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4246发布日期:2021-12-01 09:1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网架拆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2.大型文化娱乐场所、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结构中,经常需要在搭设高空钢网架,以用于灯光等设备及广告牌的安装。请参考图1至图3,舞台上的钢网架100一侧是由两个变截面的格构柱500支撑,另一侧设置在混凝土墙体200上,其中钢网架100与混凝土墙体200的设置,可以通过埋件连接,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混凝土墙体200中的混凝土墙柱210的牛腿211搭接,从而形成稳定的钢网架结构体系。钢网架100在整体下放拆除施工时,需要将钢网架100从混凝土墙体200上脱离,例如当钢网架100搭接在牛腿211上时,切割牛腿211处的部分上弦杆101和下弦杆102,以将钢网架100从牛腿211上脱离,然后将格构柱500由下至上分多次拆除,同步将钢网架100悬吊下放至指定位置;在格构柱500全部拆除之后,将钢网架100整体悬吊下放至地面上。由于钢网架100与混凝土墙体200脱离之后的端面为悬臂状态,钢
3.网架100在下放过程中存在翻转、倾斜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以解决钢网架下放过程中安全风险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包括:
6.连墙件,分两排设置于混凝土墙柱上,以使脱离于混凝土墙柱的钢网架的下弦杆位于两排所述连墙件之间;
7.第一导轨,对称设置在两排所述连墙件的自由端的内侧;
8.连接件,垂直设置于靠近混凝土墙柱一侧的下弦杆的两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墙件之间留有缝隙;
9.第一滚轮,设置在远离混凝土墙柱一侧的连接件的两端,以使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导轨相接触;
10.加固件,垂直设置在两排所述连墙件上;
11.第二导轨,设置在远离混凝土墙柱一侧的所述加固件上;
12.端板,设置在靠近混凝土墙柱一侧的下弦杆的端部上;
13.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端板上,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设置有预留缝。
1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每排所述连墙件为多个,间隔竖向分布设置在混凝土墙柱上。
1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相邻所述间隔分布的连墙件之间设置有斜拉件。
1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所述连墙件通过后置埋件设置在混凝土墙柱上。
1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钢网架的下弦杆的端部与上弦杆之间设置有腹杆。
1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轨为h型钢、工字钢或者槽钢。
1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轨为方钢管、h型钢、工字钢或者槽钢。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21.在格构柱分段切除施工降低高度,对钢网架整体悬吊下放操作时,通过第一滚轮沿第一导轨将钢网架整体下放,提高了钢网架下放操作施工的效率,具有省时省力的效果。当钢网架的悬臂端发生晃动、倾斜时或者钢网架自身的弯曲挠度产生形变时,位于第二滚轮与第二导轨之间的预留缝能够给钢网架的晃动、倾斜位移提供足够的空间,此时第一滚轮从第一导轨中脱离不接触,第二滚轮与第二导轨接触,通过第二滚轮沿第二导轨将发生倾斜的钢网架整体下放,从而提高了钢网架整体下放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第二滚轮及其接触的第二导轨下放钢网架还能够提高下放施工的效率。即悬臂状态的钢网架在发生倾斜时被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阻挡而限位,则钢网架倾斜
22.时不会产生翻转等脱落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23.图1是钢网架结构体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钢网架结构体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切割后的钢网架结构体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钢网架结构体系设置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钢网架体系及其上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图7中a部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30.图8至图9是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中所示:
32.100、钢网架,101、上弦杆,102、下弦杆,103、竖向杆;
33.200、混凝土墙体,210、混凝土墙柱,211、牛腿;212、台阶面;
34.300、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301、连墙件,302、第一导轨,303、连接件,304、第一滚轮,305、加固件,306、第二导轨,307、端板,308、第二滚轮,309、预留缝,310、斜拉件,311、后置埋件,312、腹杆;
35.400、临时支撑;
36.500、格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38.请参考图4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300,包括:
39.连墙件301,分两排设置于混凝土墙柱210上,以使脱离于混凝土墙柱210的钢网架的下弦杆102位于两排所述连墙件301之间。其中两排连墙件301是指平行设置的两排连墙件301。两排所述连墙件301均可以为多个,间隔竖向分布设置在混凝土墙柱210上。当然两排连墙件301也可以为整块通长的矩形钢板。其中连墙件301可以通过后置埋件311设置在混凝土墙柱210上。其中混凝土墙柱210可以包括混凝土立柱或者混凝土墙体。
40.第一导轨302,对称设置在两排所述连墙件301的自由端的内侧;其中,连墙件301的自由端是指非固定在混凝土墙柱210的端面的一端,连墙件301的内侧,是指两排连墙件301之间的内部侧面。其中第一导轨302是通长设计,其中图5至图6中由于在地平面之上设置了台阶面212,故第一导轨302的纵向长度延伸到了台阶面212上,但该台阶面212不得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没能台阶面212时,第一导轨302可以延伸到地平面设置。其中第一导轨302可以为h型钢、工字钢或者槽钢等型钢。
41.连接件303,垂直设置于靠近混凝土墙柱210一侧的下弦杆102的两侧,所述连接件303与所述连墙件301之间留有缝隙;即连接件303与两排连墙件301不接触,以用于下弦杆102带动钢网架100下放施工时,给钢网架100的下放施工提供足够的下放空间。
42.第一滚轮304,设置在远离混凝土墙柱210一侧的连接件303的两端,以使所述第一滚轮304与所述第一导轨302相接触;其中第一滚轮304为两个,以保证钢网架100在下放施工过程中的平稳性。
43.加固件305,垂直设置在两排所述连墙件301上;其中加固件305能够对连墙件301起到固定作用,防止两排连墙件301向外扩张变形。
44.第二导轨306,设置在远离混凝土墙柱210一侧的所述加固件305上;所述第二导轨306可以为h型钢、工字钢或者槽钢等型钢,也可以为方钢管。其中,第二导轨306优选为方钢管,其与加固件306具有较大的接触表面,提高了第二导轨306设置在加固件306上的结构稳定性。可以是焊接设置。其中第二导轨306为单根。
45.端板307,设置在靠近混凝土墙柱210一侧的下弦杆102的端部上;
46.第二滚轮308,设置在所述端板307上,所述第二滚轮308与所述第二导轨306之间设置有预留缝30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滚轮308为一个,对应的第二导轨306也为一个,具有结构简单、降低成本的效果。
47.其中第一滚轮304和第二滚轮308均是可以滚动的,从而减小钢网架100在下放施工过程中的噪音。
48.请参考图5、图6和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300,相邻所述间隔分布的连墙件301之间设置有斜拉件310。斜拉件310能够提高上下之间间隔的连墙件30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斜拉件310可以是型钢、钢管、钢板或者钢筋。
49.请参考图5至图6,为了提高钢网架100在下放施工中的结构稳定性,提高钢网架100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300,钢网架的下弦杆102的端部与上弦杆101之间设置有腹杆312。
50.请参考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300,在格构柱分段切除施工降低高度,对钢网架整体下放操作施工时,通过第一滚轮304沿第一导轨302将钢网架整体下放,提高了钢网架下放操作施工的效率,具有省时省力的效果。
51.请参考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网架下放导向装置300,当钢网架由于下降速度不一致等原因导致发生晃动、倾斜时或者钢网架自身的弯曲挠度产生形变时,位于第二滚轮308与第二导轨306之间的预留缝309能够给钢网架的晃动、倾斜位移提供足够的空间,此时第一滚轮304从第一导轨302中脱离不接触,第二滚轮308与第二导轨306接触,通过第二滚轮308沿第二导轨306将发生倾斜的钢网架整体下放,从而提高了钢网架整体下放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第二滚轮308与第二导轨306下放钢网架还能够提高下放施工的效率。即钢网架100在发生倾斜时被第二导轨306阻挡而限位,则钢网架倾斜时不会产生翻转以及脱落的安全风险。也就是说,钢网架被限制了在第一导轨302与第二导轨306之间的位置进行下放操作,从而避免了钢网架发生翻转、倾覆的安全风险。
52.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之内所作出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