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83780发布日期:2021-08-17 13:3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建筑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提高建筑物地震灾害下安全性能的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的隔震技术主要有平面磨擦隔震,滚动磨擦隔震和摩擦摆隔震,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都是采用其中的一种作为建筑物的隔震技术方案,从而隔震的效果会达不到理想状态。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建筑隔震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结构合理,在基座和中间连接平台内安装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通过两个电磁线圈产生相反的磁场从而产生排斥力,使得中间连接平台对基座的压力大幅度的减小,故而最终实现减小摩擦力的目的;在振动缓冲器与基座侧壁连接处增设限位固定装置,从而使得中间连接平台在水平方向上任何晃动的趋势都能得到有效的缓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包括建设台、中间连接台和基座,所述中间连接平台上方设置有建设台,所述基座上方设置有中间连接平台;所述中间连接平台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所述基座内设置有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外围设置有保护外壳,所述基座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和第二电磁线圈之间设有中间隔层;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下方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之间在安装槽内部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固定;所述中间连接平台上表面固定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导杆顶端安插在建设台下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所述中间连接平台内安装有振动感应器。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建设台中间内部开设有限位空腔,所述限位空腔内安装有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所述限位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活塞杆下顶端固定在中间连接平台上。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中间连接平台与基座侧壁之间通过振动缓冲器和限位固定装置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建设台上表面边缘设置有限位板。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振动缓冲器左端通过安装固定板和固定螺母固定在中间连接平台上,所述振动缓冲器右端通过滑块与限位固定装置滑动连接,所述振动缓冲器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左侧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左端固定在安装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活塞左侧设置有第三电磁线圈,所述第二活塞右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右侧设置有第四电磁线圈。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固定装置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卡在滑槽内部,所述滑块上和滑槽内侧壁上都固定有挂环,所述挂环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两端通过挂钩固定在挂环上。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中间隔层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第三橡胶垫。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杆底端安装有圆盘,所有所述圆盘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中间连接平台和基座侧壁四个面之间都安装有振动缓冲器,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面积大于第一电磁线圈的面积。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振动感应器通过导线与人工智能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人工智能控制单元与智能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开关与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第三电磁线圈和第四电磁线圈串联连接,所述人工智能控制单元连接有外接电源和备用电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结构合理,在基座和中间连接平台内安装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通过两个电磁线圈产生相反的磁场从而产生排斥力,使得中间连接平台对基座的压力大幅度的减小,故而最终实现减小摩擦力的目的;在振动缓冲器与基座侧壁连接处增设限位固定装置,从而使得中间连接平台在水平方向上任何晃动的趋势都能得到有效的缓冲。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振动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是本申请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建筑隔震装置包括建设台9、中间连接台17和基座19,所述中间连接平台17上方设置有建设台9,所述基座19上方设置有中间连接平台17;所述中间连接平台17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3,所述基座19内设置有第二电磁线圈4;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和第二电磁线圈4外围设置有保护外壳18,所述基座19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和第二电磁线圈4之间设有中间隔层20;所述第二电磁线圈4下方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底端之间在安装槽21内部通过连接板6进行连接固定;所述中间连接平台17上表面固定有导杆14,所述导杆14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6,所述导杆14顶端安插在建设台9下表面开设的凹槽15内,所述中间连接平台17内安装有振动感应器13。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建设台9中间内部开设有限位空腔11,所述限位空腔11内安装有第一活塞8和第一活塞杆12,所述限位空腔11内设置有第一橡胶垫10,所述第一活塞杆12下顶端固定在中间连接平台17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平台17与基座19侧壁之间通过振动缓冲器1和限位固定装置2进行连接。所述建设台9上表面边缘设置有限位板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振动缓冲器1左端通过安装固定板22和固定螺母23固定在中间连接平台17上,如图2所示,所述振动缓冲器1右端通过滑块26与限位固定装置2滑动连接,所述振动缓冲器1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28,所述第二活塞28左侧连接有第二活塞杆24,所述第二活塞杆24左端固定在安装固定板22上,所述第二活塞28左侧设置有第三电磁线圈27,所述第二活塞28右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垫25,所述第二橡胶垫25右侧设置有第四电磁线圈29。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限位固定装置2内部开设有滑槽30,所述滑块26卡在滑槽30内部,所述滑块26上和滑槽30内侧壁上都固定有挂环33,所述挂环33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31,所述拉伸弹簧31两端通过挂钩32固定在挂环33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隔层20开设有通孔35,所述连接杆5穿过通孔35,所述通孔35内安装有第三橡胶垫36。

图4中,所述连接杆5底端安装有圆盘34,所有所述圆盘34之间通过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圆盘34的直径大于通孔35的直径。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的俯视图,所述中间连接平台17和基座19侧壁四个面之间都安装有振动缓冲器1,所述第二电磁线圈4的面积大于第一电磁线圈3的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振动感应器13通过导线与人工智能控制单元39电性连接,如图6所示,所述人工智能控制单元39与智能控制开关40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开关40与第一电磁线圈3、第二电磁线圈4、第三电磁线圈27和第四电磁线圈29串联连接,所述人工智能控制单元39连接有外接电源37和备用电源3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通过在基座内部开设安装槽和在中间隔层上开设小孔,可以通过连接杆和圆台将第二电磁线圈固定在基座上。但是连接杆的直径远小于通孔的直径同时通孔的直径又小于圆台的直径,因此第二电磁线圈可以在同一水平向任何方向上移动,从而也可以对地震起到隔震的作用。

同时,利用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的相互排斥的力,使得中间连接平台对基座的压力大大的减小,从而使得中间连接平台更轻易的滑动,故而可以更加有效的对建筑物起到保护的作用。

同时,通过在中间连接平台和基座侧壁之间设置振动缓冲器,可以保证中间连接平台在一定范围内左右晃动,同时地震使得建筑振动方向不只有左右也可能有前后,这时在振动缓冲器和基座侧壁连接处增设限位固定装置,可以容许中间连接平台在前后方向上有一定的移动空间,从而可以实现该装置在水平方向上振动时任何方向上都可以对振动能量进行吸收消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

此外,在竖直方向上在水平连接平台和建设台之间安装减震器,对竖直方向上的震动能量进行吸收消减,从而该装置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同时,该装置的采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振动感应器感应到震动,然后将该震动信号传送给人工智能控制单元并经过分析处理,控制智能控制开关接通电源,从而可以使得电磁线圈中不需要一直处于通电状态。故而可以节约大量电源,同时系统中连接有外接电源和内部的大容量备用电源,可以防止地震导致外接电源失效,从而保证该装置能够始终处于可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