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墙体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8720发布日期:2021-11-22 16:0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预制墙体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墙体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以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提高生产效率为终止,不断突破传统的生产模式,向标准化体系迈进的建筑产业化近年来在国家的倡导下大力得到发展,全国各地相继提出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等要求。建筑产业化是指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化的建筑设计以及模数化、工业化的部品生产,实现建筑构件的通用化和现场施工的装配化、机械化,建筑产业化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集成保温结构的预制装配式墙体构件在建筑产业化与节能降耗的双重背景下应运而生。
3.目前,在预制墙体构件中,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加工环节,采用反打技术并取消了预制墙体构件的外页板。但随之而来的是,由于取消了外页板,保温材料由于自身强度原因,且在得不到外页板支撑的情况下,保温材料的悬臂部分在脱模、运输、工地存放、吊装过程中极易出现断裂情况,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墙体构件。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预制墙体构件,其包括保温层、墙体和至少一个第一加强部件,所述墙体包括钢筋和混凝土,所述钢筋设于所述保温层的顶面,所述混凝土浇注于所述保温层的顶面并与所述钢筋和所述保温层相连接,所述保温层的外缘延伸出所述墙体的端面并形成有悬臂部分,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置于所述保温层内并位于所述悬臂部分内;
7.和/或,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置于所述保温层的底面并位于所述悬臂部分的底面。
8.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墙体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强部件,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墙体,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悬臂部分相互抵靠。
9.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墙体构件还包括锚固件,所述锚固件连接于所述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加强部件。
10.进一步地,所述锚固件自所述悬臂部分中背向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一侧贯穿所述悬臂部分并露出于所述悬臂部分中朝向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另一侧面,所述锚固件的外周面上具有凸起部。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部件抵靠于所述保温层中朝向所述墙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端面与所述悬臂部分的端面齐平。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为方形管或者t型钢。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为网格布或者钢网,所述网格布或者所述钢网置于
所述保温层内;
14.和/或,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包括加强层和加强筋,所述加强层连接于所述保温层的底面,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加强层内。
15.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
16.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含有硅质物、钙质物和聚苯乙烯颗粒的保温材料。
17.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加强部件置于保温层内并位于悬臂部分内,有效加强了保温层的自身强度,使得悬臂部分在脱模、运输、工地存放、吊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情况,大大提高了预制墙体构件的稳定性,利于进一步推广应用与发展。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预制墙体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预制墙体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预制墙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预制墙体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预制墙体构件在安装加强抵靠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保温层1
26.悬臂部分11
27.墙体2
28.第一加强部件3
29.加强层31
30.加强筋32
31.第二加强部件4
32.锚固件5
33.凸起部51
34.加强抵靠部件10
35.抵靠板101
36.对拉螺栓102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38.实施例1
3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制墙体构件,该预制墙体构件包括其包括保温层1、墙体2和至少一个第一加强部件3,墙体2包括钢筋和混凝土,钢筋设于保温层1的顶面,混凝土浇注于保温层1的顶面并与钢筋和保温层1相连接,保温层1的外缘延伸出墙体2的端面并形成有悬臂部分11,第一加强部件3置于保温层1内并位于悬臂部分11内。
40.通过第一加强部件3置于保温层1内并位于悬臂部分11内,有效加强了保温层1的
自身强度,使得悬臂部分11在脱模、运输、工地存放、吊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情况,大大提高了预制墙体构件的稳定性,利于进一步推广应用与发展。同时,第一加强部件3置于保温层1之后,将保温层1铺设于在模具的底部,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并浇注混凝土以形成墙体2,使得墙体2与保温层1相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实现了预制墙体构件的连接强度高。
41.第一加强部件3可以为网格布,网格布置于保温层1内。有效增强保温层1的结构整体牢固度,且进一步增加保温层1的抗拉强度。
42.第一加强部件3也可以为钢网,钢网置于保温层1内。通过钢网能够有效提升预制墙体构件的物理强度。当然,第一加强部件3的数量并不限定为一个,第一加强部件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部件3对预制墙体构件增加抗弯承重强度,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构件的安全稳定性。
43.保温层1的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通过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能够确保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情况下,强度达到相关产品标准要求,且防火性能达到a2级,无需另复合无机类板材来加强其强度与防火性能。
44.保温层1的材料为含有硅质物、钙质物和聚苯乙烯颗粒的保温材料。有效保证了预制墙体构件的保温性能和防火性能,大大提高了预制墙体构件的安全稳定性。优选地,保温层1的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45.实施例2
46.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再复述,仅就不同部分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2中,如图2所示,第一加强部件3置于保温层1的底面并位于悬臂部分11的底面。通过第一加强部件3置于保温层1中背向墙体2的一面并位于悬臂部分11的底面,有效加强了悬臂部分11的结构强度,使得悬臂部分11在脱模、运输、工地存放、吊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情况,大大提高了预制墙体构件的稳定性,利于进一步推广应用与发展。同时,先将第一加强部件3铺设于在模具的底部,之后将保温层1的原料组合物浇注于模具内,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并浇注混凝土以形成墙体2,使得第一加强部件3、保温层1与墙体2相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实现了预制墙体构件的连接强度高。
47.第一加强部件3包括加强层31和加强筋32,加强层31连接于保温层1的底面,加强筋32位于加强层31内。通过加强筋32有效加强了第一加强部件3的结构强度。其中,加强层31可以为柔性腻子、抹面胶浆或抗裂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强筋32可以为网格布或者钢网。
48.实施例3
49.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再复述,仅就不同部分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3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预制墙体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强部件4,第二加强部件4的一端连接于墙体2,第二加强部件4的另一端与悬臂部分11相互抵靠。
50.通过第二加强部件4与悬臂部分11相互抵靠,进一步加强了预制墙体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使得悬臂部分11在脱模、运输、工地存放、吊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情况,大大提高了预制墙体构件的稳定性。
51.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的四周外缘均露出于保温层1的端面,第二加强部件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加强部件4间隔设置并抵靠于保温层1。也就是保温层1的四周外缘都具有悬臂部分11,在横向或者纵向上间隔交叉设置多个第二加强部件4,且第二加强部件4的
两端均露出于墙体2的端面,使得第二加强部件4的两端能够抵靠于悬臂部分11,从而有效避免了悬臂部分11在脱模、运输、工地存放、吊装过程中出现断裂情况,大大提高了预制墙体构件的稳定性。
52.第二加强部件4抵靠于保温层1中朝向墙体2的一侧,且第二加强部件4的端面与悬臂部分11的端面齐平。通过第二加强部件4的端面与悬臂部分11的端面齐平,进一步加强对悬臂部分11的抵靠保护作用,有效避免了悬臂部分11出现断裂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墙体构件的稳定性。
53.预制墙体构件还包括锚固件5,锚固件5连接于悬臂部分11和第二加强部件4。锚固件5具有加强结构的作用,通过锚固件5能够有效加强悬臂部分11和第二加强部件4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避免了悬臂部分11出现断裂情况,大大提高了预制墙体构件的稳定性。其中,锚固件5也可以连接于第一加强部件3,进一步加强了预制墙体构件的结构连接强度。
54.锚固件5自悬臂部分11中背向第二加强部件4的一侧贯穿悬臂部分11并露出于悬臂部分11中朝向第二加强部件4的另一侧面,锚固件5的外周面上具有凸起部51。锚固件5自保温层1的外侧向内贯穿保温层1和第二加强部件4并露出于第二加强部件4的内侧面,用于悬臂部分11经现场浇筑连接后,起到辅助锚固连接作用。同时,通过锚固件5的外周面上具有凸起部51,进一步加强锚固件5与保温层1、第二加强部件4之间的连接强度。
55.第二加强部件4为方形管,第二加强部件4也可以为t型钢。结构简单,成本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加强部件4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强度高的部件,在此不做限定。
56.在运输、工地存放、吊装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避免悬臂部分11产生损坏,可以在第二加强部件4和保温层1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加强抵靠部件10。通过将加强抵靠部件10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加强部件4和保温层1,有效加强了第二加强部件4和保温层1的连接强度,进一步避免了悬臂部分11出现断裂情况,大大提高了预制墙体构件的稳定性。在需要使用预制墙体构件时,将加强抵靠部件100拆卸下来即可。
57.加强抵靠部件100包括至少一个抵靠板101和若干个对拉螺栓102,抵靠板101抵靠于第二加强部件4中背向保温层1的一侧,对拉螺栓102穿设于保温层1并连接于抵靠板101。抵靠板101可以放置在多个第二加强部件4上,之后对拉螺栓102穿过保温层1和抵靠板101并夹紧连接,使得加强抵靠部件100连接和拆卸都非常方便,且结构连接稳定性高。
5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