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61615发布日期:2021-08-13 16:2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一种临时性的建筑工具。脚手架被广泛应用于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领域中。

脚手架一般使用采用支撑杆、连接卡件及其他部件按照预定的规格进行搭设,在搭接时,由多个支撑杆经过对齐、绑接等多个步骤连接形成,造成脚手架组装及拆卸的过程中工序繁琐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脚手架搭接过程工序繁琐费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连接于支撑杆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有多个用于连接支撑杆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杆的支杆空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嵌入固定件的支杆空腔、另一端嵌入相邻固定件的支杆空腔。

通过上述技术,相邻的固定件通过支撑杆的两端嵌入连接部内实现连接,多个固定件通过支撑杆搭连组成脚手架,整个施工过程中固定件与支撑杆同规格制作,脚手架的搭设通过支撑杆嵌入支杆空腔实现,整个搭设过程工序简单省力,有效解决脚手架搭接过程工序繁琐费力的问题。

优选的,相邻所述连接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另一端连接于相邻的另一连接部。

通过上述技术,有效提高固定件的强度、避免连接部在支撑杆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破坏。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外壁开设有防滑螺纹。

通过上述技术,施工人员可通过加强筋提供的着手点进行抓取作业,加强筋外壁开设有防滑螺纹,更有利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减少施工过程中人手相对加强筋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呈弧形设置,所述连接部开口处设置有引导支撑杆嵌入的第一圆弧导向面,且支杆空腔底部设置有配合支撑杆抵接的第二圆弧导向面。

通过上述技术,当支撑杆嵌入连接部支杆空腔时,支撑杆端头弧形设置与连接部开口处设有的第一圆弧导向面配合,施工人员作业时可轻易地将支撑杆嵌入连接空腔内,当支撑杆抵紧支杆空腔底部的第二圆弧导向面,可将支撑杆稳定地限制在支杆空腔内,减少支撑杆相对连接部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连通支杆空腔。

通过上述技术,脚手架搭接完成之后,固定件设有的排水孔可有效将下雨汇入连接口支杆空腔的积水排出,避免雨水聚集在支杆空腔腐蚀泡软固定件与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连通支杆空腔底部最低处。

通过上述技术,聚集在支杆空腔内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二圆弧导向面汇聚支杆空腔底部最低处,设置于支杆空腔底部最低处的排水孔可将汇集的雨水全部排出固定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外壁开设有连通支杆空腔的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穿入限位通孔,其中一端处于支杆空腔内用于抵接支撑杆,另一端处于固定件外壁并固定连接有螺套。

通过上述技术,当支撑杆插入连接部时,通过抵接件旋装抵紧支撑杆固定支撑杆,避免支撑杆在外力作用下沿支杆空腔内壁滑动。

优选的,相邻所述连接部连接处的外壁呈弧形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脚手架搭接完成之后,固定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在相邻连接部的连接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相邻连接部的连接处通过弧形设置可有效分散应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多个支撑杆与多个固定件配合搭接组成脚手架,使得整个搭设过程工序简单省力,有效解决脚手架搭接过程工序繁琐费力的问题;

2、通过连接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另一端连接于相邻的另一连接部,有效提高了固定件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杆;2、固定件;21、连接部;22、支杆空腔;23、加强筋;24、限位通孔;25、螺纹杆;26、排水孔;3、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参考图1,包括多个固定件2、多个连接于固定件2的支撑杆1,施工人员将支撑杆1的一端连接于固定件2、支撑杆1的另一端连接于相邻的固定件2上,通过多个固定件2和多个支撑杆1的连接组成脚手架。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固定件2包括有六个用于连接支撑杆1的连接部21,其中相邻的两个连接部21相互垂直,连接部21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杆1的支杆空腔22,多个支撑杆1嵌入多个固定件2的支杆空腔22中组成前后两排竖直的脚手架,两排脚手架之间的支撑杆1上搭接模板3用于施工人员行走,垂直地面的单排脚手架远离模板3的外侧悬挂安全网,避免施工作业中施工器械或建筑材料掉出脚手架,造成安全问题。

上述的固定件2和支撑杆1都是同规格生产制造,避免了不同规格生产造成施工工序复杂,且搭接过程中支撑杆1嵌入固定件2的搭接方式简单易操作,有效解决脚手架搭接过程工序繁琐费力的问题。

在施工人员搭接的过程中,为了使支撑杆1顺利便捷且稳固地嵌入固定件2中,支撑杆1的两端呈弧形设置,连接部21开口处设置有引导支撑杆1嵌入的第一圆弧导向面,支撑杆1的端部在第一圆弧导向面的引导下可轻易地被嵌入连接空腔内;同时,支杆空腔22底部设置有配合支撑杆1抵接的第二圆弧导向面,当支撑杆1抵接到支杆空腔22底部时,支撑杆1可被稳定地限制在支杆空腔22内,减少支撑杆1相对连接部21的滑动。

支撑杆1嵌入支杆空腔22之后,为了进一步限制支撑杆1相对于支杆空腔22的滑动,连接部21外壁开设有连通支杆空腔22的限位通孔24,限位通孔2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5,螺纹杆25的一端穿出固定件2外壁并固定连接有便于施工人员旋紧螺纹杆25的螺母,螺纹杆25的另一端穿入支杆空腔22用于抵接支撑杆1,当支撑杆1抵紧支杆空腔22内时,施工人员可通过螺纹杆25抵紧支撑杆1来限制支撑杆1移动,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

搭接完成的脚手架一般被长时间安置在施工现场,为了保护固定件2和支撑杆1不易被雨水侵锈腐蚀,尤其是防止雨水聚集在支杆空腔22内腐蚀泡软固定件2与支撑杆1,固定件2开设有排水孔26,排水孔26连通支杆空腔22的最低处,由于支杆空腔22底部设置有第二圆弧导向面,聚集在支杆空腔22内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二圆弧导向面聚集在支杆空腔22最低处,避免雨水残留在支杆空腔22内。

脚手架搭接完成之后,为了防止固定件2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损坏,连接部21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筋23,加强筋23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21、另一端连接于相邻的另一连接部21,加强筋23的设置有效防止连接部21受到外力的作用发生转动破坏;为了进一步加强固定件2,相邻连接部21连接处的外壁呈弧形设置,可有效减少应力集中。

为了方便施工人员抓取固定件2进行施工作业,加强筋23的外周壁开设有防滑螺纹,尤其在施工人员将支撑杆1嵌入支杆空腔22的过程中需要用力抓牢固定件2,则加强筋23外周壁开设的防滑螺纹有效增大施工过程中人手相对加强筋23的摩擦力。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将支撑杆1的一端嵌入固定件2的支杆空腔22内、支撑杆1的另一端嵌入相邻固定件2的支杆空腔22内,支撑杆1嵌入支杆空腔22内之后,施工人员可旋紧固定件2的螺纹杆25限制支撑杆1相对支杆空腔22的移动,多个支撑杆1和对个固定件2嵌入配合搭接成垂直地面的前后双排脚手架,两排脚手架之间搭设有供施工人员行走的模板3,单排脚手架远离模板3的外侧悬挂安全网。其中,支撑杆1和固定件2等规格设计,避免了不同规格制造造成施工工序复杂,且支撑杆1与固定件2嵌入搭接方式比较简单,有效解决脚手架搭接过程工序繁琐费力的问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