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构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理布置上反梁结构节省层高的停车库。
背景技术:2.停车库中有结构与各种设备,除去结构与设备后才是建筑可使用的空间,而传统停车库中结构和设备多为上下重叠关系,占用的高度比较大,实际可使用空间占比较小。
3.停车库的层高的计算方法为:结构梁高+管线高度+符合规范车库净高+ 建筑做法=车库层高,常见停车库单层层高多为3.5-3.8m,造价高、浪费大。
4.停车库层高越高则总高越高,相应地会增加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周期等,因此控制停车库的层高在行业内形成共识。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理布置上反梁结构节省层高的停车库,能有效增加停车库的使用层高,并且不影响停车库结构的支撑强度。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合理布置上反梁结构节省层高的停车库,包括中间层主梁、中间层主梁上反梁、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顶层结构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层结构板之间的若干中间层结构板,所述顶层结构板通过多个支撑柱固定设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中间层结构板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顶层结构板和所述中间层结构板的下表面设有供板下设备管线通过的下设备管线通道,所述中间层主梁设在所述中间层结构板的底部且两端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主梁上反梁设在所述中间层结构板的上表面且两端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主梁上反梁设在该所述中间层结构板下方的所述下设备管线通道的上方,所述中间层结构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停车位以及用于供车辆通过的车辆行驶道,所述中间层主梁上反梁设在相邻的所述停车位之间或设在所述停车位的侧边。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中间层结构板上设置中间层主梁上反梁,在保证梁体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将需要设置下设备管线通道的位置的主梁上反,为设置中间层结构板下方的下设备管线通道预留空间,避免了直接将管线设置在中间层主梁的下方而占用车库的层高,从而增加停车库的可使用净高在整体层高里面的比例,同时,所述中间层主梁上反梁设在相邻的所述停车位之间或设在所述停车位的侧边,不会影响车辆的停泊和通行,达到合理节省整体层高的目的。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还包括顶层主梁,所述顶层主梁设在所述顶层结构板的底部且两端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顶层主梁,确保支撑柱对顶层结构板的支撑强度。
11.进一步,还包括顶层主梁上反梁,所述顶层主梁上反梁设在所述顶层结构板的上表面且两端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顶层主梁上反梁设在位于所述顶层结构板的下方的所述下设备管线通道的上方,所述顶层主梁上反梁之间设有供板上设备管线通过的上设备管线通道。
12.进一步,顶层主梁上反梁仅在顶层结构板上部形成不连续的单向凸起,可以保证顶层结构板上部的板上设备管线安装通过,同时也不会影响结构板上部的排水。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设置顶层主梁上反梁,并且是在顶板上的下设备管线通道的上方设置顶层主梁上反梁,进一步确保对顶层结构板的支撑强度,同时,不会因为要确保支撑强度而影响下设备管线通道的设置。
14.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所述顶层主梁之间固定设有次梁。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次梁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支撑柱以及梁体对顶层结构板的支撑强度。
16.进一步,所述顶层结构板的上表面为倾斜面,且所述上设备管线通道的端口位于所述倾斜面的低端。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顶层结构板的上表面设置倾斜面,便于顶层结构板上表面上的排水需求。
18.进一步,位于所述顶层结构板上的多个所述顶层主梁上反梁的两端的延伸方向相同。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顶层结构板上的顶层主梁上反梁的延伸方向均相同,避免交错设置时影响顶层结构板上表面上的设备管线设置,以及保证顶层结构板上表面的排水。
20.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层主梁之间固定设有次梁。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次梁的设置能进一步确保支撑柱和梁体对中间层结构板的支撑强度。
22.进一步,所述下设备管线通道的下方设有机械式升降停车装置。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机械式升降停车装置,能将汽车提升至一定高度,由于下设备管线通道的设置,提升了车库可利用层高,机械式升降停车装置及相关机械式停车位的上部,可以合理利用主梁上反后,在结构板下部构造出的结构板下部设备管线通道,从而节约层高,更加利于实现多层停车,有效利用停车空间。
24.进一步,所述机械式升降停车装置包括支撑架、滑动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载车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载车板沿所述支撑架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的提升机构,所述支撑架固定设在所述中间层结构板或所述底板上。
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车辆停设在载车板上后,通过提升机构将载车板提升,在载车板下方流出空间供另外车辆的停放。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的顶层结构板的侧面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的顶层结构板的侧面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的中间层结构板的侧面俯视立体结构及停车位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的中间层结构板的侧面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的中间层结构板的俯视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的中间层结构板的侧面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的顶层结构板的侧面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中的中间层结构板的俯视图;
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中的中间层结构板侧面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中的中间层结构板侧面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9.1、中间层主梁,2、中间层主梁上反梁,3、底板,4、顶层结构板,5、中间层结构板,6、支撑柱,7、下设备管线通道,8、停车位,9、车辆行驶道,10、顶层主梁,11、顶层主梁上反梁,12、上设备管线通道,13、次梁, 14、板下设备管线,15、次梁上反梁,16、载车板、17、支撑架,18、汽车, 19、板上设备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1.实施例一
42.如图1、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中间层主梁1、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底板3、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方的顶层结构板4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3和所述顶层结构板4之间的若干中间层结构板5,所述顶层结构板 4通过多个支撑柱6固定设在所述底板3的上方,多个所述支撑柱6均竖向设置,所述中间层结构板5与所述支撑柱6固定连接;所述顶层结构板4和所述中间层结构板5的下表面设有供板下设备管线14通过的下设备管线通道7,所述中间层主梁1设在所述中间层结构板5的底部用于对所述中间层结构板5进行支撑且两端与所述支撑柱6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主梁上反梁 2设在所述中间层结构板5的上表面且两端与所述支撑柱6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设在该所述中间层结构板5下方的所述下设备管线通道 7的上方,所述中间层结构板5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停车位8以及用于供车辆通过的车辆行驶道9,所述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设在相邻的所述停车位8 之间或设在所述停车位8的侧边。在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根据中间层结构板5上的下设备管线通道7的设置来确定中间层主梁1和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的设置,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中间层主梁1不延伸设置穿过下设备管线通道7,中间层结构板5上下设备管线通道7设置在停车位8的下方,为了便于车辆的通行,由于车辆行驶道9上不能设置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而为了确保车辆行驶道9下方的支撑强度,在车辆行驶道9的下方设置中间层主梁1。所述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设在相邻的所述停车位8之间或设在所述停车位8的侧边且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不可设置在停车位8的车辆进出口,即设置好的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需要满足在车辆停在停车位8上后,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只可在车辆的后侧或者两侧,以避免对车辆的停车造成阻挡。在中间层结构板5上设置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在保证梁体支撑强度的前提
下,将需要设置下设备管线通道7的位置的主梁上反,为设置下设备管线通道7预留空间,避免了直接将板下设备管线14设置在中间层主梁1的下方而影响车库的层高,从而增加车库的使用层高。
43.优选的,如图2、图3所示,还包括顶层主梁10和顶层主梁上反梁11,所述顶层主梁10设在所述顶层结构板4的底部且两端与所述支撑柱6固定连接,所述顶层主梁上反梁11设在所述顶层结构板4的上表面且两端与所述支撑柱6固定连接,所述顶层主梁上反梁11设在位于所述顶层结构板4 的下方的所述下设备管线通道7的上方,所述顶层主梁上反梁11之间设有供板上设备管线19通过的上设备管线通道12,通过以上设置,顶层主梁10 的上方对应为上设备管线通道12,顶层主梁上反梁11的下方对应为下设备管线通道7,所述顶层主梁10不延伸至下设备管线通道7,也不穿过下设备管线通道7,同样的,所述顶层主梁上反梁11不延伸至下设备管线通道7,也不穿过上设备管线通道12。通过设置顶层主梁10,确保支撑柱6对顶层结构板4的支撑强度,通过在设置顶层主梁上反梁11,并且是在下设备管线通道7的上方设置顶层主梁上反梁11,进一步确保对顶层结构板4的支撑强度,同时,不会因为要确保支撑强度而影响下设备管线通道7的设置。
4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顶层结构板4的上表面为倾斜面,且所述上设备管线通道12的端口位于所述倾斜面的水平低端,通过在顶层结构板4的上表面设置倾斜面,通过适当找坡,便于顶层结构板4上表面上的排水需求。
45.优选的,位于所述顶层结构板4上的多个所述顶层主梁上反梁11的两端的延伸方向相同,避免交错设置时影响顶层结构板4上表面上的板上设备管线19设置。
46.实施例二
47.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做出了以下改进:相邻的两个所述顶层主梁10之间固定设有次梁13,同样需要满足,次梁13不延伸至下设备管线通道7内,也不穿过下设备管线通道7,顶层主梁10之间的次梁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顶层主梁10上,次梁13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支撑柱6以及梁体对顶层结构板4的支撑强度。
48.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做以下改进:在相邻的两排停车位8之间可以设置次梁上反梁15以增大对中间层结构板5的支撑强度,次梁上反梁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固定连接。
49.实施例三
50.如图9、图10、图1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做出了以下改进: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层主梁1之间固定设有次梁13,中间层主梁 1之间的次梁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层主梁1,同样需要满足,次梁13不延伸至下设备管线通道7内,也不穿过下设备管线通道7,次梁13的设置能进一步确保支撑柱6和梁体对中间层结构板5的支撑强度。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之间设有次梁上反梁15,所述次梁上反梁15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停车位8之间,即在两个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 之间若设置有多排停车位8,在相邻的两排停车位8之间可以设置次梁上反梁15以增大对中间层结构板5的支撑强度,次梁上反梁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间层主梁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排停车位8之间可以设置支撑柱6,提高对中间层结构板5的支撑强度,从而可以降低中间层主梁上反梁2和次梁上反梁15的高度。
51.实施例四
52.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做出了以下改进:所述下设备管线通道7的下方设有机械式升降停车装置,通过设置机械式升降停车装置,能将汽车18提升至一定高度,由于下设备管线通道7的设置,提升了车库可利用层高,从而更加利于实现多层停车,有效利用停车空间。所述机械式升降停车装置包括支撑架17、滑动设在所述支撑架17上的载车板16以及用于带动所述载车板16沿所述支撑架17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的提升机构,所述支撑架17固定设在所述中间层结构板5 或所述底板3上,当汽车18停设在载车板上后,通过提升机构将载车板16 提升,在载车板16下方流出空间供另外汽车18的停放。机械式停车装置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提升装置可以为提升电机带动链条提升等,具体结构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描述,在实现方向上提升载车板16 的基础上,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式停车装置移动载车板16实现汽车18在相邻停车位之间的水平移动或斜向方向上移动汽车18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5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向”、“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