顶面,17.浇筑空间,18.底模板。

t.脱模辅助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知,尽管楼盖并不必然是水平楼盖,但对于模壳上下的认定是一贯的。图4示出了楼盖施工时模壳的横向分布,使用水平的底模板18或者其他支护结构支撑模壳,示例性的表示模壳的使用状态。基于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模壳基于为例如底模板18的支撑而处于上的位置。

一般而言,模壳为典型的锥台结构,且诚如其名,其属于壳体结构,从而具有较小的重量,并具有足够高的刚度。其刚度的保证一方面通过材质来保证,使用刚度相对较大的材质制作;另一方面通过形体来保证,其一是模壳主体壁体厚度,采用合适厚度的壳体,提供基础的支撑;另一是通过加强结构进行加强,加强一般使用加强筋进行加强,在基础支撑强度条件下,复合加强筋,满足整体的刚度要求。

关于楔部4,应知,设置楔部4的目的在于,在去除掉支撑框的条件下,其一是模壳底端仍然具备较好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存在楔部的情况下,也无需对肋梁进行修补。

进而,一般而言,楔部4在某些领域有两种,一种是上升楔(risingwedge),另一种是下降楔(fallingwedge),图1的左端下部,楔部4表现为上升楔,图1的右端下部,楔部4表现为下降楔。整体而言,楔部4相当于在侧模板8的下端加装了一个锥形套,锥形套的大端在下,该种结构表现在模壳侧壁底部自上至下逐渐增厚,增厚侧位于模壳侧壁的外侧,不会对模壳间的套装产生阻碍。相对而言,模壳底部外侧增厚并不影响模壳内部的空腔形状,因此,在保证模壳底部具备所期望刚度的情况下,模壳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储运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楔部4可以整体表现在模壳侧壁外侧,也可以表现在模壳侧壁内侧,表现在模壳侧壁内侧时,侧模板8与楔部4所构建出的侧面是连续的,锥度可以是一致的。由于模壳本身锥度相对较大,在底部设置楔部4时,即便是楔部4表现为模壳侧壁下端内侧加厚,对模壳相互间的套装影响也不是很大。

另有一些实现中,模壳内还设有其他结构部,该结构部会直接影响模壳间的相互套装,套装后模壳间的顶模板10并不会直接接触,因此,楔部4表现为模壳侧壁底端内收对模壳间套装的影响可以忽略。

同时应知,楔部4的存在并不会导致模壳侧壁底端变的过厚。

对于前述的模壳内设置的其他结构部,参见说明书附图2,如图中所示的脱模辅助结构t,以在肋梁养护后,脱模时辅助脱模。

脱模辅助结构t在图中有四个,可以是等边角间,也可以是类似于槽钢的槽构件。

综上,作为更精确的定义,楔部4与模壳的侧模板8间构成一个整体,整体上称为模壳侧壁,可以理解为模壳侧壁下端部自上至下逐渐增厚,增厚侧优选地位于模壳侧壁外侧,也可以位于模壳侧壁的内侧,也可以表现为内外都有增厚量。进而,楔部4用于表示与模壳侧模板8间构成为一体的锥形套,锥形套的大底在下。

应知,模壳为定型模板,相应地,侧模板8用于肋梁的定型,符合“模”的范畴。而楔部4也用作定型,构成模壳的定型部分。作为定型部分,楔部4所提供的楔面构成定型面,在保证模壳底部强度的情况下,其形状具有更好的可选择性。

尤其是,相对于支撑框,在产生相同刚度的情况下,楔部4并不需要太大,当需要有更高的刚度要求时,楔部可以进一步向上延伸,相对于传统的支撑框,楔部4相当于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延伸,以提高模壳底部的刚度。相对而言,支撑框只提供水平方向的延伸,且水平方向上的延伸还会带来副作用,即前述的需要对初步成型出的肋梁进行修补的问题。楔部4则相当于通过一个楔面修补了支撑框的缺陷,且自身构成成型面,不必再进行初步成型肋梁的修补。

需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决定了楔部4的配置结构要求楔部4所提供的楔面与侧模板8的外锥面7间顺利衔接,且不应产生台阶,从而不必进行肋梁的后期修补。

需知,楔部4所提供的楔面并不必然是平面,在更多的领域中,楔部4所提供的楔面可以具备一定的曲度,且曲度并不必然是单一的,楔面可以是多个面的组合体,多个面之间可以连续可导,也可以是不可导的,而只需要保证顺利连接,或者说使连续的。

若肋梁两侧通过楔面所确定出的结构和侧模板8所确定出的肋梁结构间的平滑过渡,即便不是平滑过渡,只要楔面相对于外锥面的锥度相差不大,肋梁的视觉效果仍然相对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楔面与侧模板8的外锥面7间可以是连续可导的,从而使肋梁的下端侧面是相对平顺的。

一般而言,模壳结合其他模板,构造出如图4所示的浇筑空间17,然后进行浇筑,养护一定时间后即形成密肋楼盖,模壳通常为锥台结构,以四棱锥台结构为主,棱边通常会形成过渡弧15。

锥台结构的优点是方便退模,且也符合密肋楼盖的力学结构,所形成的的肋梁自楼盖盖板向下逐渐收窄,结构强度易于保证。

此外,对于锥台结构而言,若其棱边保持,则所形成的的肋梁与楼盖板间会产业剧烈的过渡,过渡处属于应力集中区,结构强度会下降。在图1~3所示的结构中,模壳的四侧面(四棱台模壳)相互间以及与顶面间都采用弧过渡结构,能够有效规避应力集中。

如前所述,模壳整体上是一个锥台结构,以四棱台为主,无论那种形式的模壳,其顶部都是封闭的,构成四棱台的顶盖,顶盖属于成型模板,记为顶模板10,锥台结构的下底是开放的,可以在支护上安装附加的支撑,以使例如顶模板10保持形状。对于锥台结构的侧壁,也是成型模板,记为侧模板8。侧模板8具有一般模壳侧模板的属性,即其外表面为外锥面7,内表面为内锥面5。由此所形成的壳体结构,而非实体结构,在满足较好强度的情况下,具有较轻的重量,方便支护。且壳体结构利于套装储运,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地,关于所述楔部4,如前所述,其类似于套装在侧模板8下端的锥形套,侧模板8的下端面与锥形套的下端面共面,利于支护。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位置关系上看,楔部4围绕侧模板8外侧而具有自侧模板8下部预定位置延伸至侧模板8底端面的结构,该楔部4的楔面与所述外锥面7续接。基于前述的原理可知,楔面相对于外锥面7外飘,或者说相对于外锥面7,楔部4具有的锥面锥度更大。

但如图1所示,楔部4所提供的锥形套在上端没有厚度,即楔面与外锥面7间是连续的,可以是可导的,也可以仅是连续的,并不要求必须连续可导。

相对而言,楔面为平面时设计制造更方便,为曲面时退模难度更容易控制。

楔面为平面时,除了相切外,需要使用过渡曲面进行过渡才能形成连续可导的结构。

楔面为曲面时,也可以采用例如过渡曲面进行过渡,亦可以采用相切的方式进行连接,形成连续可导的结构。

楔面为平面时,楔面与外锥面间连续可导或楔面与外锥面间成预定折角;

楔面为曲面时,楔面与外锥面间连续可导。

关于楔面,斜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在模壳底端形成较小的锐角,即模壳底端外缘相对锋利,也更容易被碰撞等破坏,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需要控制楔面的斜度,以避免模壳底端边缘过于脆弱。

进一步地,楔面与侧模板8底端面的夹角为102~120度,优选为控制在最大为115度。相对而言,楔面与侧模板8底端面的第一夹角比外锥面7与侧模板8底端面的第二夹角大0~15度,优选为6~8度,如前所述,如果模壳侧壁底端增厚较少,就需要对模壳侧壁底端内侧进行增厚,换言之,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是正相关的,但相互间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外锥面7是成型面,第二夹角的大小取决于肋梁的设置值。不过在一些情况下,模壳的外锥面7的锥度是相对固定的,第二夹角一般在100度左右,一般在98~115度,优选为102度。

当第一夹角相对较大时,模壳底部外缘相对锐利,为了减轻这一结构特征所带来的易损性,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楔面下部内收形成收缩部,即锥度变小,从而使第一夹角相对较大时,模壳底部外缘仍然相对较钝。

收脚可以是圆弧收角,也可以采用直线段进行收角。

内收是相对于第二夹角的内收,显然这种内收不能形成中间鼓起部,否则无法退模,即从轮廓上看,楔部位于下面的部分即便是内收,也要比上部更向外飘。

楔部4相对于侧模板8主要是起修饰性作用,或者说辅助性作用,因此,其个体应尽可能小,为此,除了前述的角度控制,对于其高度控制也应相对较小,具体地,楔部8的高度为模壳高度的十分之一~七分之一。

楔部4的存在可以有效的加强模壳的强度,作为进一步的加强,在模壳侧壁底端具有内凸缘1,内凸缘1的下端面为模壳侧壁底端面的组成部分。

内凸缘1向内延伸的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模壳间的套装,不过由于模壳内腔自上至下是逐渐外扩的,因此,也容许内凸缘1具备一定的尺寸,换言之,模壳本身就确定了可以有内凸缘1的设置空间。

进一步地,内凸缘1的长度为2.5~15mm。经过验证发现,些许的内翻所形成的内凸缘1即可取得较好的加强效果,能够有效抵抗模壳的变形。

因内锥面5的存在,内凸缘1具有在横向的延展空间,在满足不影响模壳套装储运的情况下,内凸缘1的厚度为6~20mm。内凸缘1对储运的影响在于,当模壳处于套装状态时,内凸缘1应避免与另一模壳的外壁面接触。

内凸缘1也可以理解成一条特别的横筋,相对于其他用于加强的横筋,其位于模壳的内锥面5的最下侧。

同样地,横筋的存在,具体是图1中侧横筋6的存在,在模壳的内锥面7确定且适于套装的情况下,侧横筋6确定出了内凸缘1的最大横向延伸长度。

关于模壳的刚度,除了前述的加强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常规的加强方式,这种加强方式侧重于在模壳的内表面设置加强筋的方式,如果说设置加强筋视为配筋,那么加强筋的分布方式则属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此外,关于模壳自身的刚度,必然与模壳的材质相关。模壳当前最常用的材质是塑料,所成型模壳即常见的塑料模壳。用于制作模壳最常见的塑料是聚丙烯,以及改性聚丙烯。

聚丙烯和改性聚丙烯属于工程塑料,其特点是刚性大,蠕变小,并且机械强度高,因此,关于模壳的材质,可以选用其他常用的工程塑料,如聚酰胺(即俗称的尼龙)、聚四氟乙烯(价格稍贵)、abs塑料、聚甲醛、聚碳酸酯(即常说的pc)、聚苯醚等。其中如聚甲醛,其刚度堪比钢材。

进一步地,另一种常见的模壳为金属模壳,金属模壳以钢模壳为主,相对轻质的铝合金模壳也有使用,

在一些实现中还可以采用介于塑料与钢材之间的材质,即常说的塑钢,塑钢实际上还是塑料,如聚氯乙烯(pvc)。

进而,在材质确定的情况下,仍然需要考虑自身重量与强度的关系,原则上在结构相对确定,且材质确定的情况下,对重量有要求时,就需要考虑通过改变模壳的抗剪能力来提高模壳的刚度。具体而言,通过在模壳内表面设置加强筋以改变模壳的抗剪能力。

模壳具有受力形式的多向性,模壳的顶模板10和侧模板8都会受到混凝土的挤压,而侧模板8下端还会受到其他模板或者支护的顶托,对于模壳的加强体现在全方位的加强。在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中,加强筋采用正交的方式进行布置,如图2中能够显示出的网格状的加强筋布局。

相对而言,加强筋采用正交的方式进行布局,设置制造相对简单,但加强筋一方面并不限于直筋,并且采用两个方向布设加强筋时,也不限于在两个方向的加强筋是正交的,一般采用相交的方式布局加强筋,在两个方向上布设的加强筋,相互间的角度一般不宜小于30度。

此外,还可以有相对于正交的两个方向的斜筋,形成三角形微单元,具有更好的加强效果,如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设置图中方格对角线方向上的斜筋。

同样地,相对于正交的两个方向,斜筋也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存在,两两正交,相对而言,图2中正交的两个方向上的加强筋数量相对较多,而对于斜筋,可以只有两条,两条斜筋相对于方格的两条对角线,相互间也是正交的。

如果方格是矩形格,两条斜筋间的角度取决于矩形格对角线间的夹角。

过渡处,通常是应力集中区,即便是采用了过渡弧9、过渡弧15等用以减轻应力集中的措施,但这些区域仍然属于相对脆弱的区域,为此,于模壳内侧顶部设有用于顶模板10和侧模板8互连的加强板14。

加强板14可以理解成斜撑,据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相对容易理解。

加强板14分布在顶模板10下表面的周缘,让开顶模板10下表面的大部空间,以方便对顶模板10进行其他操作或者支护。

在一些实现中,模壳的固定可以在其内部实现,由于模壳下端是开放的,在例如图4所示的底模板18上设置用于阻挡模壳横移的部件。

对于如前所述的存在内凸缘1的模壳,可以直接使用例如扣件扣住内凸缘1的上表面,使用拉杆固定在例如底模板18上。

由于楔部4相对于外锥面7外飘,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可见,于楔部4上开有固定孔3,可以使用钉子或者螺栓对模壳进行固定。

关于模壳的固定,由于其受力形式各向大致相当,为此于楔部4处在模壳的周向均匀的开固定孔3。

固定孔3的数量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有4个。由于肋梁形式多样,固定孔3的数量与肋梁的规模正相关。

关于密肋楼盖的施工工艺,使用前述的模壳代替部分木模板,可以保留用于支撑模壳并对肋梁下端面进行定型的木模板,例如图4中所示的底模板18。

当前密肋楼盖的施工工艺借助于模壳,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模壳,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壳的排放,模壳排放完毕后,模壳之间会形成如图4所示的浇筑空间17,浇筑空间17惯常情况下又被称为密肋槽。

在密肋槽内绑扎密肋梁钢筋,并安装预埋管线,之后浇筑商砼。

一般而言,先行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模壳存量的备用、用于浇筑密封的胶粘带等,以及用于模壳及其他模板的支护装置。

关于备料等,主要依据是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出来之后,工程量基本确定,可以根据工程量进行备料。进而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支模:按照工程楼盖模板的既定方案安装支架,进而先安装框架梁模板,铺设模壳支撑,模壳支撑可以使用例如方木进行支撑,也可以使用木模板进行支撑。

一般为了匹配模壳的变形,对于例如方木,需要按照1‰~2‰进行双向起拱。

2)安装模板:按照图纸要求,一般先进行放线,放线在支护上安装的例如底模板18上进行,进而确定出主肋位置,并安装主肋模板,保证后续肋梁钢筋绑扎和模壳安装的位置准确性。

根据主肋的位置,以其为基准,放出纵横向肋梁控制线,用于定位模壳,进而在控制线确定出的肋梁间安装模壳。

对于模壳,一般先吊运到例如底模板18上,并分散放置,避免某些地方载荷过大。

3)密封:对模壳与支撑模壳的部件间相结合处使用例如粘贴带进行密封,避免漏浆。

4)在预定的肋梁位置绑扎钢筋。

关于钢筋的绑扎,在一些实现中,需要先绑扎主肋钢筋,然后在进行次肋钢筋的绑扎。

5)混凝土浇筑。

6)养护预定时间后,拆模。

拆模时,传统情况下,需要在去掉支护和支撑模壳的结构后,使用能够撬的工具,将模壳撬出,易于损伤模壳底部边缘或者肋梁下端边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模壳的顶模板10的下表面设有四个脱模辅助结构t,其结构形状在前文中例示,该结构形状适于拉拔,为此,脱模辅助结构t还可以是例如钩或者环的结构。

如果是例如等边角件、槽件时,可以采用与模壳其他部分整体注塑成型的方式构造,如果是例如钩或者环件,可以采用与模壳其他部分整体成型的方式构造,也可以作为附件,在模壳成型后,安装在模壳上。

图2中,脱模辅助结构t位于顶模板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位于模壳的侧壁内表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