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2.随着国家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建筑墙体保温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工程实践中普遍采用在建筑外墙上粘贴保温板方式进行保温,保温板说的通俗易懂就是给楼房保温用的板子。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
3.目前市面上有几类钢丝网架保温板墙体结构,但存在外侧混凝土层浇筑不均匀,钢丝网片与保温板距离易变动、施工较困难,斜插腹丝较多导致体系传热系数较大等问题,给保温工程带来质量安全隐患,同时也制约了钢丝网架保温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为此,发明人综合上各类因素提出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两侧分别设置模板,模板与保温板之间均设置混凝土层,所述保温板右侧设置网架,网架四角部分别设置连接件,连接件均与保温板连接,所述网架中部设置支撑座,支撑座连接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四角部分别对应连接件设置预留孔;
7.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连接网架与保温板上的预留孔,所述连接螺栓左侧分别对称设置固定板,固定板分别活动安装在网架两侧的连接螺栓上,所述固定板两侧对应网架上的网孔分别设置限位凸条,所述网架左侧固定板左侧的连接螺栓上活动套装定位管。
8.工作时,将连接螺栓插入网架与保温板上的预留孔,通过连接螺栓上的固定板对网架进行固定,固定板两侧边缘垂直安装的限位凸条卡接在网架上的网孔两侧,对网架进行稳固,通过固定板对网架两侧分别进行夹持稳固,避免浇注混凝土时因混凝土流动造成网架出现位置变动,影响保温墙体的热导效果,提升连接件使用稳定性,通过连接螺栓上的定位管可对网架与保温板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将安装座穿过网架中部并抵接至保温板,通过安装座对网架进行进一步稳定支撑,将连接后的保温板与网架放置在两侧模板之间并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从而完成保温系统。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管左侧设置固定片,固定片分别安装在保温板两侧的连接螺栓上,所述保温板左侧固定片左侧设置紧固螺母,固定片有利于提升
保温板的安全性,通过紧固螺母可对连接螺栓进行紧固,提升连接件连接稳定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座包括环形底座,环形底座四周边缘设置四个等距离分布的通槽,所述环形底座上方固定安装固定管,固定管侧壁对应通槽设置竖槽,竖槽顶端右侧壁设置横槽,底座通过四周通槽插入网架抵接在保温板上,此时网架通过固定管侧壁的竖槽处于横槽位置,转动支撑座通过固定管上方的横槽对网架进行卡接并支撑,提升网架稳定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竖槽底部设置填充槽,填充槽连接通槽与竖槽,所述横槽右端下方设置卡槽,通过填充槽提升混凝土填充时的接触面积,卡槽提升支撑座对网架的支撑强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网架采用钢丝支撑,所述网架钢丝外径分别与通槽、竖槽、横槽、卡槽内径相适配,提升支撑座卡接支撑精度。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管侧壁底部分别设置若干等距离分布的加强片,加强片固定连接固定管与环形底座,通过固定片提升支撑座的强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结构新颖且布局合理,工作时,将连接螺栓插入网架与保温板上的预留孔,通过连接螺栓上的固定板对网架进行固定,固定板两侧边缘垂直安装的限位凸条卡接在网架上的网孔两侧,对网架进行稳固,通过固定板对网架两侧分别进行夹持稳固,避免浇注混凝土时因混凝土流动造成网架出现位置变动,影响保温墙体的热导效果,提升连接件使用稳定性,通过连接螺栓上的定位管可对网架与保温板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将安装座穿过网架中部并抵接至保温板,通过安装座对网架进行进一步稳定支撑,将连接后的保温板与网架放置在两侧模板之间并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从而完成保温系统。
16.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所述定位管左侧设置固定片,固定片分别安装在保温板两侧的连接螺栓上,所述保温板左侧固定片左侧设置紧固螺母,固定片有利于提升保温板的安全性,通过紧固螺母可对连接螺栓进行紧固,提升连接件连接稳定性。
17.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计,所述支撑座包括环形底座,环形底座四周边缘设置四个等距离分布的通槽,所述环形底座上方固定安装固定管,固定管侧壁对应通槽设置竖槽,竖槽顶端右侧壁设置横槽,底座通过四周通槽插入网架抵接在保温板上,此时网架通过固定管侧壁的竖槽处于横槽位置,转动支撑座通过固定管上方的横槽对网架进行卡接并支撑,提升网架稳定性。
18.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所述竖槽底部设置填充槽,填充槽连接通槽与竖槽,所述横槽右端下方设置卡槽,通过填充槽提升混凝土填充时的接触面积,卡槽提升支撑座对网架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19.图1为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中网架的右视图;
21.图3为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中连接件的主视图;
22.图4为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中支撑座的主视图。
23.图中:1、保温板;10、预留孔;2、网架;3、连接件;30、连接螺栓;31、固定板;310、限位凸条;32、固定片;33、定位管;34、紧固螺母;4、支撑座;40、环形底座;41、通槽;42、固定管;43、加强片;44、填充槽;45、竖槽;46、横槽;47、卡槽;5、模板;6、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请参阅图1
‑
4,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包括保温板1、网架2、连接件3、支撑座4、模板5与混凝土层6;
27.所述保温板1包括预留孔10,所述预留孔10分别设置在保温板1四角部并连通保温板1两侧;
28.所述网架2设置在保温板1右侧并与保温板1相互平行,所述网架2的网孔均为正方形且网架2采用钢丝制成;
29.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螺栓30、固定板31、固定片32、定位管33与紧固螺母34,所述连接螺栓30设置在预留孔10内并连接保温板1左侧与网架2右侧,所述固定板31分别活动安装在网架2两侧的连接螺栓30上,所述固定片32分别活动安装在保温板1两侧的连接螺栓30上,所述定位管33活动套装在网架2左侧固定板31与保温板1右侧固定片32之间的连接螺栓30上,所述紧固螺母34安装在连接螺栓30左端;
30.所述固定板31两侧边缘分别对称设置限位凸条310,且两侧凸条之间的距离与网架2上网孔的长度相适配;
31.所述支撑座4包括环形底座40、通槽41、固定管42、加强片43、填充槽44、竖槽45、横槽46与卡槽47,所述环形底座40设置在支撑座4底部,所述通槽41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等距离分布设置在环形底座40四周边缘,所述固定管42固定安装在环形底座40上方,所述加强片43分别等距离分布安装在固定管42外侧壁底部并分别垂直连接底部环形底座40,所述填充槽44分别对应通槽41设置在固定管42侧壁底部,所述竖槽45分别设置在填充槽44顶部中央,所述横槽46分别设置在竖槽45顶部右侧,所述卡槽47分别设置横槽46顶端下方;
32.所述模板5分别设置在保温板1左侧与网架2右侧且与保温板1与网架2均相互平行;
33.所述混凝土层6分别设置在模板5与保温板1之间。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将连接螺栓30插入网架2与保温板1上的预留
孔10,通过连接螺栓30上的固定板31对网架2进行固定,固定板31两侧边缘垂直安装的限位凸条310卡接在网架2上的网孔两侧,对网架2进行稳固,通过固定板31对网架2两侧分别进行夹持稳固,避免浇注混凝土时因混凝土流动造成网架2出现位置变动,影响保温墙体的热导效果,提升连接件3使用稳定性,通过连接螺栓30上的定位管33可对网架2与保温板1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将安装座穿过网架2中部并抵接至保温板1,通过安装座对网架2进行进一步稳定支撑,将连接后的保温板1与网架2放置在两侧模板5之间并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6,从而完成保温系统。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