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

文档序号:27318225发布日期:2021-11-10 00:1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车库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近年来始终保持较高增速,汽车总量越来越庞大,而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宝贵,现有的停车位及车库数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停车需求。
3.如何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其中胡义华等人针对目前汽车拥有量高速增长导致停车难,汽车乱停乱放导致交通拥堵等现象,基于回转式结构开发了一款小型立体车库,其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取车时间短、上下两层无干扰,并可应用于家庭用车库、住宅小区车库、单位车库等空间狭小的地方场合。傅云龙等人针对停车难问题设计了一种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其具有快速组装的灵活性,具有高效、安全、稳定以及空间利用率大等优点。尹言峰针对当前一些车库和停车场存在设计及规划不合理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机械式立体车库,给当前社会提供了一种可靠、高效的停车问题解决方案,大幅度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并有效缓解了城市停车压力和矛盾。王强等人对于我国停车位紧缺的问题,针对新型立体化车库的控制系统,分析了车库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流程,给出了车库管控系统的若干子系统功能和控制算法;经过调试模拟实现了对立体车库存取车流程的监控和管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停车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谢伟设计了一种缩微版的旋转式立体车库,并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谢晋镇在对于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整体结构进行系统化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立体车库的创新型设计,包括硬件、软件以及安全可靠性设计等方面,并对于实际应用做出效果评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车库整体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能够实现车辆的快速停放,最大化的节省人力物力。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车辆存放区、车辆入口、传送长廊及平移升降传送装置;所述车辆存放区设多层停车空间,每层停车空间沿传送长廊设多个停车位;每个停车位内设车辆接收平台;所述传送长廊的一端设车辆入口,所述平移升降传送装置由运送底板及设于运送底板上的载车平台、平移机构及升降机构组成,在平移机构的带动下,平移传送装置能够整体沿传送长廊纵向移动,并且能够沿传送长廊纵向移动;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运送底板及其上的载车平台能够竖直升降至对应的停车位;载车平台与对应停车位的车辆接收平台配合实现车辆入库。
7.一种立体车库,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车辆接收平台、载车平台、平移机构及升降机构相连。
8.所述车辆接收平台与载车平台均为车辆传送带。
9.所述平移机构为丝杠丝母传动机构,由平移电机、丝杠及丝母组成;所述丝杠沿传送长廊纵向通长设置,丝杠的一端连接平移电机的电机轴,平移电机固定在运送底板上,丝母设于运送底板的底部;在平移电机的驱动下,丝母与丝杠配合传动使运送底板及其上的载车平台水平移动。
10.所述升降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由升降电机、齿轮及齿条组成,所述升降电机固定于载车平台上,升降电机的电机轴与齿轮相连,所述齿条沿竖直方向设于运送底板上,在升降电机的驱动下,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使载车平台竖直升降。
11.所述齿条为2根,齿轮为2个;2根齿条分别设于运送底板的两侧,升降电机为双出轴电机,其中一个电机轴上设齿轮与其中一根齿条啮合,另外一个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同步转轴,同步转轴上设齿轮与另外一根齿条啮合;2根齿条的顶部通过顶板相连。
12.所述车辆入口处还设有触摸显示屏、汽车牌照识别感应器及扬声器,触摸显示屏、汽车牌照识别感应器及扬声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立体车库设多层停车空间,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
15.2)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各停车位的具体位置,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各停车位的停车情况;
16.3)平移升降传送装置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立体车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车辆存放区 2.传送长廊 3.车辆入口 4.车辆接收平台 5.触摸显示屏 6.运送底板 7.载车平台 8.平移电机 9.丝杠 10.升降电机 11.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车辆存放区1、车辆入口3、传送长廊2及平移升降传送装置;所述车辆存放区1设多层停车空间,每层停车空间沿传送长廊2设多个停车位;每个停车位内设车辆接收平台4;所述传送长廊2的一端设车辆入口3,所述平移升降传送装置由运送底板6及设于运送底板6上的载车平台7、平移机构及升降机构组成,在平移机构的带动下,平移传送装置能够整体沿传送长廊2纵向移动;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运送底板6及其上的载车平台7能够竖直升降至对应的停车位;载车平台7与对应停车位的车辆接收平台4配合实现车辆入库。
21.一种立体车库,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车辆接收平台4、载车平台7、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及触摸显示屏5相连。
22.所述车辆接收平台4的底部设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系统。
23.所述车辆接收平台4与载车平台7均为车辆传送带。
24.所述平移机构为丝杠丝母传动机构,由平移电机8、丝杠9及丝母组成;所述丝杠9沿传送长廊2纵向通长设置,丝杠9的一端连接平移电机8的电机轴,平移电机8固定在运送
底板6上,丝母设于运送底板6的底部;在平移电机8的驱动下,丝母与丝杠9配合传动使运送底板6及其上的载车平台7水平移动。
25.所述升降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由升降电机10、齿轮及齿条11组成,所述升降电机10固定于载车平台7上,升降电机10的电机轴与齿轮相连,所述齿条11沿竖直方向设于运送底板6上,在升降电机10的驱动下,齿轮与齿条11啮合传动,使载车平台7竖直升降。
26.所述齿条11为2根,齿轮为2个;2根齿条11分别设于运送底板6的两侧,升降电机10为双出轴电机,其中一个电机轴上设齿轮与其中一根齿条11啮合,另外一个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同步转轴,同步转轴上设齿轮与另外一根齿条11啮合;2根齿条11的顶部通过顶板相连。
27.所述车辆入口处还设有触摸显示屏5、汽车牌照识别感应器及扬声器,触摸显示屏5、汽车牌照识别感应器及扬声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28.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车库可以由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进行直接控制,也可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自动化控制,具体停车过程如下:
29.1)待存放的车辆到达车辆入口3时,汽车牌照识别感应器通过摄像机及识别系统对汽车牌照进行识别及读取,并通过扬声器提示车库内的剩余车位数;车辆进入车辆入口3后,车主将车辆驶上载车平台7并停车,然后下车通过触摸显示屏5进行存车操作;触摸显示屏5的初始界面上显示车库内各停车位的实时情况,其中已存有车辆的停车位及空车位分别用不同颜色标注;车主只需点选对应的空车位,然后选择“存车”即可;
30.2)选择好停车位后,平移升降传送装置自动启动;先是平移电机8启动,将车辆沿传送长廊2移动到选定车位的前方,然后升降电机10启动,将车辆移动到对应停车位的高度;
31.3)车辆移动到位后,载车平台7与对应停车位的车辆接收平台4处于水平对接状态,通过同步传送,将车辆自载车平台7传送到对应的车辆接收平台4上;
32.4)车辆停放到车辆接收平台4上后,升降电机10启动将载车平台7降至原位;平移电机8启动,平移升降传送装置整体返回到初始位置,准备存放下一台车辆;
33.5)车主取车时,通过触摸显示屏5进行取车操作,只需点选对应车辆停放的停车位,然后选择“取车”,由平移升降传送装置将对应停车位上的车辆移动至车辆入口处,车主驾驶车辆离开即可。
34.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35.【实施例】
36.本实施例中,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车辆存放区、车辆入口、传送长廊、平移升降传送装置、控制系统及触摸显示屏;车辆入口处设有一个触摸显示屏,车辆存放区前设传送长廊,沿传送长廊纵向设丝杠,平移升降传送装置能够沿传送长廊移动;平移升降传送装置中设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平移机构为丝杠丝母传动机构,升降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37.停车位设车辆接收平台,平移升降装置中设载车平台,车辆接收平台和载车平台均采用车辆传送带。车辆进入停车位时,由两条传送带对接并且同步运行,将车辆移动到相应的停车位。
38.立体车库的自动化操作通过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通过触摸显示屏显示空车位,并在车辆驶入前通过智能语音系统提醒空车位的数量。空车位的监测是通过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配合实现的,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平移升降传送装置可以将车辆自动传送到车主选定的空车位处。
39.本实施例中,车主存车后,控制系统随机生成一个取车密码,车主凭该密码取车。
40.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采用stm32f407zg单片机,平移电机选用直流电机,升降电机选用步进电机,对应每个停车位处设限位开关,齿条上设电子抱闸。平移电机的驱动芯片选用l298n驱动芯片,升降电机的驱动芯片选用a4988驱动芯片,触摸显示屏采用hmi串口屏。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