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和具有其的模块化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2496发布日期:2021-12-24 23:5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墙体和具有其的模块化房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墙体和具有其的模块化房箱。


背景技术:

2.用于高寒地区的模块化房箱,其外墙需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的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以保证室内噪音分贝满足居住要求。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和具有其的模块化房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墙体用于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墙体包括:
6.外墙板,外墙板由保温材料制成;
7.框架,框架连接至外墙板的内表面;
8.内墙板,内墙板位于框架的内侧,并和框架之间存在间隔;
9.缓震组件,缓震组件位于间隔内,并连接至框架和内墙板,以用于缓冲在框架和内墙板之间的传递的震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墙体包括由保温材料制成的外墙板,采用该墙体的模块化建筑能够有效保温;此外,墙体还包括框架、内墙板,以及位于框架和内墙板之间的间隔内的缓震组件,采用该墙体的模块化建筑可以有效隔音。
11.可选地,缓震组件包括橡胶垫块,框架和内墙板通过橡胶垫块连接。
12.可选地,缓震组件还包括缓震龙骨,橡胶垫块连接至框架,缓震龙骨连接至橡胶垫块和内墙板。
13.可选地,缓震组件沿和墙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纵向方向延伸。
14.可选地,外墙板包括酚醛层,酚醛层位于外墙板的远离框架的外表面。
15.可选地,外墙板包括聚氨酯层,聚氨酯层位于酚醛层和框架之间。
16.可选地,聚氨酯层构造为发泡结构。
17.可选地,外墙板包括岩棉层,岩棉层位于外墙板的靠近框架的内表面,岩棉层内嵌于框架。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房箱,模块化房箱包括前述的墙体。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房箱,模块化房箱包括前述的墙体,墙体包括由保温材料制成的外墙板,采用该墙体的模块化建筑能够有效保温;此外,墙体还包括框架、内墙板,
以及位于框架和内墙板之间的间隔内的缓震组件,采用该墙体的模块化建筑可以有效隔音。
附图说明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2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墙体的主视图;
22.图2为图1的a

a处剖视示意图;
23.图3为图2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24.图4为图1的墙体的分解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10:外墙板
ꢀꢀꢀꢀꢀꢀꢀꢀꢀꢀꢀ
111:酚醛层
27.112:聚氨酯层
ꢀꢀꢀꢀꢀꢀꢀꢀꢀ
113:岩棉层
28.120:框架
ꢀꢀꢀꢀꢀꢀꢀꢀꢀꢀꢀꢀꢀ
130:内墙板
29.140:间隔
ꢀꢀꢀꢀꢀꢀꢀꢀꢀꢀꢀꢀꢀ
150:缓震组件
30.151:橡胶垫块
ꢀꢀꢀꢀꢀꢀꢀꢀꢀ
152:第一缓震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31.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3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33.在本文中,本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34.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该墙体可以作为模块化建筑的外墙体(模块化建筑中的一面朝向建筑外的墙体)。该模块化建筑可以是模块化房箱。该墙体具有保温性能和缓震性能,使用该墙体的模块化房箱能够有效缓冲经过墙体传递的震动,能够有效隔音,以及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模块化房箱具有钢结构框架。
36.请参考图1至图4,墙体包括外墙板110。外墙板110可以由保温材料制成。外墙板110包括酚醛层111、聚氨酯层112,以及岩棉层113。沿墙体的厚度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酚
醛层111、聚氨酯层112,以及岩棉层113依次设置。酚醛层111位于外墙板110的远离后文的框架120的外表面(图2中外墙板110的最左端的表面)。酚醛层111可以朝向模块化房箱的外界环境。酚醛层111可以构造成酚醛板。酚醛层111可以固定连接至模块化房箱的钢结构框架。
37.岩棉层113位于外墙板110的靠近后文的框架120的内表面(图2中外墙板110的最右端的表面)。聚氨酯层112位于酚醛层111和岩棉层113之间。岩棉层113可以嵌入并连接至后文的框架120。聚氨酯层112可以构造成发泡结构。聚氨酯层112可以通过将pir(polyisocyanurate foam,聚异三聚氰酸酯)材料填充于酚醛层111和岩棉层113之间以发泡形成。岩棉层113可以由岩棉板制成。
38.酚醛层111、聚氨酯层112,以及岩棉层113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
39.优选地,沿墙体的厚度方向,酚醛层111的尺寸为80mm至120mm,聚氨酯层112的尺寸为40mm至80mm,岩棉层113的尺寸为40mm至80mm。进一步优选地,沿墙体的厚度方向,酚醛层111的尺寸为100mm,聚氨酯层112的尺寸为50mm,岩棉层113的尺寸为50mm。
40.请参考图1至图4,墙体还包括框架120、缓震组件150,以及内墙板130。沿墙体的厚度方向,框架120、缓震组件150,以及内墙板130依次设置。框架120可以由轻质材料(例如铝合金,或者轻质钢材)制成。框架120可以连接至模块化房箱的钢结构框架。
41.框架120连接至岩棉层113。内墙板130位于框架120的内侧(图2中框架120的右侧)。内墙板130可以朝向模块化房箱的内部空间。沿墙体的厚度方向,框架120和内墙板130之间存在间隔140。
42.缓震组件150位于间隔140内,并连接至框架120和内墙板130。这样缓震组件150能够缓冲在框架120和内墙板130之间的传递的震动。间隔140、缓震组件150,以及内墙板130的设置构成隔音结构。由此,可以有效衰减通过墙体传递的声音。优选地,沿墙体的厚度方向,间隔140的尺寸为25mm至45mm。进一步优选地,沿墙体的厚度方向,间隔140的尺寸为35mm。
43.缓震组件150包括橡胶垫块151。框架120和内墙板130通过橡胶垫块151连接。橡胶垫块151可以缓冲在框架120和内墙板130之间的传递的震动。
44.本实施方式中,墙体包括由保温材料制成的外墙板110,采用该墙体的模块化建筑能够有效保温;此外,墙体还包括框架120、内墙板130,以及位于框架120和内墙板130之间的间隔140内的缓震组件150,采用该墙体的模块化建筑可以有效隔音。
45.优选地,缓震组件150还包括缓震龙骨152。缓震龙骨152沿和墙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纵向方向(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缓震龙骨152的一端(图3中缓震龙骨152的右端)可以通过螺钉连接至内墙板130。缓震龙骨152的另一端连接至橡胶垫块151。橡胶垫块151可以通过螺钉连接至框架120。由此,缓震组件150的结构简单。
46.缓震龙骨152可以是现有的缓震龙骨(例如保定市安立静减振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alj

94型减振龙骨),橡胶垫块可以是现有的龙骨垫(例如保定市安立静减振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alj

93型龙骨垫)。
47.优选地,内墙板130包括两层石膏板。由此,墙体能够更加有效的隔音。
48.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房箱。模块化房箱包括前述的墙体。
49.本实施方式中,模块化房箱包括前述的墙体,墙体包括由保温材料制成的外墙板
110,采用该墙体的模块化建筑能够有效保温;此外,墙体还包括框架120、内墙板130,以及位于框架120和内墙板130之间的间隔140内的缓震组件150,采用该墙体的模块化建筑可以有效隔音。
50.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5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52.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