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0095发布日期:2021-09-18 00:4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中为了提高施工人员施工的安全性,会在施工场地安装安全防护装置,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弹性吸能防护的功能,当其顶部受到外力的冲击时,无法对力进行消除,造成安全防护装置的损坏,从而导致安全防护装置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不利于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具备弹性吸能防护的优点,解决了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不具备弹性吸能防护的功能,当其顶部受到外力的冲击时,无法对力进行消除,造成安全防护装置的损坏,从而导致安全防护装置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贯穿设置有定位插杆,所述安装底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部贯穿固定柱并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升降柱表面的顶部套设有承载弹簧,所述顶板顶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斜板,两个防护斜板相对应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防护斜板相对应一侧的中心处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底部与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内侧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承载板;
5.所述顶板顶部表面的两侧均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三个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阻尼柱,所述阻尼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与防护斜板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和顶板底部表面的两侧均横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的中心处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块动远离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两个支撑框斜角对应的一侧活动套设有转动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两侧且位于滑动块的外侧均套设有缓冲弹簧。
6.优选的,所述承载弹簧的外径大于升降柱的内径,所述承载弹簧的底部与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弹簧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滑板的表面与固定柱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所述固定柱顶部表面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与升降柱配合使用的升降孔,所述固定柱表面的中心处覆盖有安全标示贴。
8.优选的,所述滑板的表面与滑移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所述防护斜板底部的表面与顶板顶部的表面为滑动接触,所述防护斜板的纵向长度与顶板的纵向长度相同。
9.优选的,所述滑移槽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横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滑板的正表面
和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表面与导向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10.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内径大于滑杆的外径,所述缓冲弹簧的外侧与滑槽内腔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内侧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上贯穿开设有与滑杆配合使用的滑孔。
11.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表面与滑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所述支撑框的纵向长度大于滑槽的纵向长度,两个转动杆呈前后交叉设置,两个转动杆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活动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柱、承载弹簧、升降柱、防护斜板、弹簧板、连接板、顶板、承载板、转动杆、支撑框、滑杆、滑动块、滑槽、缓冲弹簧、阻尼柱、滑移板、滑移槽、滑板和支撑弹簧的配合使用,可使安全防护装置具备弹性吸能防护的优点,这样安全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更好,解决了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不具备弹性吸能防护的功能,当其顶部受到外力的冲击时,无法对力进行消除,造成安全防护装置的损坏,从而导致安全防护装置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值得推广。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载弹簧,可对顶板进行弹性承载,通过滑板,提高了升降柱升降的稳定性,通过升降孔,方便了升降柱的升降,通过安全标示贴,提高了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性,通过防护斜板,可对顶板进行防护,同时方便了掉落物体的滚落,通过导向槽和导向杆的配合,可避免滑移板脱离滑移槽,通过滑孔,方便滑动块在滑杆表面滑移,通过活动轴,方便两个转动杆交叉处的转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板结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结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结构剖视图。
19.图中:1安装底板、2固定柱、3安全标示贴、4承载弹簧、5升降柱、6防护斜板、7弹簧板、8连接板、9顶板、10承载板、11转动杆、12支撑框、13定位插杆、14滑杆、15滑动块、16滑槽、17缓冲弹簧、18阻尼柱、19滑移板、20滑移槽、21滑板、22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4,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安装底板1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贯穿设置有定位插杆13,安装底板1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固定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22,支撑弹簧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板21,滑板21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升降柱5,滑板21的表面与固定柱2的内腔为滑动接触,固定柱2顶部表面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与升降柱5配合使用的升降孔,固定柱2表面的中心处覆盖有安全标示贴3,通过滑板21,提高了升降柱5升降的稳定性,通过升降孔,方便了升降柱5的升
降,通过安全标示贴3,提高了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性,升降柱5的顶部贯穿固定柱2并固定连接有顶板9,升降柱5表面的顶部套设有承载弹簧4,承载弹簧4的外径大于升降柱5的内径,承载弹簧4的底部与固定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弹簧4的顶部与顶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承载弹簧4,可对顶板9进行弹性承载,顶板9顶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斜板6,两个防护斜板6相对应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防护斜板6相对应一侧的中心处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板7,弹簧板7的底部与顶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柱2内侧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0;
22.顶板9顶部表面的两侧均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三个滑移槽20,滑移槽20内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阻尼柱18,阻尼柱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移板19,滑移板19的顶部与防护斜板6固定连接,滑移板19的表面与滑移槽20的内腔为滑动接触,防护斜板6底部的表面与顶板9顶部的表面为滑动接触,防护斜板6的纵向长度与顶板9的纵向长度相同,滑移槽20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横向开设有导向槽,滑移板19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表面与导向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通过防护斜板6,可对顶板9进行防护,同时方便了掉落物体的滚落,通过导向槽和导向杆的配合,可避免滑移板19脱离滑移槽20,承载板10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和顶板9底部表面的两侧均横向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内腔的中心处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14,滑杆14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滑动块15,滑块动15远离滑槽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2,两个支撑框12斜角对应的一侧活动套设有转动杆11,滑杆14表面的两侧且位于滑动块15的外侧均套设有缓冲弹簧17,通过设置固定柱2、承载弹簧4、升降柱5、防护斜板6、弹簧板7、连接板8、顶板9、承载板10、转动杆11、支撑框12、滑杆14、滑动块15、滑槽16、缓冲弹簧17、阻尼柱18、滑移板19、滑移槽20、滑板21和支撑弹簧22的配合使用,可使安全防护装置具备弹性吸能防护的优点,这样安全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更好,解决了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不具备弹性吸能防护的功能,当其顶部受到外力的冲击时,无法对力进行消除,造成安全防护装置的损坏,从而导致安全防护装置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值得推广,缓冲弹簧17的内径大于滑杆14的外径,缓冲弹簧17的外侧与滑槽16内腔的外侧固定连接,缓冲弹簧17的内侧与滑动块15固定连接,滑动块15上贯穿开设有与滑杆14配合使用的滑孔,滑动块15的表面与滑槽16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支撑框12的纵向长度大于滑槽16的纵向长度,两个转动杆11呈前后交叉设置,两个转动杆11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活动轴,通过滑孔,方便滑动块15在滑杆14表面滑移,通过活动轴,方便两个转动杆11交叉处的转动。
23.使用时,当防护斜板6的顶部受到落物的冲击时,在防护斜板6的作用下会很快脱离安全防护装置的顶部,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在力的作用下防护斜板6的底部会向两侧移动挤压阻尼柱18,在此期间弹簧板7被挤压,在力的传导作用下升降柱5下移和顶板9下移此时承载弹簧4和支撑弹簧22被压缩,对力进行进一步吸收,于此同时顶板9与承载板10之间的距离变小,使得转动杆11之间的角度变小,滑动块15向两侧移动,对缓冲弹簧17挤压,进一步对力进行吸收。
24.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25.综上所述:该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柱2、承载弹簧4、升降柱5、防护斜板6、弹簧板7、连接板8、顶板9、承载板10、转动杆11、支撑框12、滑杆14、滑动块15、滑槽
16、缓冲弹簧17、阻尼柱18、滑移板19、滑移槽20、滑板21和支撑弹簧22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不具备弹性吸能防护的功能,当其顶部受到外力的冲击时,无法对力进行消除,造成安全防护装置的损坏,从而导致安全防护装置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