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建筑工程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9839发布日期:2021-10-09 11:1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建筑工程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建筑工程防护网。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3.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通常需要施工环境的周围安装防护网,但常见的防护网安装和拆卸都较为复杂,在使用或拆卸时时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且防护网的高度不能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不利于回收再利于,降低了工作效率,延缓了建筑施工进度。
4.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组合式建筑工程防护网。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建筑工程防护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建筑工程防护网,包括调节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立柱、移动柱、安装槽、稳定块和防滑垫,所述立柱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槽,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网、安装条、螺纹槽和固定螺丝,所述防护网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内腔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
7.优选的,所述移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环。
8.优选的,所述移动柱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卡杆。
9.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板配合使用的固定板。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立柱配合使用的限位槽。
12.优选的,所述防护网内壁的一侧设置有隔音层,所述防护网内壁的另一侧设置有缓冲层。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立柱、防护网、安装条和安装槽解决了现有防护网安装拆卸麻烦的问题,在安装时只需将立柱固定至所需位置,后将防护网两侧的安装条移至安装
槽内,通过向螺纹槽内扭入固定螺丝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和拆卸非常便捷,无需耗费使用者过长的时间,拆卸完成后,防护网和立柱可以区分存放收纳,便于使用者回收和二次利用,通过设置移动柱和提拉环解决了现有防护网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可通过提拉环移动移动柱,移动柱移动带动防护移动,从而完成对防护网高度的调节;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板和提拉环,便于使用者提拉移动移动柱,进而方便了使用者根据目前使用需求调整防护网的高度,通过在移动柱的一侧开设卡槽和设置与其配合使用的卡杆,便于使用者调整完成高度后对移动柱进行固定,避免移动柱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实际使用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提高立柱在使用时的稳定效果,进而提升了本装置的防护效果,并且由于第二支撑板可自由调节,所以对于凹凸不平的地面也能正常使用;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将卡板转动90度,后配合固定板,可对第二支撑板进行固定,便于使用者在调整完成第二支撑板后,对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限位板,提高了第二支撑板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第二支撑板的稳定性,通过在立柱的两侧开设限位槽,在使用完成后,可将限位板移入限位槽内进行收纳限位,便于后续的运输和移动,通过在防护网的内壁设置隔音层,提高了防护网的隔音效果,减少了施工时的噪音污染,通过在防护网内壁的一侧设置缓冲层,可在防护网在受外物撞击时,对所受力进行缓冲,减少外力对防护网造成的伤害,延长防护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的局部结构俯视剖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调节机构;101、立柱;102、移动柱;103、安装槽;104、稳定块;105、防滑垫;2、防护机构;201、防护网;202、安装条;203、螺纹槽;204、固定螺丝;3、连接板;4、提拉环;5、卡槽;6、卡杆;7、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卡板;10、固定板;11、限位板;12、限位槽;13、隔音层;14、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的局部结构俯视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组合式建筑工程防护网,包括调节机构1和防护机构2,调节机构1包括立柱101、移动柱102、安装槽103、稳定块104和防滑垫105,立柱1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柱102,移动柱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槽103,立柱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块104,稳定块104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105;防护机构2包括防护网201、安装条202、螺纹槽203和固定螺丝204,防护网201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条202,安装条202的内腔开设有螺纹槽203,螺纹槽203的内腔螺纹
连接有固定螺丝204。
25.进一步地,移动柱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环4,通过设置连接板3和提拉环4,便于使用者提拉移动移动柱102,进而方便了使用者根据目前使用需求调整防护网201的高度。
26.进一步地,移动柱10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5,卡槽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卡杆6,通过在移动柱102的一侧开设卡槽5和设置与其配合使用的卡杆6,便于使用者调整完成高度后对移动柱102进行固定,避免移动柱102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27.进一步地,立柱101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7,第一支撑板7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8,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可提高立柱101在使用时的稳定效果,进而提升了本装置的防护效果,并且由于第二支撑板8可自由调节,所以对于凹凸不平的地面也能正常使用。
28.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8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卡板9,第一支撑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板9配合使用的固定板10,通过设置卡板9和固定板10,在调节完第二支撑板8的位置后,通过转轴将卡板9转动90度,后配合固定板10,可对第二支撑板8进行固定,便于使用者在调整完成第二支撑板8后,对其进行固定。
29.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立柱10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立柱101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2,通过设置限位板11,提高了第二支撑板8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第二支撑板8的稳定性,通过在立柱101的两侧开设限位槽12,在使用完成后,可将限位板11移入限位槽12内进行收纳限位,便于后续的运输和移动。
30.进一步地,防护网20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隔音层13,防护网201内壁的另一侧设置有缓冲层14了,通过在防护网201的内壁设置隔音层13,提高了防护网201的隔音效果,减少了施工时的噪音污染,通过在防护网201内壁的一侧设置缓冲层14,可在防护网201在受外物撞击时,对所受力进行缓冲,减少外力对防护网201造成的伤害,延长防护网201的使用寿命。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建筑工程防护网的工作原理如下:
3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保护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需安装防护网201时,可将立柱101移动至所需安装位置,立柱101的底部设置有稳定块104和防滑垫105,可提高立柱101在使用的稳定性,且可通过移动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对立柱101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通过移动第一支撑板7带动第二支撑板8和限位板11移动,通过将限位板11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完成对立柱101的辅助固定,限位板11的表面开设有螺栓孔,可向螺栓孔内扭入螺栓对限位板11进行进一步固定,且第二支撑板8的长度可以调节,所以可以应对建筑工地凹凸不平的地面情况,后将防护网201两侧的安装条202移入安装槽103内,通过将螺纹槽203内扭入固定螺丝204对安装条202进行固定,进而完成对防护网201的固定,需调整防护网201高度时,可通过提拉环4移动移动柱102,移动柱102移动可带动防护网201移动,调整到合适高度后,将卡杆6移入对应的卡槽5内对移动柱102进行固定,即可完成防护网201高度的调节,拆卸时,只需将固定螺丝204扭出螺纹槽203内即可完成对防护网201的拆卸,非常的方便,拆卸完成后的防护网201和立柱101可区分移动运输,避免在一起运输时产生损坏。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