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结构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2348发布日期:2021-08-10 14:3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结构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故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桥梁、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但是,钢材作为建筑材料在防火方面又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它的机械性能,如屈服点、抗拉及弹性模量等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钢结构通常在450~650℃温度中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过大的形变而导致建筑物坍塌,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一般采用水冷却法作为钢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之一,往往在钢结构内充水,但这样会对钢结构产生一定腐蚀,从而降低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的保护装置,不仅保证了钢结构本体的使用寿命,还更好地为后续消防扑救争取时间,从而减少了经济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的保护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钢结构本体、弧形卡块、水囊和刺破组件;在每一节竖直设置的所述钢结构本体上还同轴心套接设有弧形卡块,每一所述弧形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将对应所述钢结构本体包裹在其内,并对钢结构本体进行保护;每一节所述钢结构本体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垂直延伸出对应所述弧形卡块,并在其内部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嵌入放置有水囊;在每一节所述钢结构本体的上下两端外圆周面一侧还分别垂直设有刺破组件,每一所述刺破组件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所述水囊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其刺破端分别水平延伸至对应所述钢结构本体的内部,并分别朝对应所述水囊的方向水平延伸,通过刺破对应水囊,对对应钢结构本体进行降温保护。

优选的,每一所述弧形卡块的内部均与对应所述钢结构本体的外圆周面相匹配,且在每一所述弧形卡块的内表面与对应所述钢结构本体之间还设有一层防火涂层,每一所述防火涂层均胶合固定在对应所述钢结构本体的外圆周面上。

优选的,每一所述防火涂层的厚度均为20~50mm。

优选的,在每一所述弧形卡块的内表面与对应所述防火涂层之间还设有一层水泥砂浆抹灰层,且每一所述水泥砂浆抹灰层均将对应所述防火涂层包裹在其内。

优选的,在每一节所述钢结构本体的内部上下两端还分别水平嵌入设有支撑板,每一所述支撑板均与对应所述钢结构本体的内部相匹配,且分别设置在对应所述水囊的正下方,并在每一所述支撑板上呈矩阵还分别均布间隔贯穿开设有数个漏水孔。

优选的,在每一节所述钢结构本体的上下两端端面上还分别水平贴合设有用于连接的法兰板,且每一所述法兰板分别与对应所述钢结构本体焊接固定。

优选的,每一所述刺破组件均包括罩壳、滑块、刺针、挡块、弹簧和锌块;每一所述罩壳均为水平设置的u形结构,且其开口端均水平垂直延伸至对应所述钢结构本体的内部,并分别与对应所述钢结构本体固定连接;在每一所述罩壳的内部靠其内底面一侧还分别竖直设有滑块,每一所述滑块分别与对应所述罩壳的内部相匹配,且分别沿对应所述罩壳的长度方向做水平横向往复滑动;在每一所述滑块靠罩壳开口端的一侧面中间位置还水平垂直固定设有刺针,且每一所述刺针的尖头端分别朝对应所述水囊的方向水平设置;在每一所述刺针上还同轴心套接设有弹簧,且在每一所述罩壳的内部靠其开口端一侧还上下间隔设有挡块,每一所述弹簧均设于对应所述滑块与对应两个所述挡块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滑块以及对应两个所述挡块抵紧贴合;在每一所述滑块靠罩壳内底面的一侧面中间位置还水平垂直设有锌块,且每一所述锌块的另一端分别水平垂直延伸出对应所述罩壳的外底面,并分别与对应所述罩壳的外底面抵紧贴合,对对应滑块向水囊方向的水平运动进行限位。

优选的,每一所述锌块均为t形结构,且其t形底部分别抵紧贴合在对应所述罩壳的外底面上,每一所述锌块的t形顶部分别水平垂直延伸至对应所述罩壳的内部,并分别与对应所述滑块靠罩壳内底面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挡块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对应所述刺针的直径,并分别对对应所述弹簧向对应水囊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一节钢结构本体的内部两端分别设有水囊,减少水对钢结构本体产生的腐蚀,从而保证了钢结构本体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刺破组件,当罩壳外部的锌块受热融化后,刺针在弹簧的作用下将水囊刺破,水囊中储存的水流出,水分蒸发带走部分热量,从而延缓了钢结构本体达到其界限温度,更好地为后续消防扑救争取时间,从而减少了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结构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视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钢结构本体;2-弧形卡块;3-防火涂层;4-水泥砂浆抹灰层;5-支撑板;6-水囊;7-刺破组件;8-法兰板;9-漏水孔;71-罩壳;72-滑块;73-刺针;74-挡块;75-弹簧;76-锌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的保护装置,包括钢结构本体1、弧形卡块2、水囊6和刺破组件7;具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每一节竖直设置的钢结构本体1上还同轴心套接设有弧形卡块2,每一个弧形卡块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将对应钢结构本体1包裹在其内,并对钢结构本体1进行保护;每一个弧形卡块2的内部均与对应钢结构本体1的外圆周面相匹配,且在每一个弧形卡块2的内表面与对应钢结构本体1之间还设有一层防火涂层3,每一个防火涂层3均胶合固定在对应钢结构本体1的外圆周面上,并对钢结构本体1进行保护;其中,每一个防火涂层3的厚度均为20~50mm。

如图1、图2所示,在每一个弧形卡块2的内表面与对应防火涂层3之间还设有一层水泥砂浆抹灰层4,且每一个水泥砂浆抹灰层4均将对应防火涂层3包裹在其内。

本实用新型每一节钢结构本体1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垂直延伸出对应弧形卡块2,并在其内部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嵌入放置有水囊6;如图1、图2所示,在每一节钢结构本体1的内部上下两端还分别水平嵌入设有支撑板5,每一个支撑板5均与对应钢结构本体1的内部相匹配,且分别设置在对应水囊6的正下方,并在每一个支撑板5上呈矩阵还分别均布间隔贯穿开设有数个漏水孔9,便于水囊6中的水缓慢流经对应钢结构本体1的内圆周面,提高了降温保护效果。

如图1所示,在每一节钢结构本体1的上下两端端面上还分别水平贴合设有用于连接的法兰板8,且每一个法兰板8分别与对应钢结构本体1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每一节钢结构本体1的上下两端外圆周面一侧还分别垂直设有刺破组件7,每一个刺破组件7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水囊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其刺破端分别水平延伸至对应钢结构本体1的内部,并分别朝对应水囊6的方向水平延伸,通过刺破对应水囊6,对对应钢结构本体1进行降温保护;其中,每一个刺破组件7均包括罩壳71、滑块72、刺针73、挡块74、弹簧75和锌块76;如图1~3所示,每一个罩壳71均为水平设置的u形结构,且其开口端均水平垂直延伸至对应钢结构本体1的内部,并分别与对应钢结构本体1固定连接;在每一个罩壳71的内部靠其内底面一侧还分别竖直设有滑块72,每一个滑块72分别与对应罩壳71的内部相匹配,且分别沿对应罩壳71的长度方向做水平横向往复滑动;

如图1~3所示,在每一个滑块72靠罩壳71开口端的一侧面中间位置还水平垂直固定设有刺针73,且每一个刺针73的尖头端分别朝对应水囊6的方向水平设置;在每一个刺针73上还同轴心套接设有弹簧75,且在每一个罩壳71的内部靠其开口端一侧还上下间隔设有挡块74,每一个弹簧75均设于对应滑块72与对应两个挡块74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对应滑块72以及对应两个挡块74抵紧贴合;其中,相邻两个挡块74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对应刺针73的直径,并分别对对应弹簧75向对应水囊6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

如图1~3所示,在每一个滑块72靠罩壳71内底面的一侧面中间位置还水平垂直设有锌块76,每一个锌块76均为t形结构,且其t形底部分别抵紧贴合在对应罩壳71的外底面上,每一个锌块76的t形顶部分别水平垂直延伸至对应罩壳71的内部,并分别与对应滑块72靠罩壳71内底面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对对应滑块72向水囊6方向的水平运动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发生火灾时,锌块76的t形底部在高温下融化,从而对滑块72的限位作用消失;这时,刺针73在弹簧75的回弹作用下沿罩壳71的内部向钢结构本体1的内部移动,并将水囊6刺破;水囊6中储存的水流出,通过支撑板5的漏水孔9浸润整个钢结构本体1的内圆周面,并通过水分蒸发带走部分热量,从而延缓了钢结构本体1达到其界限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一节钢结构本体1的内部两端分别设有水囊6,减少水对钢结构本体1产生的腐蚀,从而保证了钢结构本体1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刺破组件7,当罩壳71外部的锌块76受热融化后,刺针73在弹簧75的作用下将水囊6刺破,水囊6中储存的水流出,水分蒸发带走部分热量,从而延缓了钢结构本体1达到其界限温度,更好地为后续消防扑救争取时间,从而减少了经济损失。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