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组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8917发布日期:2021-09-15 08:3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2.在制备混凝土预制构件时都需要用到边模,制备预制构件时,先将边模放置在边模台上,调整好边模的位置后,再将边模固定在边模台上。现有技术中使用到的边模包括边模本体,磁性组件固定在边模本体内,边模本体为整体,预制构件加工结束后,需要将边模本体从边模台上取下,拆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组合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拆卸麻烦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组合模具,包括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底模板,所述底模板上连接有若干磁铁,底模板上侧连接有若干定位块,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架,所述上模架上排布有若干与定位块一一对应的上模垫块,所述定位块上连接有上模连接套,所述上模垫块贴合在上模连接套上侧,所述上模连接套上开有螺纹孔。
5.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上开有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固定孔,两个固定孔之间的定位块上开有连接槽;安装本实用新型时,确定好底模板摆放在模台上的位置,底模板经磁铁吸在模台上,使用紧固件经固定孔将定位块固定在底模板上,将各个上模连接套插到对应的连接槽内,将上模连接套焊接在定位块上,接着调节上模架的位置,使上模垫块刚好贴合在对应的上模连接套上侧,使用固定螺栓将上模架和上模连接套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螺栓上的螺母抵触在上模架上,安装方便;需要拆装上模组件,将上模架向上撬起,使上模连接套离开定位块,即可实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分离,拆卸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拆装更加方便;可作为叠合板的加工模具使用。
6.为了进一步防止泥浆倾入到模具内,所述底模板上侧连接有密封胶条,所述定位块从前往后插在密封胶条上后,定位块与底模板固定连接。
7.为了进一步避免模具在拆模过程中的模具脱落问题,所述密封胶条上设有金属板;此设计中,使用铆钉将金属板和密封胶条固定在底模板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架包括若干上模主体板,所述上模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定位筋板,所述上模垫块连接在相邻两个上模主体板之间的两个定位筋板上,所述上模主体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上模侧板一。
9.为了进一步提高上模架的结构强度,所述上模架还包括上模盖板,上模主体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上模侧板二,所述上模盖板贴合在定位筋板上侧,所述上模盖板固定连接在上模侧板一和上模侧板二之间。
10.为了进一步方便上模盖板的安装,所述上模盖板上开有连接孔,所述上模垫块上
侧设有定位套,所述上模盖板经连接孔套装在定位套上。
11.为了进一步方便机械臂抓取前对上模组件的定位,中间的上模主体板上侧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上开有上模定位孔。
12.为了进一步方向机械臂抓取前对底模板的定位,所述底模板上开有下模定位孔。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一。
15.图3为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二。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6为图5中的b

b向视图。
19.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8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其中,1下模组件,101底模板,102定位块,103上模连接套,104下模定位孔,2密封胶条,3上模组件,301上模侧板二,302上模盖板,303上模侧板一,304上模主体板,305上模定位孔,306上模垫块,307定位套,308定位筋板,4固定螺栓,5金属板,6铆钉,7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8所示的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组合模具,包括下模组件1和上模组件3,下模组件1包括底模板101,底模板101上连接有若干磁铁7,底模板101上侧连接有若干定位块102,上模组件3包括上模架,上模架上排布有若干与定位块102一一对应的上模垫块306,定位块102上连接有上模连接套103,上模垫块306贴合在上模连接套103上侧,上模连接套103上开有螺纹孔。
24.为了进一步防止泥浆倾入到模具内,底模板101上侧连接有密封胶条2,定位块102从前往后插在密封胶条2上后,定位块102与底模板101固定连接,密封胶条上设有金属板5,使用铆钉6将金属板5和密封胶条2固定在底模板101上。
25.其中,上模架的具体结构部为,上模架包括上模盖板302和若干上模主体板304,上模主体板304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定位筋板308,上模垫块306连接在相邻两个上模主体板304之间的两个定位筋板308上,上模主体板30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上模侧板一303,上模主体板30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上模侧板二301,上模盖板302贴合在定位筋板308上侧,上模盖板302固定连接在上模侧板一303和上模侧板二301之间;为了进一步方便上模盖板302的安装,上模盖板302上开有连接孔,上模垫块306上侧设有定位套307,上模盖板302经连接孔套装在定位套307上;中间的上模主体板304上侧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上开有上模定位孔305,底模板101上开有下模定位孔104。
26.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102上开有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固定孔,两个固定孔之间的定位块102上开有连接槽;定位筋板308焊接在上模主体板304上,上模侧板一303和上模侧板二301分别焊接在上模主体板304的前后两侧,上模垫块306焊接在相邻两个定位筋
板308之间,定位套307焊接在上模垫块306上侧,将上模盖板302套在定位套307上,上模盖板302抵触在定位筋板308上侧,最后将上模盖板302焊接在上模侧板一303和上模侧板二301之间;安装本实用新型时,确定好底模板101摆放在模台上的位置,底模板101经磁铁7吸在模台上,将金属板5放置在密封胶条2上,使用铆钉6将金属板5和密封胶条2固定连接在底模板101上侧,将定位块102从前往后插入密封胶条2,使用紧固件经固定孔将定位块102固定在底模板101上,接着调节上模架的位置,使上模垫块306刚好贴合在对应的上模连接套103上侧,上模侧板一303和底模板101的左右两侧对齐,使用固定螺栓4将上模架和上模连接套103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螺栓4上的螺母抵触在上模盖板302上侧,安装方便;需要拆装上模组件3,松开固定螺栓4,使固定螺栓4离开上模连接套103,再将上模架向上撬起,使上模组件3离开下模组件1,即可实现上模组件3和下模组件1的分离,拆卸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拆装更加方便;密封胶条2采用金属板5固定在底模板101上,当密封件与混凝土粘连时,不会发生脱落现场,降低模具的修复率;底模板101上下模定位孔104和定位套307上上模定位孔305的设置,用以机械臂抓取前的定位,确保模具位置准确;可作为叠合板的加工模具使用。
27.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