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0407发布日期:2021-09-25 10:2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2.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长丝聚酯胎毡为胎基,以增粘聚合物改性沥青为浸涂材料,撒花姑娘表面覆以聚乙烯膜、细砂、铝箔隔离膜为隔离层,下表面涂覆硅隔离膜为防粘层而制成的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
3.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安装时,将隔离膜撕掉即可将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粘接在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操作方便。
4.由于隔离膜较薄,在撕掉隔离膜的过程中隔离膜容易断裂,断裂后需要从断裂口处重新将隔离膜扯起,由于隔离膜和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粘结强度较大,从而不易于重新开启撕裂口。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开启下隔离层的撕裂口,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如下的技术手段:
6.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卷材本体,所述防水卷材本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隔离层、增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层、长丝聚酯胎基层、自粘层、下隔离层,且相邻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卷材本体设置有起拨片,所述起拨片部分位于防水卷材本体的外部、部分位于自粘层和下隔离层之间,所述起拨片和下隔离层平行设置,所述起拨片为多个,多个所述起拨片沿防水卷材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自粘层和下隔离层之间设置起拨片,起拨片部分位于防水卷材本体内部,部分位于防水卷材本体外部,撕掉下隔离层时,下隔离层被掀起,解除下隔离层对起拨片的压紧作用,解除和下隔离层接触的起拨片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上翘起,同时由于自粘层的设置,使得起拨片不易脱离防水卷材本体,其他未解除和下隔离层接触状态的起拨片保持和防水卷材本体的贴合状态;当下隔离层断裂时,按压或向上抬起靠近断裂口处未翘起的起拨片,起拨片能够作用于下隔离层,使得下隔离层边缘处和自粘层脱离,然后沿下隔离层和自粘层的脱离处掀起下隔离层,从而便于开启下隔离层的撕裂口。
8.可选的,位于防水卷材本体外部起拨片的长度大于起拨片和下隔离层重合处的长度。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位于防水卷材本体外部起拨片重量大于位于防水卷材本体内部的起拨片重量,能够增大起拨片的翘起幅度。
10.可选的,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沿防水卷材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位于防水卷材本体外部的起拨片和安装块铰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起拨片和安装块铰接,一方面,便于实现对起拨片的
回收利用;另一方面,使得起拨片不易在自身重力的条件下顶起下隔离层,不易形成防水卷材本体翘边的问题。
12.可选的,所述起拨片和安装块之间固设有弯折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起拨片和安装块之间的转动连接。
14.可选的,所述安装块固设有至少两个插接块,所述防水卷材本体开设有供插接块插入的插接槽,所述防水卷材本体和插接槽相对设置的一侧固设有拼接块,所述拼接块能够插接于其相邻防水卷材本体插接槽内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接块能够实现安装块和防水卷材本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防水卷材本体安装完成后,解除安装块和防水卷材本体之间的连接,便于实现对起拨片的回收利用;由于防水卷材本体的宽度有限,安装时,将防水卷材本体的拼接块插接于相邻防水卷材本体的插接槽内部,能够增强相邻防水卷材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防水卷材本体之间不易出现缝隙。
16.可选的,所述起拨片朝向自粘层的一侧涂覆有防粘涂层。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起拨片和自粘层之间的粘结强度,能够在扯掉下隔离层时,在下隔离层和起拨片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将起拨片掀起,实现对下隔离层掀开位置的标记。
18.可选的,所述起拨片和下隔离层的接触端设置为弧形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起拨片对下隔离层的作用力,使得下隔离层不易在起拨片的作用下断裂。
20.可选的,所述自粘层朝向下隔离层一侧涂覆有硅油涂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自粘层和下隔离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便于掀起下隔离层。
22.可选的,所述上隔离层和下隔离层均为聚乙烯膜。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膜主要用于使防水卷材本体表面平整光滑不会受到划伤,并且聚乙烯膜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便于延长防水卷材本体的使用时间。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第一、随着下隔离层的掀起,能够解除下隔离层对起拨片的压紧作用,起拨片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上翘起,其他未解除和下隔离层接触状态的起拨片保持和防水卷材本体的贴合状态,通过观察起拨片的状态,能够快速定位下隔离层的断裂口;
26.第二、通过按压或向上抬起靠近断裂口处未翘起的起拨片,起拨片能够作用于下隔离层,使得下隔离层边缘处和自粘层脱离,便于开启下隔离层的撕裂口;
27.第三、通过在防水卷材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插接槽和拼接块,由于防水卷材本体的宽度有限,安装时,将防水卷材本体的拼接块插接于相邻防水卷材本体的插接槽内部,能够增强相邻防水卷材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防水卷材本体之间不易出现缝隙;
28.第四、通过设置安装块,并将安装块和防水卷材本体可拆卸连接,由于起拨片和安装块铰接,便于实现对起拨片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安装块连接状态的局部结
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31.图中,1、防水卷材本体;11、上隔离层;12、增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层;13、长丝聚酯胎基层;14、自粘层;15、硅油涂层;16、下隔离层;21、拼接块;3、安装块;31、插接块;4、起拨片;41、弧形端;42、弯折板;421、第一连接板;422、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卷材本体1,防水卷材本体1呈矩形设置。
34.参照图1,防水卷材本体1的一侧固设有多个拼接块21,多个拼接块21沿防水卷材本体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防水卷材本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供其相邻拼接块21插入的插接槽,插接槽数量和拼接块21数量相等。插接槽的水平截面呈梯形设置,使得拼接块21只能从上至下插入插接槽的内部,提高相邻防水卷材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防水卷材本体1之间不易出现缝隙。
35.参照图1,防水卷材本体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隔离层11、增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层12、长丝聚酯胎基层13、自粘层14、下隔离层16,且相邻层之间固定连接。插接槽的深度等于上隔离层11上表面和自粘层14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36.参照图1,上隔离层11优选为聚乙烯膜,上隔离层11主要用于和外界环境接触,其中聚乙烯膜能够增加防水卷材本体1表面的平整度,提高整个防水卷材本体1的适用范围。
37.参照图1,上隔离层11的内部均与分布有细砂,细砂的粒径小于0.6mm,细砂和上隔离层11构成整体,能够增加整个上隔离层11的结构强度,使得上隔离层11具有更高的抗变形能力。
38.参照图1,增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层12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沥青加热至100℃

120℃并脱水,然后加入助剂并升温至180℃

210℃,然后加入sbs搅拌60

90min,使得sbs完全融化;待sbs融化后再加入增粘剂搅拌30min,最后加入活性填料搅拌均匀,制得自粘橡胶沥青,将自粘橡胶沥青均匀涂刷至长丝聚酯胎基层13的上表面。
39.参照图1,长丝聚酯胎基层13由长丝聚酯胎基毡制成,是整个防水卷材本体1的结构基础。
40.参照图1,自粘层14优选为无膜双面自粘制成,将自粘层14水平铺设于长丝聚酯胎基层13的下表面,长丝聚酯胎基层13和自粘层14通过粘结固定。自粘层14下表面涂覆硅油涂层15,将硅油均匀喷涂至自粘层14下表面,然后将下隔离层16覆盖于自粘层14的下表面,能够减小自粘层14和下隔离层16之间的粘结强度,便于实现对下隔离层16的剥离。
41.参照图1,下隔离层16优选为聚乙烯膜,聚乙烯膜主要用于使防水卷材本体1表面平整光滑不会受到划伤,并且聚乙烯膜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便于延长防水卷材本体1的使用时间。
42.参照图1,铺设防水卷材本体1之前,预先在防水卷材本体1靠近插接槽的一侧设置安装块3,安装块3由橡胶材质制成。安装块3沿防水卷材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块3的端面和自粘层14表面平齐。安装块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插接块31,插接块31为多个,多个插
接块31沿安装块3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将插接块31从上至下插接于插接槽的内部,能够实现安装块3和防水卷材本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43.结合图1和图2,安装块3和防水卷材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起拨片4,多个起拨片4沿安装块3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且起拨片4和插接槽相错设置。起拨片4和防水卷材本体1平行设置,起拨片4的长度方向和防水卷材本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起拨片4能够覆盖于安装块3和防水卷材本体1的连接处。起拨片4部分和安装块3铰接、部分延伸至下隔离层16和自粘层14之间,位于防水卷材本体1外部起拨片4的长度大于起拨片4和下隔离层16重合处的长度。
44.结合图1和图2,起拨片4由塑料薄板制成,起拨片4于其与自粘层14的接触端设置为光滑面并喷涂有防粘涂层,用于减小起拨片4和自粘层14之间的粘结强度,便于解除起拨片4和自粘层14之间的连接。
45.结合图1和图2,起拨片4和下隔离层16的接触面设置为磨砂面,且起拨片4和下隔离层16的接触端设置为弧形端41,减少起拨片4对下隔离层16的作用力,使得下隔离层16不易在起拨片4的作用下断裂。
46.结合图1和图2,起拨片4和安装块3的铰接端固设有弯折板42,弯折板42的厚度小于起拨片4的厚度。弯折板42包括第一连接板421和第二连接板422,第一连接板421和第二连接板422之间设置有柔性段,第一连接板421、第二连接板422和柔性段一体成型设置。
47.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生产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时,先在长丝聚酯胎基层13的一侧涂刷增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层12,然后在增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层12的上表面覆以上隔离层11;然后在长丝聚酯胎基层13的下表面覆涂自粘层14,并在自粘层14的下表面喷涂硅油;然后在自粘层14下表面边缘处放置起拨片4同时将下隔离层16覆盖在自粘层14上,在自粘层14和下隔离层16作用下,将起拨片4限位于自粘层14和下隔离层16之间;通过机械在防水卷材本体1边缘切割出插接槽,将插接块31从背向下隔离层16的一侧从插入插接槽的内部,将起拨片4和安装块3粘结固定。
48.掀起下隔离层16时,随着下隔离层16的掀起,在下隔离层16和起拨片4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能够将起拨片4掀起,其他未解除和下隔离层16接触状态的起拨片4保持和防水卷材本体1的贴合状态,通过观察起拨片4的状态,能够快速定位下隔离层16的断裂口;当下隔离层16断裂时,按压或向上抬起靠近断裂口处未翘起的起拨片4,起拨片4能够作用于下隔离层16,使得下隔离层16边缘处和自粘层14脱离,然后沿下隔离层16和自粘层14的脱离处掀起下隔离层16,从而便于开启下隔离层16的撕裂口。
4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